<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成像器件單元及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23145閱讀:2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成像器件單元及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成像器件單元以及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通過使得圖像在成像器件上形成圖像,諸如數字靜態攝像機等的成像 設備拾取通過成像光學系統被導入的對象的圖像。
在很多情況下,在與成像器件的成像表面相對布置的成像器件的后表 面處設置將在成像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的散熱板,并且在與散熱板面對 成像器件的后表面的表面位置相反的散熱板表面上設置使成像器件工作的
信號處理基板(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2006-332894)。

發明內容
同時,在需要成像設備具有連續拍攝能力并且在執行短時間連續成像 操作的情況下(如在單鏡頭反射型成像器件的情況下),易于從成像器件 及信號處理基板產生較高的熱量。
在成像器件的溫度超過工作溫度的情況下,難以使成像器件穩定工 作,或者在成像器件中產生的拾取圖像信號的噪聲分量會增大,由此必須 被迫停止成像器件的工作,這對于在連續拍攝時實現易操作性的改進是不 利的。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成像器件的溫度升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現有技術中,在信號處理基板中產生的熱量會通過散熱板傳
遞至成像器件,由此,現有技術在實現成像器件的散熱能力的改進方面是
不利的。
已經著眼于以上情況完成了本發明。希望提供有利于有效地防止成像 器件的溫度升高的成像器件單元以及成像設備。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像器件單元,其包括成像器 件,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位于其一側的成像表面以及與所述成像表面位置 相反的后表面;散熱板,其將所述成像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所述散熱 板布置在所述成像器件的所述后表面處;以及信號處理基板,其使所述成 像器件工作,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彼此相對地布置,在兩者 之間布置有間隔件,并且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像設備,其包括殼體以及布置在 所述殼體內的成像器件單元;所述成像器件單元包括成像器件,其具有
沿其厚度方向位于其一側的成像表面以及與所述成像表面位置相反的后表
面;散熱板,其將所述成像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所述散熱板布置在所 述成像器件的所述后表面處;以及信號處理基板,其使所述成像器件工 作,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彼此相對地布置,在兩者之間布置 有間隔件,并且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設置在成像器件的后表面處的散熱板與信號處 理基板彼此相對地布置,兩者之間布置有間隔件并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 分,由此,空隙部分中存在的空氣層表現出隔熱效果,并且防止了信號處 理基板的熱量通過散熱基板直接傳遞至成像器件,從而有利于有效防止成 像器件的溫度升高。


將基于以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是從前方觀察的成像設備的立體圖,安裝有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 的成像器件單元;
圖2是從后方觀察的成像設備的立體圖3是示出殼體內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其中成像設備的后表面被部 分地切去;
