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術:
山藥為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是一種集藥、菜、糧兼用的特色經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藥用經濟價值和產業開發潛質。山藥的塊莖肉質細膩,營養豐富,不僅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維生素和糖類等營養成分,而且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衰老、抗腫瘤等保健功效。山藥既能用作食物為人類提供大量糖類物質,又能提供生物活性成分,為人體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調節腸胃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血糖血脂和促進抗菌消炎等,能有效減少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有利于人體健康。 零余子是指山藥葉腋中側芽長成的珠芽,呈圓形或橢圓形,是一種變態莖。零余子收獲后會進入休眠期,休眠結束后會發芽形成新的植株。但是零余子休眠期較長,一般當年10-11月收獲,到下一年的4月份萌芽后播種才能發芽,休眠期長達4-6個月之久。零余子休眠過程中在適宜環境下只能發出不定根,不能發芽和產生有效根。零余子休眠期較長的特性影響山藥的適時栽培。如何打破山藥零余子的休眠期,提高其出芽率,是需要研究解決的實際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該方法能縮短零余子的休眠期,促進零余子提前出芽,同時能提高山藥零余子的出芽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藥零余子收獲60天后,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
(2)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
(3 )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有NH4NO3 0. 8-0. 9g、KNO3 0. 9-1. 0g、MgSO4 7H20 0. 1-0. 2g、KH2PO4 0. 1-0. 2g、CaCl2 2H20 0. 2-0. 3 g。本發明的積極有益效果
I、本發明可以打破山藥零余子的休眠期,由原來4-6個月的休眠期,縮短為2-3個月,種植時間由原來每年的4月份,提前至每年的2月份。該方法打破了山藥的休眠期,使其種植時間提前,可以通過覆膜方法延長其生育期,以提高山藥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該方法能使零余子的出芽率提高到56-70%,而同樣用蒸餾水處理的零余子對照試驗的出芽率僅為5-7%。該方法不僅能提早山藥的種植時間,還能節約種子,有效提高山藥產量。2、本發明方法便于根據出芽情況適時種植,提高植株的生長整齊度,便于田間管理。該方法實用性較強,不僅適用于普通山藥的種植,也適用于懷山藥特別是鐵棍山藥的種植。本方法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適宜推廣應用。3、本發明中使用雙氧水試劑浸泡零余子,雙氧水不僅起到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作用,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和氧化作用,能夠殺滅零余子表面的微生物,在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同時,對零余子有消毒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并不表示 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I :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收獲60天、完整無破損的鐵棍山藥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2%的雙氧水浸泡24小時;
(2)用蒸餾水沖洗2-3遍,用營養液浸濕,然后淺埋于細沙中,置于溫度為26°C的培養箱中培養;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有NH4NO3 0. 8g、KNO3 0. 9g、MgSO4 7H20 0. 2g、KH2PO4 0. lg、CaCl2 2H20 0. 2g ;以蒸餾水處理為對照,每個處理用50粒山藥零余子,實驗
設兩次重復。(3)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沙土一次,以保持濕潤;
(4)觀察零余子的出芽情況,每15天統計一次出芽率。結果統計,種植培養的第45天,用雙氧水處理的零余子出芽率為30%,用蒸餾水處理的零余子對照沒有出芽。種植培養后的第60天,用雙氧水處理的零余子出芽率為70%,用蒸餾水處理的零余子對照出芽率為7%,所有出苗的植株均能正常成長。實施例2 :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2011年12月27日,選取收獲60天、完整無破損的還山藥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5%的雙氧水浸泡22小時;
(2)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用營養液浸濕,然后淺埋于細沙中,置于溫度為25°C的培養箱中培養;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有NH4NO3 0. 8g、KNO3 0. 9g、MgSO4 7H20 0. lg、KH2PO4 0. I g、CaCl2 2H20 0. 3g。以蒸餾水處理為對照,每個處理用50粒山藥零余子,實驗設兩次重復;
(3)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沙土一次,以保持濕潤;
(4)觀察零余子的發芽情況,每15天統計一次出芽率。結果統計,種植培養的第45天,用雙氧水處理的零余子出芽率為40%,用蒸餾水處理的零余子對照沒有出芽。種植培養的第60天,用雙氧水處理的零余子出芽率為56%,用蒸餾水處理的零余子對照出芽率為6%,所有出苗的植株均能正常成長。
權利要求
1.一種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藥零余子收獲60天后,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 (2)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 (3 )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NH4NO3O.8-0. 9g、KNO3 O. 9-1. 0g、MgSO4 · 7H20 O. 1-0. 2g、KH2PO4 0. 1-0. 2g、CaCl2 · 2H20 0. 2-0. 3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打破山藥零余子休眠的方法。具體方法將收獲后60天的零余子用濃度為2-5%的雙氧水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用營養液浸濕,放入溫度為22-26℃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有NH4NO30.8-0.9g、KNO30.9-1.0g、MgSO4·7H2O0.1-0.2g、KH2PO40.1-0.2g、CaCl2·2H2O0.2-0.3g。本發明可以打破山藥零余子的休眠期,使其休眠期縮短,種植時間提前,能提高山藥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該方法能使零余子的出芽率提高,還能節約種子,有效提高山藥的產量,實用性較強;該方法不僅適用于普通山藥的種植,也適用于懷山藥特別是鐵棍山藥的種植。
文檔編號A01C1/00GK102754542SQ20121027945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明者張新友, 湯豐收, 王素霞, 苗利娟, 董文召, 韓鎖義, 黃冰艷 申請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