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稻田螃蟹養殖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4227閱讀:421來源:國知局
一種稻田螃蟹養殖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稻田螃蟹養殖系統,包括田埂,田埂的內側挖有封閉的圍溝,圍溝之間設有若干條蟹溝,圍溝與蟹溝相連通,圍溝與蟹溝圍成若干塊稻田,蟹溝的側壁設有若干個蟹洞,田埂的頂部設有一圈圍板,圍板的高度為0.5-1m,還包括進水管與排水管,進水管與排水管均與圍溝相連通,進水管和排水管的末端均固定有鐵絲制作的網蓋,靠近排水管的稻田內挖有若干個蟹池,蟹池的長度和寬度均為1.5-2m,蟹池的深度為0.7-0.8m。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2)能取得良好的養殖效果;(3)能有效的防止螃蟹逃脫;(4)便于捕撈;(5)能大大減少螃蟹爭斗的幾率。
【專利說明】一種稻田蜂蟹養殖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系統,特別是一種稻田螃蟹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稻田養河蟹是一項新興的水產養殖業,又是一種集約經營的方式,能在不影響水稻產量的情況下,還能夠畝產螃蟹50-70公斤,但是,現有的養殖模式由于不能將稻田和螃蟹的養殖區域進行有效的劃分,從而導致養殖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有效區分水稻和螃蟹的生長區域,因而養殖效果好的稻田螃蟹養殖系統。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稻田螃蟹養殖系統,包括田埂,所述田埂的內側挖有封閉的圍溝,所述圍溝之間設有若干條蟹溝,所述蟹溝之間的間距為2.5m,所述圍溝與蟹溝相連通,所述蟹溝的寬度為0.5m,深度為0.6m,所述圍溝與蟹溝圍成若干塊稻田,所述蟹溝的側壁設有若干個蟹洞,所述蟹洞的直徑為12-15cm,深度為20-30011,蟹洞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20°,所述田埂的頂部設有一圈圍板,所述圍板的高度為0.5-lm,還包括進水管與排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排水管均與圍溝相連通,所述進水管和排水管的末端均固定有鐵絲制作的網蓋,所述靠近排水管的稻田內挖有若干個蟹池,所述蟹池的長度和寬度均為1.5-2m,所述蟹池的深度為0.7-0.8m。
[0005]為了減少螃蟹之間的爭斗,本實用新型的稻田螃蟹養殖系統,所述蟹溝兩側的蟹洞交錯分布。
[0006]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I)結構簡單;(2)設有圍溝和蟹溝,圍溝和蟹溝圍成若干塊稻田,蟹溝的兩側設有若干個蟹洞,水稻在稻田中生長,螃蟹在蟹溝和蟹洞中生活,因而有效的將水稻的生長區域和螃蟹的生活區域區分開來,從而取得良好的養殖效果;
(3)田埂的上方圍有一圈圍板,圍板的高度為0.5-lm,進水管和排水管的末端設有網蓋,因而能有效的防止螃蟹逃脫;(4)靠近排水管的稻田內挖有若干個蟹池,所述蟹池的長度和寬度均為1.5-2m,蟹池的深度為0.7-0.8m,因而收獲螃蟹的時候,通過排水管將水排出后,螃蟹就會陸續集中在蟹池中,便于捕撈;(5)蟹溝兩側的蟹洞交錯分布,能大大減少螃蟹爭斗的幾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圖1中A-A面的剖視圖。
[0009]圖中:1、進水管,2、網蓋,3、稻田,4、圍板,5、田埂,6、圍溝,7、蟹溝,8、蟹洞,9、排水管,10、蟹池。【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說明。
[001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稻田螃蟹養殖系統,包括田埂5,所述田埂5的內側挖有封閉的圍溝6,所述圍溝6之間設有若干條蟹溝7,所述蟹溝7之間的間距為2.5m,所述圍溝6與蟹溝7相連通,所述蟹溝7的寬度為0.5m,深度為0.6m,所述圍溝6與蟹溝7圍成若干塊稻田3,所述蟹溝7的側壁設有若干個蟹洞8,所述蟹洞8的直徑為12-15cm,深度為20-30cm,蟹洞8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20°,所述田埂5的頂部設有一圈圍板4,所述圍板4的高度為0.5-lm,還包括進水管I與排水管9,所述進水管I與排水管9均與圍溝6相連通,所述進水管I和排水管9的末端均固定有鐵絲制作的網蓋2,所述靠近排水管9的稻田3內挖有若干個蟹池10,所述蟹池10的長度和寬度均為1.5-2m,所述蟹池10的深度為0.7-0.8m ;所述蟹溝7兩側的蟹洞8交錯分布。
[0012]本實用新型的稻田螃蟹養殖系統,結構簡單,設有圍溝6和蟹溝7,圍溝6和蟹溝7圍成若干塊稻田3,蟹溝7的兩側設有若干個蟹洞8,水稻在稻田3中生長,螃蟹在蟹溝7和蟹洞8中生活,因而有效的將水稻的生長區域和螃蟹的生活區域區分開來,從而取得良好的養殖效果。
[0013]田埂5的上方圍有一圈圍板4,圍板4的高度為0.5-lm,進水管4和排水管9的末端設有網蓋2,因而能有效的防止螃蟹逃脫。
[0014]靠近排水管9的稻田3內挖有若干個蟹池10,所述蟹池10的長度和寬度均為
1.5-2m,蟹池10的深度為0.7-0.8m,因而收獲螃蟹的時候,通過排水管9將水排出后,螃蟹就會陸續集中在蟹池10中,便于捕撈。
[0015]蟹溝7兩側的蟹洞8交錯分布,能大大減少螃蟹爭斗的幾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稻田螃蟹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田埂(5),所述田埂(5)的內側挖有封閉的圍溝(6),所述圍溝(6)之間設有若干條蟹溝(7),所述蟹溝(7)之間的間距為2.5m,所述圍溝(6)與蟹溝(7)相連通,所述蟹溝(7)的寬度為0.5m,深度為0.6m,所述圍溝(6)與蟹溝(7)圍成若干塊稻田(3),所述蟹溝(7)的側壁設有若干個蟹洞(8),所述蟹洞(8)的直徑為12-15cm,深度為20-30cm,蟹洞(8)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20°,所述田埂(5)的頂部設有一圈圍板(4),所述圍板(4)的高度為0.5-lm,還包括進水管(I)與排水管(9),所述進水管(I)與排水管(9)均與圍溝(6)相連通,所述進水管(I)和排水管(9)的末端均固定有鐵絲制作的網蓋(2),靠近排水管(9)的稻田(3)內挖有若干個蟹池(10),所述蟹池(10)的長度和寬度均為1.5-2m,所述蟹池(10)的深度為0.7-0.8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螃蟹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蟹溝(7)兩側的蟹洞(8)交錯分布。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633331SQ201320894703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朱廣德 申請人:朱廣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