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新型水稻插秧機漂浮式船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4599閱讀:62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水稻插秧機漂浮式船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稻插秧機漂浮式船板,尤其是一種不推泥漿的插秧機漂浮式船板。
背景技術
目前,水稻插秧機是水稻插秧作業普遍使用的農具,由于存在埋苗等不足,實際應用率不高。吉林省延吉插秧機制造廠的-9356型和7358型連桿式機動水稻插秧機,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由于船板為平板結構,加上人、機的重量在作業時將泥漿推向兩側形成垅臺,造成作業面不平整、埋苗而影響插秧質量和秧苗的成活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水稻插秧機船板推泥漿、埋苗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水稻插秧機漂浮式船板,該插秧機漂浮船板不僅能替代現有技術,而且船板自身浮載重量小,不推泥漿,不埋苗。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操作臺部分、浮板部分和船腳部分組成,操作臺部分由兩根操作臺橫梁,兩根操作臺順梁構成,操作臺橫梁和順梁材質為截面矩形空心型材,兩根操作臺橫梁平行,兩根操作臺順梁兩端與操作臺橫梁配合焊固,操作臺橫梁和操作臺順梁上面有鋼板構成工作臺,浮板部分由四個浮泥板腳,四塊平泥板,六個擋泥翼板和兩根浮泥板腳連接梁構成,四個浮泥板腳縱向均布,且靠近后端有浮泥板腳固定架,與浮泥板腳配合焊固,浮泥板腳連接梁橫向放置,且與浮泥板腳固定架配合固定,后浮泥板連接梁橫向放置且與浮泥板腳前端配合焊固,平泥板和擋泥翼板為一體,兩側兩塊平泥板一角和中間兩塊平泥板兩角翹起,構成擋泥翼板,平泥板上各有四個光孔,浮泥板腳各有四個光孔,平泥板與浮泥板腳配合,與相同的十六個螺栓固定,中間兩塊浮泥板腳前部和后浮泥板連接梁有鏈條吊耳,操作臺橫梁上有兩個鏈條吊環,鏈條連于鏈條吊耳間鉸接,鏈條一端與鏈條吊耳鉸接,另一端與機動車上的調節踏板鉸接,船腳部分由船腳板、船腳板立軸、立軸套構成,兩塊船腳板為滑水板狀,四塊矩形鋼板與船腳板配合,固定方式相同,以一塊船腳板為例,兩塊矩形鋼板一端面與船腳板配合焊固,相對有光孔構成鴨嘴狀,船腳板立軸下端部與鴨嘴配合鉸接,立軸套為圓形,內徑與立軸上部外徑配合,開口銷固定,立軸套外徑與固定筋配合焊固,立軸套有固定筋一側與操作臺橫梁配合焊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替代原有的插秧機船板的同時,由于將操作臺與船板分離,兩個船腳負載,船板漂浮工作,作業時不推泥漿,不埋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前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右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為參照圖1、圖2、圖3,是由操作臺部分、浮板部分和船腳部分組成,參照圖1,操作臺部分由兩根操作臺橫梁3、10,兩根操作臺順梁5、45構成,操作臺橫梁3、10和順梁5、45材質為截面矩形空心型材,兩根操作臺橫梁3、10平行,兩根操作臺順梁5、45兩端與操作臺橫梁3、10配合焊固,操作臺橫梁3、10和操作臺順梁5、45上面有鋼板構成工作臺,參照圖1、圖2、圖3,浮板部分由四個浮泥板腳14、20、24、29,四塊平泥板11、16、22、33,六個擋泥翼板9、18、19、21、25、27和兩根浮泥板腳連接梁1、13構成,四個浮泥板