圖4及圖5是示出手抖補償機構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6是成像設備的剖視圖7是示出成像設備的控制系統的框圖;圖8是成像器件單元的立體圖9是成像器件單元的平面圖IO是成像器件單元的后視圖11至圖13是成像器件單元的分解立體圖14是信號處理基板及間隔件的立體圖;而
圖15是沿圖8的線A-A所取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從前方觀察的成像設備10的立體圖,該設備應用了根據本發 明的實施例的成像器件單元的。圖2是從后方觀察的成像設備10的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設備IO是單鏡頭反射型數字靜態攝像機。 如圖l及圖2所示,構造成像設備10具有殼體12及鏡筒14等。 殼體12形成外部保護,并且尺寸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大于殼體沿前后
方向的長度,并且尺寸沿左右方向的寬度大于沿上下方向的高度。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成像設備10的前方指對象一側,而成像設備
10的后方指相反側,并且基于從前方觀察成像設備10的狀態來表示左和右。
殼體12具有面向前方的前表面12A、面向后方的后表面12B、面向上 方的頂表面12C、面向下方的底表面12D、以及面向左右方向的側表面 12E, 12F。
鏡筒14可拆卸地安裝至前表面12A的除了前表面12A左側部分之外 的其他部分。
在殼體12內部,設置有將在以下討論的手抖補償機構20。根據本發 明的實施例的成像器件單元18被支撐至手抖補償機構20并設置包括成像 器件42 (圖7)。
用于將對象圖像導引至成像器件單元18的成像光學系統14A設置在 鏡筒14中,鏡筒14在安裝至前表面12A的狀態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圖2中,標號15表示鏡頭蓋,其可移除地安裝至鏡筒14的末端以 保護成像光學系統14A。
在前表面12A的左側部分,握持部分1204向前方伸出。握持部分 1204具有與殼體12相同的高度。
在握持部分1204的頂表面上,設置有供使用者握持握持部分1204的 右手的手指操作的操作環1208。
操作環1208被轉動操作,由此用來控制快門速度及光圈的設定值。
左側表面12E設置有記錄介質容納部分(未示出),其用于允許對由 成像設備10拾取的圖像數據進行記錄的諸如存儲卡的記錄介質插入并抽 出。
記錄介質容納部分可打開且可關閉地覆蓋有打開/關閉蓋1210,所述 蓋1210以可擺動方式設置在左側表面12E處。
在頂表面12C上,設置有用于發出成像輔助光的閃光部分1212,使得 能夠彈起并落下。
在頂表面12C的左右兩側(兩側之間設置有該閃光部分1212),分別 設置有兩個操作撥盤1214, 1216,用于設定成像設備10的功能并切換拍 攝模式等。
在兩個操作撥盤中, 一個操作撥盤1214用于設定圖像拍攝模式。 圖像拍攝模式包括自動拍攝(自動執行包括快門速度及光圈設定的各 種設定)、場景選擇(預先對拍攝狀態準備多種類型的快門速度及光圈 等)、程序自動拍攝(自動執行快門速度及光圈設定并手動調整其他設 定)、光圈優先拍攝(根據對光圈的手動設定來自動設定快門速度)、快 門速度優先拍攝(根據對快門速度的手動設定來自動設定光圈)、以及手 動模式拍攝(手動設定快門速度及光圈兩者)等。
在兩個操作撥盤中,另一操作撥盤1216用于設定與拍攝相關的各種 功能。
由操作撥盤1216設定的功能包括ISO感光度、白平衡、對焦模式、 閃光、測光模式等。
在目視觀察顯示在取景器1218上或顯示面板16 (將在以下討論)上用于設定的屏幕的同時,通過對操作撥盤1216以及操作按鈕1224及十字 鍵1226 (將在以下討論)進行操作來執行對這些功能的設定。
在后表面12B的上部上,設置有取景器(光學取景器或電子取景器) 1218,用于允許目視觀察由成像器件單元18的成像器件42拾取的對象圖 像。
在后表面12B的大致中心部分處,設置有諸如顯示面板16的監視 器,其包括液晶顯示裝置,用于顯示由成像器件42拾取的對象圖像,或 者從記錄介質讀取的圖像。
此外,在頂表面12C鄰近左側表面12E的部分,并且在頂表面鄰近右 側表面12F的部分,設置有安裝有吊帶(肩帶)13的兩端的左右安裝部分 1220, 1222。
在后表面12B圍繞顯示面板16的周邊的部分處,設置有執行各種操 作的多個操作按鈕1224、十字鍵1226、以及手抖補償開關1230。
