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有濾料層和攪拌裝置;與所述罐體頂部連通設有清水輸出管道和正洗污水輸出管道,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清水輸入管道,與所述罐體底部連通設有原水輸入管道和泄空管道,與所述泄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污水輸出管道,使用所述罐體進行過濾時,使得原水從罐體底部輸入,經濾料層以50?80m/h的速度進行高速過濾后,從罐體頂部的清水輸出管道輸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占地面積小,過濾速度高達是常規砂濾的8?10倍,并通過采用特殊的機械擾動式清洗,清洗水量僅為自身罐體的一罐水,極節約水,運行費用低,反沖洗時間短。
【專利說明】
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過濾器是指采用分離、過濾等非化學處理方式,除去存在于水中的非溶性物質,而有效降低濁度、凈化水質的水處理設備。目前,過濾器作為去除水中殘留不溶性雜質的有效技術裝備,已廣泛應用于天然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雨水及景觀水的處理系統中。
[0003]過濾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其中的過濾介質都會因水中的懸浮物、污泥、膠體等雜質污染并結塊,使得過濾器過濾效果大大降低,因此,該過濾器是通過壓力差來控制反洗過程,以恢復過濾器的過濾能力。
[0004]現有技術中的過濾器采用砂濾系統進行過濾,不但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而且存在過濾速度較慢,反沖洗時間長,消耗水量大、不能恒流量過濾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過濾速度高、反沖洗時間短、消耗水量小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有濾料層,所述罐體頂部設有第一開口,所述罐體的底部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罐體的底部內壁上設有攪拌裝置;
[0008]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設有清水輸出管道和正洗污水輸出管道,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設置第一閥門,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清水輸入管道,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上設有第二閥門以控制所述清水輸出管道與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上設置第三閥門;
[0009]與所述第二開口連通設有原水輸入管道和泄空管道,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設有第四閥門,所述泄空管道的末端設置泄空閥,與所述泄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污水輸出管道,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上設有第五閥門以控制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與所述泄空管道的連通與斷開。
[0010]在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沿原水輸送方向還依次設有變頻水栗、壓力傳感器、流量
i+o
[0011 ]還包括自動控制單元,所述自動控制單元與壓力傳感器信號連接。
[0012]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均為電動閥門。
[0013]所述電動閥門均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
[0014]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的末端與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的末端匯集為一體。
[0015]所述泄空閥為手動閥。
[0016]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連接設有消毒滅菌裝置或自動在線加藥裝置。
[0017]所述消毒滅菌裝置為紫外線消毒滅菌儀。
[0018]所述濾料層為纖維濾料層。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20]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有濾料層,所述罐體頂部設有第一開口,所述罐體的底部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罐體的底部內壁上設有攪拌裝置;通過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設有清水輸出管道和正洗污水輸出管道,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清水輸入管道,與所述第二開口連通設有原水輸入管道和泄空管道,與所述泄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污水輸出管道,使用所述罐體進行過濾時,打開第一閥門和第四閥門,使得原水從罐體底部輸入,經濾料層以50-80m/h的速度進行高速過濾后,得到清水從罐體頂部的清水輸出管道輸出;
[0021]需要對濾料進行清洗時,先關閉所有閥門并打開攪拌裝置,在攪拌作用下,利用罐體內部儲存水對濾料進行機械擾動式清洗,再打開第二閥門、第五閥門,利用清水從頂部通入對罐體濾料進行反洗后,反洗形成的污水從罐體底部流出,依次經泄壓管道、反洗污水輸出管道后排出,之后關閉第二閥門、第五閥門和攪拌裝置,同時打開第三閥門、第四閥門,利用通入的原水先對罐體進行正洗1-2分鐘,再將正洗形成的污水從頂部正洗污水輸出管道排出,最后再關閉第三閥門和第四閥門,打開泄空閥,將罐體內液體進行完全泄空,完成對罐體濾料的整個清洗過程,上述清洗過程能夠實現對濾料的徹底清洗,使得濾料再次用于水深度處理循環時,仍具有較高的過濾速度和處理能力;
[0022]綜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占地面積小,過濾速度高達50-80m/h,是常規砂濾的8-10倍,并且,由于采用特殊的機械擾動式清洗,無需砂濾系統的大流量水洗反沖,也不需要額外的空氣清洗,清洗水量僅為自身罐體的一罐水,極節約水,避免了資源浪費,其反洗水量僅為砂濾系統的1_5%,運行費用低,反沖洗時間短。