腳14、20、24、29縱向均布,參照圖2,靠近后端有浮泥板腳固定架42、46、47、50,與浮泥板腳14、20、24、29配合焊固,浮泥板腳連接梁13橫向放置,且與浮泥板腳固定架42、46、47、50配合固定,后浮泥板腳連接梁1橫向放置且與浮泥板腳14、20、24、29前端配合焊固,平泥板11、16、22、33和擋泥翼板9、18、19、21、25、27為一體,兩側兩塊平泥板11、33一角和中間兩塊平泥板16、22兩角翹起構成擋泥翼板9、18、19、21、25、27,平泥板、11、16、22、33上各有四個光孔,浮泥板腳14、20、24、29各有四個光孔,平泥板11、16、22、33與浮泥板腳14、20、24、29配合,與螺栓12、28相同的十六個螺栓固定,中間兩塊浮泥板腳20、24前部和后浮泥板連接梁13有鏈條吊耳53、52、15、26,操作臺橫梁10上有兩個鏈條吊耳40、34,鏈條39、36連于鏈條吊耳40、34、15、26間鉸接,鏈條38、37一端與鏈條吊耳53、37鉸接,另一端與機動車上的調節踏板鉸接,參照圖1、圖2、圖3,船腳部分由船腳板4、2、船腳板立軸8、30、立軸套7、32構成,兩塊船腳板4、2為滑水板狀,四塊矩形鋼板43、44、48、49與船腳板4、2配合,固定方式相同,以一塊船腳板4為例,兩塊矩形鋼板43、44一端面與船腳板4配合焊固,相對有光孔構成鴨嘴狀,船腳板立軸8、30下端部與鴨嘴配合鉸接,立軸套7、32為圓形,內徑與立軸8、30上部外徑配合開口銷固定,立軸套7、32外徑與固定筋6、41、31、51配合焊固,立軸套7、32有固定筋一側與操作臺橫梁10配合焊固。作業時,操作人員站在操作臺上,前進時,兩塊船腳板4、2在泥中向前滑行,這時,四塊浮泥板腳14、20、24、29、平泥板11、16、22、33和擋泥翼板9、18、19、21、25、27在泥漿中漂浮前行,平整泥漿。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水稻插秧機漂浮式船板是由操作臺部分、浮板部分和船腳部分組成,其特征是,兩根操作臺橫梁平行,兩根操作臺順梁兩端與操作臺橫梁配合焊固,操作臺橫梁和操作臺順梁上面有鋼板構成工作臺,浮板部分有四個浮泥板腳,四塊平泥板,六個擋泥翼板和兩根浮泥板腳連接梁,四個浮泥板腳縱向均布,且靠近后端有浮泥板腳固定架,與浮泥板腳配合焊固,浮泥板腳連接梁橫向放置,且與浮泥板腳固定架配合固定,后浮泥板連接梁橫向放置且與浮泥板腳前端配合焊固,平泥板和擋泥翼板為一體,兩側兩塊平泥板一角和中間兩塊平泥板兩角翹起,構成擋泥翼板,平泥板上各有四個光孔,浮泥板腳各有四個光孔,平泥板與浮泥板腳配合,與相同的十六個螺栓固定,中間兩塊浮泥板腳前部和后浮泥板連接梁有鏈條吊耳,操作臺橫梁上有兩個鏈條吊環,鏈條連于鏈條吊耳間鉸接,鏈條一端與鏈條吊耳鉸接,另一端與機動車上的調節踏板鉸接,兩塊船腳板為滑水板狀,四塊矩形鋼板與船腳板配合,固定方式相同,以一塊船腳板為例,兩塊矩形鋼板一端面與船腳板配合焊固,相對有光孔構成鴨嘴狀,船腳板立軸下端部與鴨嘴配合鉸接,立軸套為圓形,內徑與立軸上部外徑配合,開口銷固定,立軸套外徑與固定筋配合焊固,立軸套有固定筋一側與操作臺橫梁配合焊固。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水稻插秧機漂浮式船板由操作臺部分、浮板部分和船腳部分組成,浮板部分由四個浮泥板腳,四塊平泥板,六個擋泥翼板和兩根浮泥板腳連接梁構成,船腳部分由船腳板、船腳板立軸、立軸套構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替代原有的插秧機船板的同時,由于將操作臺與船板分離,兩個船腳負載,船板漂浮工作,作業時不推泥漿,不埋苗。
文檔編號A01C11/02GK2779834SQ200520020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5日
發明者王道宇 申請人:王道宇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