此外,快門按鈕1206、操作環1208、操作撥盤1214, 1216、多個操 作按鈕1224、十字鍵1226、以及手抖補償開關1230等構成操作部分40K (圖7)。
圖3是示出殼體12中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將成像設備10的后表面 12B部分地切去。
如圖3所示,在殼體12中設置有主基板13、成像器件單元18以及手 抖補償機構20。
在主基板13上承載有用于圖像處理的LSI等。
手抖補償機構20用于支撐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成像器件單元18, 以允許其在與成像光學系統14A的光軸垂直的平面上可運動。 成像器件單元18與主基板13通過柔性基板17互連。 (手抖補償機構20)
圖4及圖5是示出手抖補償機構20的結構的立體圖。圖6是成像設備 IO的剖視圖。
如圖4至圖6所示,設置手抖補償機構20包括基體22、可運動元件 24、導引機構26及運動機構28等。
8基體22呈矩形框板狀,具有形成在其中心的矩形開口 2202,并被一 體安裝至殼體12。基體22面向后方的后表面2204在與光軸L垂直的平面 上延伸。
可運動元件24呈矩形框板狀,具有形成在其中心的矩形開口 2204, 并平行于基體22布置在基體22的后表面2204上。
成像器件單元18安裝至可運動元件24的面向后方的后表面2404,其 成像表面通過開口 2402面向前方。
導引機構26用于在基體22上對可運動元件24進行導向,以允許可運 動元件24可在與光軸L垂直的平面上運動。換言之,導引機構26用于在 基體22上對可運動元件24進行導向,以允許可運動元件24可在與成像光 學系統14A的光軸L垂直的平面上沿相互垂直的第一與第二方向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設置導引機構26包括滑動件30、第一導引機構32、 以及第二導引機構34。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是左右方向,而第二方向是上下方向。
滑動件30呈矩形框板狀,其形成有允許可運動元件24的運動的開口 3002,并設置在可運動元件24后方使得可運動元件24夾置在基體22與滑 動件30之間。
第一導引機構32具有第一導引軸3202及第一軸承部分3204。 第一導引軸3202設置在基體22的后表面2204部分處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軸承部分3204設置在滑動件30的面向基體22的前表面上,并可
滑動地連接至第一導引軸3202。
第二導引機構34具有第二導引軸3402及第二軸承部分3404。 第二導引軸3402設置在可運動元件24的后表面2404部分處以沿第二
方向延伸。
第二軸承部分3404設置在滑動件30的面向可運動元件24的前表面 上,并可滑動地連接至第二導引軸3402。
因此,滑動件30適于被第一導引機構32導引以可在基體22上沿第一方向運動,并且可運動元件24適于被第二導引機構34導引以可在滑動件 30上沿第二方向運動。
換言之,安裝至可運動元件24的成像器件單元18適于被導引機構26 導引以可在基體22上沿第一及第二方向運動。此外,當可運動元件24被 導引機構26導引時,可運動元件24被過去己知的各種結構支撐由此不能 沿光軸L的方向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設置運動機構28包括第一壓電器件36及第二壓電器 件38。
第一壓電器件36連接至第一導引軸3202的端部,并且通過進行伸/縮 運動以使第一導引軸3202軸向位移,從而使滑動件30 (即,可運動元件 24)通過第一軸承部分3204沿第一方向運動。
第二壓電器件38連接至第二導引軸3402的端部,并且通過進行伸/縮 運動以使第二導引軸3402軸向位移,從而使可運動元件24通過第二軸承 部分3404沿第二方向運動。
通過從驅動部分40N (圖7)向第一及第二壓電器件36, 38供應驅動 信號(鋸齒形電壓)來執行第一及第二壓電器件36, 38的伸/縮運動。
因此,第一壓電器件36、第一導引軸3202以及第一軸承部分3204構 成使成像器件單元18 (可運動元件24)沿第一方向運動的第一壓電致動 器。第二壓電器件38、第二導引軸3402以及第二軸承部分3404構成使可 運動元件24沿第二方向運動的第二壓電致動器。
雖然己經結合本實施例討論了運動機構28由第一及第二壓電致動器 構成的情況,但可以采用業界己知的各種運動機構(例如利用線圈與磁體 之間的磁相互作用的電磁致動器)作為運動機構28。 (控制系統)
圖7是示出成像設備10的控制系統的框圖。