[0023]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通過在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沿原水輸送方向還依次設有變頻水栗、壓力傳感器、流量計,且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當罐體內濾料層進行過濾運行一段時間,需要進行清洗時,壓力傳感器處檢測到的壓差變大,進而將信號傳遞給自動控制單元,啟動清洗流程。
[0024]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通過設置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均為電動閥門,且所述電動閥門均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所述攪拌裝置也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從而通過采用自動控制單元對攪拌裝置和5個電動閥門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就能實現對整個罐體的過濾流程和反洗流程進行自動切換和控制。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利用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進行原水過濾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6]圖2是對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中濾料進行機械擾動式清洗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7]圖3是對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中濾料進行反洗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8]圖4是對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中濾料進行正洗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9]圖5對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中濾料進行泄空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30]圖6是利用另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進行原水過濾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31]圖中:卜罐體,n-第一閥門,12-第二閥門,13-第三閥門,14-第四閥門,15-第五閥門,16-泄空閥,2-濾料層,3-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攪拌裝置,6-變頻水栗,7-壓力傳感器,8-流量計,9-紫外線消毒滅菌儀。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罐體I,所述罐體I內設有濾料層2,所述罐體I頂部設有第一開口 3,所述罐體I的底部設有第二開口 4,所述罐體I的底部內壁上設有攪拌裝置5。
[0033]與所述第一開口3連通設有清水輸出管道和正洗污水輸出管道,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設置第一閥門11,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清水輸入管道,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上設有第二閥門12以控制所述清水輸出管道與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上設置第三閥門13;與所述第二開口 4連通設有原水輸入管道和泄空管道,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設有第四閥門14,所述泄空管道的末端設置泄空閥16,與所述泄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污水輸出管道,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上設有第五閥門15以控制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與所述泄空管道的連通與斷開。
[0034]使用所述罐體I進行過濾時,如圖1所示,打開第一閥門11和第四閥門14,使得原水從罐體I底部輸入,經濾料層2以50-80m/h的速度進行高速過濾后,從罐體I頂部的清水輸出管道輸出。
[0035]需要對濾料進行清洗時,先關閉所有閥門并打開攪拌裝置5,在攪拌作用下,利用罐體I內部儲存水對濾料進行機械擾動式清洗(見圖2);再打開第二閥門12、第五閥門15,利用清水從頂部通入對罐體I濾料進行反洗后,反洗形成的污水從罐體I底部流出后,依次經所述泄壓管道、反洗污水輸出管道輸送后從罐體I上方排出(見圖3),之后關閉第二閥門12、第五閥門15和攪拌裝置5,同時打開第三閥門13、第四閥門14,利用通入的原水先對罐體I進行正洗1-2分鐘,再將正洗形成的污水從頂部正洗污水輸出管道排出(見圖4),完成對罐體I濾料的整個清洗過程,上述清洗過程能夠實現對濾料的徹底清洗,使得濾料再次用于水深度處理循環時,仍具有較高的過濾速度和處理能力;長時間不使用罐體I進行過濾時,關閉第三閥門13和第四閥門14,打開泄空閥16,將罐體I內液體進行完全泄空(見圖5)。
[0036]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濾料層2為纖維濾料層,優選PUF纖維濾料層,所述PUF纖維濾料層是一種高強度輕質濾材,密度比水小,進行過濾時,所述PUF纖維濾料層位于罐體I上部,有利于實現對原水進行充分過濾,過濾精度高達10um,在高速過濾下仍能保證較好的過濾效果,避免了砂濾板結的現象,進行反洗時,對反洗水的要求比較低,清水或污水均可達到相同的清洗效果,突破了傳統砂濾對反洗水的嚴苛要求,大大提高了水的處理效率。
[0037]由于本實用新型所述濾料層2對反洗水要求比較低,可以使用清水、原水甚至污水進行清洗均能達到相同的清洗效果,因此,為了節省管道和空間,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與所述原水輸入管道的輸入端合并為一體,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仍由所述第二閥門12控制反洗水流的連通與斷開,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仍由所述第四閥門14控制原水的連通與斷開。
