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桐子及其餅粕脫毒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桐子及其餅粕脫毒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小桐子又稱麻瘋樹(Jatropha⑶T' CaS L.)為大戟科麻瘋樹屬植物,分布在我 國西南、東南地區,國內小桐子資源以攀枝花最多,集中分布于金沙江、雅礱江的流域區內。 小桐子油是制備生物柴油的優質原料來源。目前,野生小桐子的干果產量為4 500 12 000kg/hm,平均產量約7 500kg/hm。按現有同類林種測算,如建成200萬hm原料林,到盛果 期時年產量約150萬t,據測算,小桐子種仁質量平均為干果質量的64. 2%,種仁平均出油 率49. 2 %。20萬hm原料林所產籽粒可提煉麻瘋樹油62. M萬t (3 127. 5kg/hm),可煉生物 柴油60萬t以上,還可得到副產物小桐子餅粕80萬t。小桐子中的含毒成分主要是種子毒蛋白(curcin)和佛波醇酯。因此,雖然小桐子 餅粕中蛋白含量達45%以上,基本與大豆粕含量相當,營養價值高,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但由于其含有毒成分,故使其餅粕的利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以前只能利用作為生物質肥料 和生物質燃料,造成資源的浪費。要提高小桐子餅粕的利用價值,脫除其毒性就成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脫毒 工藝,可使制取生物柴油后產生的大量副產物——小桐子粕轉化為飼料蛋白粉,變廢為寶, 可極大地提高小桐子綜合開發利用的的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桐子及其餅粕脫毒的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小桐子及其餅粕脫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將小桐子剝殼得到小桐子仁;小桐子仁經破碎、軋胚,得到坯片;2)在坯片中加入50 70°C的熱水調質,然后在95 110°C蒸炒70 IOOmin ;3)將蒸炒后的物料經榨油機壓榨至殘油率在14 17% ;4)將步驟3)壓榨后得到的壓榨餅用6號溶劑或正己烷浸出3 5次,使殘油率 降至0. 3 1. 5%,浸出粕用蒸汽蒸炒脫除溶劑,保持水分含量在5 8%,得到脫毒小桐子 粕。其中,步驟1)中小桐子仁破碎的粒度可為2 6mm,所述坯片的厚度可為0.8 1. 2mm。步驟幻調質過程中所述熱水的加入量可為所述坯片質量的12% 18%。步驟4)中所述浸出的條件為料液比1 1 1 1. 5,溫度55 60°C。為了達到較好的脫毒效果,步驟4)中對壓榨餅用6號溶劑或正己烷浸出的次數優 選為5次。為了更進一步對小桐子粕脫毒,還可對步驟4)得到的小桐子粕進行醇提,具體方 法如下將脫毒小桐子粕用乙醇萃取,萃取后的物料用蒸汽蒸炒脫除乙醇,保持水分含量在10% 12%。所述乙醇萃取至少進行3次,所述乙醇萃取的條件為料液比1 1 1 1.5, 溫度55 60°C。本發明脫毒方法中所用的6號溶劑,其外觀為無色透明液體,是各種低級烷烴的 混合物。產品餾份范圍較工業己烷寬,具有工業己烷類似的性質。能與除蓖麻油以外的多 數液態油脂混溶,可溶解低級脂肪酸。其產品標準符合國家標準(GB 1669-96)。本發明以小桐子為原料,通過剝殼、軋胚、壓榨、浸出、醇提等工序,在制油的同時 脫除小桐子粕中的毒性。所得到的脫毒小桐子粕可用作飼料蛋白。本發明對小桐子進行脫毒的原理如下小桐子種子中已發現兩種有毒物質,包括麻瘋樹毒蛋白和佛波醇酯。其中毒性最 強的物質是麻瘋樹毒蛋白。蛋白質具有熱不穩定性,加熱處理可以使蛋白的分子構型發生 變化,從而失去活性。因此,毒蛋白可通過熱處理脫除。佛波醇酯有較高的熱穩定性,主要 存在于麻瘋樹種子油中,通過壓榨、浸出和醇提工序可大大減少佛波醇酯在小桐子粕中的含量。本發明的方法在制油的過程中,同時脫除小桐子粕中的毒性物質,不需要經過復 雜的提取過程,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原料損耗小,小桐子脫毒粕可作為飼料蛋白的添加 料用于飼料行業,因而具有工業化生產的價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法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實施例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 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6號溶劑購于廣東中海南聯石化有限公司;正己烷購于廣 東光華化學廠有限公司,產品編號J100363。