除了殼體12、鏡筒14、顯示面板16、成像器件單元18、以及手抖補 償機構20等,成像設備10還設置有圖像信號放大部分40A、圖像信號處 理部分40B、圖像信號記錄/再現部分40C、控制部分40D、監視器驅動器 40E、內部存儲器40F、用于存儲卡的接口40G、用于存儲卡的插槽40H、部輸入/輸出端子40J、操作部分40K、手抖檢 測部分40L、手抖信號處理部分40M、驅動部分40N、位置檢測部分 40P、以及位置檢測信號處理部分40Q等。
在成像器件單元18中生成的拾取圖像信號在圖像信號放大部分40A 放大,通過圖像信號處理部分40B經過預定信號處理,并供應至圖像信號 記錄/再現部分40C作為圖像信號。
根據控制部分40D的控制,圖像信號記錄/再現部分40C使得從圖像 信號處理部分40B供應的圖像信號記錄在存儲卡2中,存儲卡2用作記錄 介質,并通過用于存儲卡的接口 40G被安裝在用于存儲卡的插槽40H中。
此外,圖像信號記錄/再現部分40C通過監視器驅動器40E向顯示面 板16提供從圖像信號處理部分40B供應的圖像信號,或者提供通過用于 存儲卡的接口 40G從存儲卡2供應的圖像信號,并使顯示面板16執行對 圖像的顯示。
控制部分40D基于操作部分40K的操作來執行圖像信號記錄/再現部 分40C的控制。
內部存儲器40F提供圖像信號記錄/再現部分40C的操作所需的存儲區。
外部輸入/輸出接口 40I用于在連接至外部輸入/輸出端子40J的外部電 子設備與圖像信號記錄/再現部分40C之間接收并供應圖像信號。
手抖檢測部分40L用于檢測因振動等原因而施加至成像設備10的加 速度,或手抖的方向及大小,并輸出與手抖的方向及大小相應的手抖檢測 信號。
可以采用已知的各種傳感器(例如陀螺傳感器)作為手抖檢測部分
40L。
手抖信號處理部分40M根據從手抖撿測部分40L以模擬信號形式供 應的手抖檢測信號而生成作為數字信號并且表示手抖的方向及大小的手抖 補償信號,并向控制部分40D供應手抖補償信號。
位置檢測部分40P用于檢測可運動元件24 (其在與成像光學系統14A 的光軸L垂直的平面上沿相互垂直的第一及第二方向保持成像器件42)的
ii位置(圖4至圖6),并輸出與可運動元件24的位置相應的位置檢測信 號。
可以采用已知的各種傳感器作為位置檢測部分40P,這些傳感器例如 包括磁體(其N極與S極沿磁體的縱向反復磁化)以及與磁體相對布置的 磁阻元件(MR元件),并可使用從磁阻元件獲得的基于與磁體與磁阻元 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變化的檢測信號。
位置檢測信號處理部分40Q根據以模擬信號形式從位置檢測部分40P 供應的位置檢測信號而產生位置檢測信號作為代表位置的數字信號,并向 控制部分40D供應該位置檢測信號。
控制部分40D根據從手抖信號處理部分40M供應的手抖補償信號而 產生致動器控制信號,并向驅動部分40N供應該致動器控制信號。
驅動部分40N向第一及第二壓電器件36, 38供應根據供應的致動器 控制信號而產生的驅動信號,由此驅動第一及第二壓電器件36, 38。
控制部分40D以此方式對手抖檢測部分40L、手抖信號處理部分 40M、位置檢測部分40P、位置檢測信號處理部分40Q、驅動部分40N、 以及第一及第二壓電器件36, 38進行控制,由此執行手抖補償操作。
此外,在產生手抖補償信號時,控制部分40D根據從位置檢測信號處 理部分40Q供應的位置檢測信號來執行反饋控制,由此實現對可運動元件 24的位置的高精度控制。
此外,控制部分40D根據手抖補償開關1230 (圖2)的打開/關閉來 控制各個部分,由此執行或停止手抖補償操作。 (成像器件單元18)
下面,將討論應用了本發明的成像器件單元18。
圖8是成像器件單元18的立體圖,圖9是成像器件單元18的平面 圖,而圖10是成像器件單元18的后視圖。
圖ll至圖13是成像器件單元18的分解立體圖。 圖14是信號處理基板及分隔件的立體圖。 圖15是沿圖8的線A-A所取的剖視圖。
設置成像器件單元18包括成像器件42、散熱板44、信號處理基板46、間隔件(spacer) 48、以及玻璃蓋50。
成像器件42呈矩形板狀,沿其厚度方向的表面之一是成像表面 42A,而其另一表面是后表面42B。
成像器件42用于拾取通過成像光學系統14A引導至成像表面42A的 對象圖像,并產生拾取圖像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器件42由CCD (電荷耦合器件)構成。
用于連接至信號處理基板46的多根引腳43從成像器件42的側表面伸出。
成像器件42基于供應自信號處理基板46的電能及驅動信號而工作, 并向信號處理基板46供應產生的拾取圖像信號。
