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軸承裝置、主軸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流體軸承裝置、主軸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硬盤裝置以及光盤裝置中裝設有使盤片旋轉的主軸馬達。主軸馬達具有固定于裝置機殼的靜止部以及支承盤片并旋轉的旋轉部。主軸馬達通過在定子與磁鐵之間產生的磁通而產生轉矩,從而使旋轉部相對于靜止部旋轉。主軸馬達的靜止部與旋轉部借助流體軸承連接。具有流體軸承的現有的主軸馬達例如記載于日本公開公報第2010-131732號公報中。該文獻中的主軸馬達具有含潤滑油的動壓軸承。
[0003]該種類的流體軸承有時通過切削來形成動壓槽。如果通過切削來形成動壓槽,則會在動壓槽內形成切削工具即切刀留下的槽狀的切削痕跡。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10-131732號公報所記載的動壓軸承中,沿周向形成作為切刀的切削痕跡的線條槽。
[0004]在流體軸承中,如果旋轉部相對于靜止部旋轉,則流體沿著動壓槽的形狀在動壓槽內相對于周向從動壓力低的方向朝向高的方向傾斜地移動。因此,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10-131732號公報記載的動壓軸承中,由于形成線條槽的凹凸沿周向延伸,因此存在有阻礙流體在軸向上移動而難以提高動壓力的顧慮。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能夠提高動壓槽的動壓力。
[0006]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包括:靜止部件;以及旋轉部件,所述旋轉部件以旋轉軸為中心相對于靜止部件旋轉。靜止部件的軸承面以及旋轉部件的軸承面隔著填充有流體的微小間隙相向,且軸承面中的至少一個面具有:動壓槽;以及多個條紋,所述條紋配置在動壓槽的底部。所述流體軸承裝置的特征在于,動壓槽以及多個條紋分別朝向相對于周向具有大于O度的角度的方向延伸。條紋相對于周向的角度與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相同,或者比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小。
[0007]根據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一技術方案,能夠提高動壓槽的動壓力。
[0008]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二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發案的流體軸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條紋相對于周向的角度分別為相同的角度,且相鄰的條紋的緣部彼此重疊。
[0009]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三技術方案是在涉及第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多個條紋分別為朝向動壓槽的深度方向凹陷的槽,且距離條紋的緣部的深度比動壓槽的深度淺。
[0010]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四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具有:高動壓區域,所述高動壓區域配置在周向一側的端部;以及低動壓區域,所述低動壓區域配置在周向另一側的端部,在旋轉部件旋轉時,在高動壓區域產生比低動壓區域高的動壓力,且高動壓區域的周向的寬度比低動壓區域的周向的寬度小。
[0011]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五技術方案是在第四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高動壓區域中的動壓槽的深度比低動壓區域中的動壓槽的深度淺。
[0012]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六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具有:高動壓區域,所述高動壓區域配置在周向一側的端部的;以及低動壓區域,所述低動壓區域配置在周向另一側的端部,在旋轉部件旋轉時,在高動壓區域產生比低動壓區域高的動壓力,且高動壓區域中的動壓槽的深度比低動壓區域中的動壓槽的深度淺。
[0013]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七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在10度以上且在30度以下。
[0014]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八技術方案是在第七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在18度以上且在22度以下。
[0015]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九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為與條紋相對于周向的角度相同的角度。
[0016]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十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方案至第九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為人字形,且包括:第一動壓槽,所述第一動壓槽相對于周向而朝著一側;以及第二動壓槽,所述第二動壓槽相對于周向而朝著另一側,條紋包括:多個第一條紋,所述第一條紋配置在第一動壓槽的底部;以及多個第二條紋,所述第二條紋配置在第二動壓槽的底部,第一動壓槽的周向一側的端部與第二動壓槽的周向一側的端部相連。