實施例1 (1)剝殼、破碎、軋胚小桐子經過人工剝殼,剝殼率彡95%,原料水分< 6%。小桐子仁經破碎機破碎,軋胚機軋胚,破碎粒度2 6mm,坯片厚度Imm左右。(2)調質、蒸炒坯片中加入15%、60°C熱水調質,在蒸炒鍋中料溫100°C,閉蓋蒸60min,料溫 100 °C,開蓋炒 30min。(3)壓榨蒸炒后的物料用壓榨機壓榨取油,小桐子壓榨餅的殘油要求在15%左右。(4)浸出小桐子餅在旋轉蒸發儀上用6號溶劑萃取5次,溫度55°C,料液比第一次1 1.5, 第2-5次料液比為1 1,浸出粕殘油要求0. 3% 1.5%。推薦指標為0.3% 0.5%。 浸出后的物料用直接蒸汽蒸炒脫溶,脫溶后水分要求5% 8%,得到脫毒小桐子餅粕。經 分析測試,脫毒效果見表1。佛波醇酯、毒蛋白的含量測定方法如下
4
①佛波醇酯含量測定方法測試儀器和方法儀器液相色譜儀,配有紫外檢測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電子分析天平方法小桐子餅粕中的佛波醇酯用二氯甲烷超聲提取,過濾、濃縮、干燥后,采用反 相高效液相色譜技術進行分離測定,外標法定量。②毒蛋白curcin含量測定方法儀器酶標儀方法小桐子餅粕研磨后用ImL mmol/L磷酸緩沖液(含0. 5mol/LnaCL, pH7. 2)溶 解蛋白質,在4°C離心20min,丙酮深沉蛋白質得蛋白粗提物。酶標二抗,即辣根過氧化物酶 標記(HRP)-羊抗兔IgG,按照說明書要求按照1 5000稀釋。在此酶標儀上讀取450nm的 OD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蛋白含量。表1小桐子粕脫毒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小桐子及其餅粕脫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將小桐子剝殼得到小桐子仁;小桐子仁經破碎、軋胚,得到坯片;2)在坯片中加入50 70°C的水調質,然后在95 110°C蒸炒70 IOOmin;3)將蒸炒后的物料經榨油機壓榨至殘油率為14 17%;4)將步驟幻壓榨后得到的壓榨餅用6號溶劑或正己烷浸出3 5次,使殘油率降至 0. 3 1. 5%,浸出粕用蒸汽蒸炒脫除溶劑,保持水分含量在5 8%,得到脫毒小桐子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對壓榨餅用6號溶劑或正己烷 浸出5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對步驟4)得到的脫毒小 桐子粕進行醇提的步驟,方法如下將脫毒小桐子粕用乙醇萃取,萃取后的物料用蒸汽蒸炒 脫除乙醇,保持水分含量在10% 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萃取至少進行3次,所述乙醇萃 取的條件為料液比1 1 1 1.5,溫度55 60°〇。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破碎的粒度為 2 6mm,所述坯片的厚度為0. 8 1. 2mm。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中所述水的加入量為 所述坯片質量的12% 18%。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浸出的條件 為料液比1 1 1 1. 5,溫度55 6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桐子及其餅粕脫毒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小桐子經剝殼、破碎、軋胚后,加入12%~18%熱水調質,在蒸炒鍋中95~110℃蒸炒70~100min;將物料壓榨至殘油率為14~17%,壓榨餅用6號溶劑或正己烷浸出3~5次,殘油降至0.3%~1.5%,小桐子粕用直接汽蒸炒脫溶后,水分降至5%~8%;浸出粕用乙醇提取,醇提粕用直接汽蒸炒脫溶,水分降至10%~12%,得到脫毒小桐子粕。本發明方法是在制油工藝的同時,達到小桐子脫毒的目的、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原料損耗小,因而具有工業化生產的價值。用此方法得到小桐子脫毒粕可作為飼料蛋白的添加料用于飼料行業。
文檔編號A23K1/14GK102090512SQ201110003750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0日
發明者馮貞, 劉強, 劉恩禮, 史國強, 史宣明, 夏輝, 張驪, 徐福生, 楊兆華, 梁宇柱, 王合濤, 陳燕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糧食儲備局西安油脂科學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