散熱板44用于散開在成像器件42中產生的熱量,并由諸如鋁等導熱 極佳的材料形成。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成像器件單元18被手抖補償機構20移動,因 此需要實現成像器件單元18的重量的減輕。為此目的,形成散熱板44的 材料優選地為鋁等輕質材料。
散熱板44通過粘合劑安裝在成像器件42的后表面42B上。
散熱板44呈矩形,具有比成像器件42更大的輪廓。
散熱板44安裝在成像器件42的后表面42B上,其中散熱板44的四 邊平行于成像器件42的四邊,使得當從散熱板44的厚度方向觀察時,成 像器件42能位于散熱板44的輪廓的中心。
在散熱板44與成像器件42的四邊位置對應的區域(g卩,散熱板44的 鄰近散熱板44邊緣的區域)中,形成有細長孔44A以沿這些邊緣延伸。
如圖9所示,多個螺絲插入孔44B設置在散熱板44的外邊緣部分。 通過螺絲插入孔44B插入的螺絲由螺紋裝配在手抖補償機構20的可運動 元件24 (圖6)中,由此,散熱板44的外周部分與手抖補償機構20互 連。因此,散熱板44被手抖補償機構移動,由此使成像器件單元18在與 成像表面42A平行的平面中沿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被移動。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及圖12所示,當要進行散熱板44的外 周部分與可運動元件24之間的連接時,由導熱性極佳的硅橡膠制成的三
13周部分與可運動元件24之間,由此改善 從散熱板44到可運動元件24對熱量進行傳導的導熱性。
信號處理基板46用于通過引腳43向成像器件42供應電能及驅動信 號,由此驅動成像器件42,并且還用于使從成像器件42通過引腳43供應 的拾取圖像信號經過必要的信號處理,隨后通過柔性基板17 (圖3)向圖 像信號放大部分40A (圖7)供應該拾取圖像信號。此外,如圖3及圖10 所示,信號處理基板46與柔性基板17通過連接器4610彼此電連接。 信號處理基板46呈矩形板狀,其具有與散熱板44大致相同的尺寸。 如圖15所示,諸如LSI、 IC、電阻、電容等電子部件4402 (其形成 用于向成像器件42供應電能及驅動信號并使從成像器件42供應的拾取圖 像信號受到信號處理的電路)安裝在信號處理基板46的一個表面(該表 面與信號處理基板46與散熱板44相對的那個表面相反)上,并且未安裝 在信號處理基板46與散熱板44相對的那個表面上。
如圖14及圖15所示,散熱板44與信號處理基板46彼此平行地相對 布置,間隔件48夾置在兩者之間并且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S。
如圖12所示,間隔件48呈細長形,具體而言,間隔件48形成為平坦 的矩形板狀,其具有比其厚度更寬的寬度以及比寬度更長的長度。 間隔件48由諸如合成樹脂等導熱性較差的材料形成。 間隔件48平行設置。布置多個間隔件48以彼此間隔開。 因此,空隙部分S被間隔件48分隔,由此提供多個空隙部分S。 此外,各個間隔件48分別直線延伸,由此,各個空隙部分S在散熱 板44及信號處理基板46的邊緣部分處敞開。
如圖15所示,通孔46A (用作供引腳43電連接的連接部分)形成在 信號處理基板46的四邊。此外,連接部分不限于通孔,只要允許引腳進 行連接即可。作為連接部分,可采用已知的各種連接結構,例如焊盤等。
從成像器件42伸出的引腳43穿過散熱板44的細長孔44A插入,在 其端部穿過信號處理基板46的通孔46A插入,并通過焊接接合至信號處 理基板46。
散熱片52粘接在電子部件4402的與信號處理基板46相對布置的表面上。
散熱片52用于散開在安裝在信號處理基板46上的電子部件4402中產生的熱量。成像器件單元18被手抖補償機構20移動,因此需要實現成像器件單元18重量的減輕。為此目的,就形成散熱片52的材料而言,導熱系數較高并且輕質的材料是優選的。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散熱片52,采用具有比金屬材料的導熱系數更高的石墨片(具有800W/m K的導熱系數)。
如圖8, 11及15所示,玻璃蓋50通過保持件54粘接至成像表面42A的外周,并氣密地覆蓋成像表面42A。
玻璃蓋50可具有濾光器的功能,或可在其上疊置有一個或更多濾光器。
根據本實施例,設置在成像器件42的后表面42B處的散熱板44與信號處理基板46被相對地布置,間隔件48夾置在兩者之間,并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S。
因此,在空隙部分S中存在的空氣層在散熱板44與信號處理基板46之間顯示出隔熱效果,由此有利于防止信號處理基板46的熱量通過散熱板44直接傳導至成像器件42。
此外,相較于散熱板與信號處理基板彼此緊密附著的現有結構,散熱板44與信號處理基板46可以有更寬的面積接觸空氣,由此有利于改進成像器件42及信號處理基板46的散熱效果。