[0038]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的末端與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的末端匯集為一體,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仍由所述第三閥門13控制水流的連通與斷開,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熱仍由所述第五閥門15控制水流的連通與斷開。
[0039]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在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沿原水輸送方向還依次設有變頻水栗6、壓力傳感器7、流量計8,利用所述變頻水栗6對原水進行動力輸送,利用所述壓力傳感器7檢測原水輸入管道上的壓差,利用所述流量計8控制原水輸送的流量大小。
[0040]進一步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自動控制單元(圖中未示出),所述自動控制單元與壓力傳感器7信號連接。從而,當罐體I內濾料層2進行過濾運行一段時間,需要進行清洗時,壓力傳感器7處檢測到的壓差變大,進而將信號傳遞給自動控制單元,啟動清洗流程。
[0041]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閥門11、第二閥門12、第三閥門13、第四閥門14、第五閥門15均為電動閥門,所述泄空閥16為手動閥。進一步,所述電動閥門均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所述攪拌裝置5也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從而通過采用自動控制單元對攪拌裝置5和5個電動閥門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就能實現對整個罐體I的過濾流程和反洗流程進行自動切換和控制。
[0042]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連接設有消毒滅菌裝置,所述消毒滅菌裝置為紫外線消毒滅菌儀9,進一步將經所述罐體I深度過濾處理后得到的清水行消毒滅菌處理。
[0043]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連接設有消毒滅菌裝置,所述消毒滅菌裝置為自動在線加藥裝置(圖中未示出),通過添加消毒藥劑等實現對經所述罐體I深度過濾處理后得到的清水行消毒滅菌處理。
[004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占地面積小,過濾速度高達50-80m/h,是常規砂濾的8-10倍,并且,由于采用特殊的機械擾動式清洗,即在攪拌裝置5的攪拌作用下進行清洗,無需砂濾系統的大流量水洗反沖,也不需要額外的空氣清洗,清洗水量僅為自身罐體I的一罐水,極節約水,避免了資源浪費,其反洗水量僅為砂濾系統的1-
5%,運行費用低,反沖洗時間短。
[0045]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I),所述罐體(I)內設有濾料層(2),所述罐體(I)頂部設有第一開口(3),所述罐體(I)的底部設有第二開口(4),所述罐體(I)的底部內壁上設有攪拌裝置(5); 與所述第一開口(3)連通設有清水輸出管道和正洗污水輸出管道,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設置第一閥門(II),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清水輸入管道,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上設有第二閥門(12)以控制所述清水輸出管道與所述反洗清水輸入管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上設置第三閥門(13); 與所述第二開口(4)連通設有原水輸入管道和泄空管道,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設有第四閥門(14),所述泄空管道的末端設置泄空閥(16),與所述泄空管道的中間部位連接設有反洗污水輸出管道,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上設有第五閥門(15)以控制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與所述泄空管道的連通與斷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水輸入管道上沿原水輸送方向還依次設有變頻水栗(6)、壓力傳感器(7)、流量計(8)。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動控制單元,所述自動控制單元與壓力傳感器(7)信號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門(II)、第二閥門(12)、第三閥門(13)、第四閥門(14)、第五閥門(15)均為電動閥門。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閥門均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所述攪拌裝置(5)與所述自動控制單元信號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洗污水輸出管道的末端與所述反洗污水輸出管道的末端匯集為一體。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空閥(16)為手動閥。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所述清水輸出管道的末端連接設有消毒滅菌裝置。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滅菌裝置為紫外線消毒滅菌儀(9)或自動在線加藥裝置。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深度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料層(2)為纖維濾料層。
【文檔編號】C02F9/08GK205461190SQ201620087439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8日
【發明人】侯敬民, 孔祥濤
【申請人】北京民睿鴻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