[0017]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十一技術方案是在第十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第一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與第二動壓槽相對于周向的角度為相同的角度,第一條紋相對于周向的角度與第二條紋相對于周向的角度為不同的角度。
[0018]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十二技術方案是在第十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第一條紋的周向一側的端部中的周向的位置與第二條紋的周向一側的端部中的周向的位置一 Sc ο
[0019]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十三技術方案是在第十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第一條紋的在周向一側的端部中的緣部的位置為第二條紋的在周向一側的端部中的周向的位置的大致中央。
[0020]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十四技術方案是在第一技術方案至第九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的流體軸承裝置的基礎上,動壓槽包括:第一動壓槽,所述第一動壓槽相對于周向而朝著一側;以及第二動壓槽,所述第二動壓槽相對于周向而朝著另一側,條紋包括:多個第一條紋,所述第一條紋配置在第一動壓槽的底部;以及多個第二條紋,所述第二條紋配置在第二動壓槽的底部,第一動壓槽的周向一側的端部與第二動壓槽的周向一側的端部隔著間隔配置。
[0021]本發明涉及的主軸馬達的特征在于,具有:本發明所例示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流體軸承裝置;旋轉部,所述旋轉部包括旋轉部件以及磁鐵;以及靜止部,所述靜止部包括具有靜止部件和多個線圈的定子以及基底板。
[0022]本發明涉及的盤驅動裝置的特征在于,該盤驅動裝置具有:本發明所例示的第十五方面所述的主軸馬達;存取部,所述存取部對支承于主軸馬達的旋轉部的盤片實施信息的讀取以及寫入中的至少一種;以及機殼,所述機殼容納主軸馬達以及存取部。
[0023]有以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參照附圖,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驟、特點和優點。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盤驅動裝置的縱向剖視圖。
[0025]圖2為主軸馬達的縱向剖視圖。
[0026]圖3為主軸馬達的局部縱向剖視圖。
[0027]圖4為套筒的縱向剖視圖。
[0028]圖5為軸的仰視圖。
[0029]圖6為環狀部件的俯視圖。
[0030]圖7為套筒的抽吸槽列附近的立體圖。
[0031]圖8為套筒的抽吸槽列附近的橫向剖視圖。
[0032]圖9為套筒的徑向動壓槽列附近的側視圖。
[0033]圖10為軸的局部仰視圖。
[0034]圖11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人字狀槽的側視圖。
[0035]圖12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人字狀槽的側視圖。
[0036]圖13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人字狀槽的側視圖。
[0037]圖14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人字狀槽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所例示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本發明中,分別將與主軸馬達的中心軸線平行的方向稱為“軸向”,將與主軸馬達的中心軸線正交的方向稱為“徑向”,將沿以主軸馬達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圓弧的方向稱為“周向”。并且,在本發明中,以軸向為上下方向,相對于基底板以頂罩側為上側來對各部分的形狀以及位置關系進行說明。但是,這里定義的上下方向并不表示限定在使用本發明所涉及的流體軸承裝置以及主軸馬達時的朝向。
[0039]圖1為裝設有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軸馬達11的盤驅動裝置I的縱向剖視圖。該盤驅動裝置I使磁盤12旋轉,并對磁盤12實施信息的讀取以及寫入,所述磁盤12在中央具有圓孔。如圖1所示,盤驅動裝置I具有:主軸馬達11、三張磁盤12、存取部13以及頂罩14。
[0040]主軸馬達11支承三張磁盤12,并以中心軸線9為中心使磁盤12旋轉。主軸馬達11具有基底板21,所述基底板21朝向與中心軸線9正交的方向擴展。基底板21的上部被頂罩14覆蓋。主軸馬達11的旋轉部3、三張磁盤12以及存取部13被容納在由基底板21和頂罩14構成的殼體10的內部。存取部13使頭部131沿磁盤12的記錄面移動并對磁盤12實施信息的讀取以及寫入。
[0041]另外,盤驅動裝置I所具有的磁盤12的數量也可以是一至兩張或四張以上。并且,只要存取部13對磁盤12實施信息的讀取以及寫入中的至少一種即可。
[0042]優選殼體10的內部空間為塵埃或灰塵極少的潔凈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殼體10的內部填充有潔凈的空氣。但是,也可在殼體10的內部填充氦氣、氫氣或氮氣來代替空氣。并且,也可在殼體10的內部填充這些氣體與空氣的混合氣體。
[0043]接下來,對用于盤驅動裝置I的主軸馬達11的更為詳細的結構進行說明。圖2為主軸馬達11的縱向剖視圖。如圖2所示,主軸馬達11具有靜止部2和旋轉部3。靜止部2相對于盤驅動裝置I的殼體10相對靜止。旋轉部3被支承為能夠相對于靜止部2旋轉。
[0044]本實施方式的靜止部2具有基底板21、軸22、下環狀部件23以及定子24。
[0045]基底板21在定子24、后述的旋轉部件31、后述的磁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