此外,因為熱量的原因,在散熱板44與信號處理基板46之間形成的空隙部分S中的空氣會發生對流,由此有利于提高散熱效果。
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止成像器件42溫度的升高,由此有利于實現成像器件42的穩定工作,實現在拾取圖像信號中產生的噪聲分量的減小,以及對拾取圖像信號的品質的改進。
具體而言,在需要連續拍攝能力并且在短時間內重復連續圖像拾取操作的情況下,如成像設備10是單鏡頭反射型成像器件的情況,成像器件42及信號處理基板46會產生較高的熱量,因此當超過成像器件42的工作溫度時,需要被迫停止成像器件42的工作。但是,本實施例可抑制成像器件42溫度的升高,由此可以減少強制停止成像器件42工作的頻率,由此有利于實現對連續拍攝能力的改進。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各個空隙部分S在散熱板44及信號處理基板46的邊緣處敞開,由此,空隙部分S中被從散熱板44和/或信號處理基板46散發的熱量加熱的空氣通過對流而經過空隙部分S的開口區域運動,由此更有利于提高散熱效果。
此外,在像本實施例那樣的結構的情況下,成像設備10設置有手抖補償機構20并且成像器件單元18連接至手抖補償機構20的可運動元件24,可運動元件24適于運動,由此,可運動元件24的體積及表面積較小。因此,熱量難以從可運動元件24散開,上述結構在抑制成像器件42的溫度升高方面是不利的。
此外,在成像器件單元18被手抖補償機構20移動的情況下,需要減輕成像器件單元18的重量以改善手抖補償功能的響應速度并節省消耗的電能,因此,對通過向成像器件單元18設置較重散熱部件來改善散熱能力構成了限制。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在設置于成像器件42的后表面42B處的散熱板44與信號處理基板46之間獲得空隙部分S,因此有利于有效地抑制成像器件42的溫度升高。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手抖補償機構20,成像器件單元18沿與成像光學系統14A的光軸L垂直的平面移動,由此,根據成像器件單元18的運動,空隙部分S中的空氣也被迫經過空隙部分S的開口區域運動,因此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在組裝成像器件單元18時,無需使用專用夾具,可在將成像器件42的引腳43穿過散熱板44的細長孔44A插入的狀況下,通過將散熱板44接合在成像器件42的后表面42B上來實現成像器件42與散熱板44的臨時組裝。在該臨時組裝狀態下,將引腳43插入信號處理基板46的細長孔46A,并可方便地執行對引腳的焊接操作,因此有利于改進成像器件單元18的組裝操作的效率。
此外,雖然已經結合本實施例討論了采用CCD作為成像器件的情況,但也可應用已知的各種成像器件,例如C-MOS傳感器。
此外,雖然已經通過采用數字靜態攝像機作為成像設備討論了本實施
例,但本發明也可應用至視頻攝像機或其他各種成像設備。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在所附權利要求或其等同的范圍
內,取決于設計要求以及其他因素,可以進行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以
及替換。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發明包括與于2007年12月14日向日本專利局遞交的日本專利申請JP2007-323044相關的主題,通過引用將其全部內容包含在本說明書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成像器件單元,包括成像器件,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位于其一側的成像表面以及位置與所述成像表面相反的后表面;散熱板,其將所述成像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所述散熱板布置在所述成像器件的所述后表面處;以及信號處理基板,其使所述成像器件工作,其中,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彼此相對地布置,在兩者之間布置有間隔件,并且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器件單元,其中,所述空隙部分在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的邊緣部分 處敞開。