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獲得獼猴桃種間遠緣雜交后代的胚珠培養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尤其涉及獼猴桃遠緣雜交早期胚搶救的方法。
背景技術:
獼猴桃屬植物種類繁多,倍性復雜,種間遠緣雜交是實現種質創新,培育優良品種的一條重要途徑;但遠緣雜交經常出現雜交后胚敗育現象,成功率很低,從而給雜交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胚珠培養或胚搶救是實現遠緣種間雜交成功的重要方法,是一種通過對未成熟的胚進行培養獲得后代的方法。
為了防止雜交后種子發育停止、死亡,一般在盡可能早的時間內將未成熟的胚進行離體培養,從而獲得雜交后代。由于胚在發育過程中要經歷多個階段,太早則不易培養成功,過晚胚發育停止死亡。因此,選擇合適階段,在適當的培養基上培養是取得雜種后代的關鍵。
目前,在獼猴桃種間雜交上常采用以下2種育種方法1、雜交種子實生播種主要是通過親和的雙親雜交,并獲得自然成熟的雜交果實及種子,通過實生播種獲得雜種苗;2、胚培養采用組織培養方法,對授粉后60-70天左右未成熟的胚進行培養,直接獲得雜交后代苗。
但以上方法常存在下列問題1、雜交種子實生播種,通常只適用于雜交親和的親本組合,授粉后種子自然成熟,通過實生播種獲得雜種后代;2、胚培養,適用于雜交不親和組合,但無法應用于雜交后幼胚在極早期出現敗育時的情況。
胚珠培養是對球形胚或心形胚進行培養,在百合、葡萄、長豆角、蕓苔等植物上已成功獲得雜種后代苗。但在獼猴桃屬植物上鮮有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獲得獼猴桃種間遠緣雜交后代的胚珠培養法,即對遠緣授粉雜交后極早期胚,通過組織培養方法獲得雜交后代。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遠緣雜交育種過程中,通常采用以上2種方法,并取得很多性狀優良的雜交后代。
但遠緣雜交經常出現雜交不親和現象,雜交授粉后胚發育停止,不能獲得預期的雜種后代;同時,遠緣親本之間遺傳物質、倍性等差距較大,很多雜交后不能形成完整的胚,嚴重影響了雜交效果。
由此可見,對極早期間的胚采用胚珠培養是獲得遠緣雜交后代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獼猴桃屬植物種中,種間倍性復雜,有二倍體、四倍體、六倍體、八倍體以及非整倍體,倍性異常復雜。預獲得特異性狀的雜交品種,將性狀優良的種間進行遠緣雜交尤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及科研成果,本發明包括下列步驟①幼胚培養時間幼胚培養時間為雜交授粉后15-55天,取幼果待用;②培養基準備培養基MS+GA3(赤霉素)0.1~1.0mg/L+NAA(萘氨酸)0.2~1.0mg/L+ZT(玉米素)0.5~1.5mg/L,并滅菌后待用;③接種誘導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取出胚珠接種到步驟②中所述的培養基上,在黑暗條件下培養10-15天,然后轉移至光下培養;④繼代培養將萌發出的小幼苗轉移至培養基1/2MS+IBA(吲哚丁酸)0.5~1.0mg/L繼代培養;
⑤煉苗、移栽當小苗長出3~5個側根時,打開培養瓶煉苗并移栽至盆中定植。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幼胚發育早期,通過組織培養方法,將雜種胚進行離體培養,克服雜種不親和及胚和胚乳倍性不平衡而導致胚敗育的現象,從而獲得雜交后代的目的。
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積極效果①胚發育早期,基本不會出現雜種胚敗育現象;②應用范圍廣,可適用于其它經濟植物遠緣雜交胚搶救而獲得雜種后代的領域;③開辟了一條種質創新的重要途徑。
具體實施例方式
1、最佳實施例①取狗棗獼猴桃與中華獼猴桃‘磨山4號’雜交授粉29天后的獼猴桃胚珠,接種到MS+GA3(赤霉素)0.2mg/L+NAA(萘氨酸)0.2mg/L+ZT(玉米素)1.0mg/L的培養基上,培養10~15天;②將萌發的幼胚轉移至光下繼續培養,培養約15-20天后,轉移至1/2MS+IBA(吲哚丁酸)0.7mg/L的培養基上繼代培養;③煉苗、移栽。
2、實驗結果通過本發明在武漢植物園獲得了獼猴桃遠緣雜種后代苗。
權利要求
1.獲得獼猴桃種間遠緣雜交后代的胚珠培養法,其特征在于①幼胚培養時間幼胚培養時間為雜交授粉后15-55天,取幼果待用;②培養基準備培養基MS+GA30.1~1.0mg/L+NAA0.2~1.0mg/L+ZT0.5~1.5mg/L,并滅菌后待用;③接種誘導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取出胚珠接種到步驟②中所述的培養基上,在黑暗條件下培養10-15天,然后轉移至光下培養;④繼代培養將萌發出的小幼苗轉移至培養基1/2MS+IBA0.5~1.0mg/L繼代培養;⑤煉苗、移栽當小苗長出3~5個側根時,打開培養瓶煉苗并移栽至盆中定植。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胚珠培養法,其特征在于①取狗棗獼猴桃與中華獼猴桃‘磨山4號’雜交授粉29天后的獼猴桃胚珠,接種到MS+GA30.2mg/L+NAA0.2mg/L+ZT1.0mg/L的培養基上,培養10~15天;②將萌發的幼胚轉移至光下繼續培養,培養約15-20天后,轉移至1/2MS+IBA0.7mg/L的培養基上繼續培養;③煉苗、移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獲得獼猴桃種間遠緣雜交后代的胚珠培養法;涉及一種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尤其涉及獼猴桃遠緣雜交早期胚搶救的方法。本發明包括下列步驟①幼胚培養時間為雜交授粉后15-55天,取幼果待用;②培養基MS+GA
文檔編號A01H1/02GK1736172SQ20051001934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5日
發明者陳緒中, 黃宏文, 李麗, 程中平, 張忠慧, 姜正旺, 王圣梅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