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器件單元,其中,所述間隔件包括彼此分離地布置的多個間隔件; 所述空隙部分被所述多個間隔件分隔,使得至少一個空隙部分包括多個空隙部分;并且被所述間隔件分隔的所述各個空隙部分在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的邊緣部分處分別敞開。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器件單元,其中,所述散熱板具有比所述成像器件更大的輪廓;所述成像器件布置成使得當從所述散熱板的厚度方向觀察時,所述成 像器件位于所述散熱板的輪廓之內;所述成像器件具有多根引腳,所述引腳對向所述成像器件供應的電能 及驅動信號以及在所述成像器件中產生的拾取成像信號進行傳輸,所述多 根引腳從所述成像器件的周邊伸出;并且所述散熱板具有在其與所述散熱板的邊緣部分臨近的區域內形成的細 長孔,形成所述細長孔被形成為沿所述散熱板的所述邊緣部分延伸,并且 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具有連接部分,所述引腳穿過所述細長孔插入并且通過焊接在其端部連接至所述連接部分。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器件單元,其中,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具有安裝在其上的多個電子部件,所述多個 電子部件構成電路,所述電路向所述成像器件供應電能及驅動信號,并且使得從所述成像器件供應的拾取圖像信號受到信號處理;并且所述電子部件安裝在所述信號處理基板的、與所述信號處理基板面對 所述散熱板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并且所述電子部件不被安裝在所述信號 處理基板的與所述散熱板相對的表面上。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器件單元,還包括散熱片,所述散熱片將所述電子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所述散熱片 安裝在所述電子部件的與所述信號處理基板相反側的表面上。
7. —種成像設備,包括殼體;以及布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成像器件單元; 其中,所述成像器件單元包括成像器件,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位于其一側的成像表面以及位置 與所述成像表面相反的后表面;散熱板,其將所述成像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所述散熱板布置 在所述成像器件的所述后表面處;以及信號處理基板,其使所述成像器件工作,并且 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彼此相對地布置,在兩者之間布置 有間隔件,并且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設備,還包括手抖補償機構,其使所述成像器件單元在與所述成像表面平行的平面 中沿彼此垂直的兩個方向運動,其中,所述散熱板與所述手抖補償機構彼此連接,所述成像器件單元 適于通過使所述散熱板被所述手抖補償機構移動來在與所述成像表面平行 的平面中沿所述彼此垂直的兩個方向運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成像器件單元及成像設備。成像器件單元包括成像器件,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位于其一側的成像表面以及位置與所述成像表面相反的后表面;散熱板,其將所述成像器件中產生的熱量散開,所述散熱板布置在所述成像器件的所述后表面處;以及信號處理基板,其使所述成像器件工作。所述散熱板以及所述信號處理基板彼此相對地布置,在兩者之間布置有間隔件,并且在兩者之間獲得空隙部分。
文檔編號H04N5/351GK101459167SQ200810186819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4日
發明者內河邦治, 吉田浩二, 小玉武明 申請人:索尼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