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包括機架、插秧裝置和施肥裝置,所述的插秧裝置連接在機架后端,所述的施肥裝置固裝在機架的上端,且在機架上安裝有動力裝置,所述的施肥裝置包括肥箱,肥箱底部均勻設有多個電動排肥器,每個電動排肥器與一個三通管的上口連接,三通管的進口與通風管相連,三通管出口與輸肥管相連,所述的通風管的進風口連接鼓風機,所述的輸肥管與開溝器相連。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后,簡化了傳動裝置,減少了動力消耗,在整機布置上省出了空間,采用控制器來控制電動施肥器的轉速,進而控制施肥量,使操控者可根據插秧機前進速度和土壤狀況隨時變量施肥,節省了肥料,減少了環境污染。
【專利說明】一種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更詳細地說,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將變量施肥裝置搭載在插秧機上,從而可實現變量側深施肥的水田插秧作業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稻生產過程中,水田施肥主要是人工手撒淺表施肥,肥料表施損失大、利用率低,導致水稻生產過程成本增加,而且污染環境。一些具有施肥功能的插秧機,不能及時根據機具的前進速度和土壤狀況來調整施肥量,導致肥料不能合理利用,污染環境。針對施肥不能夠定位、變量、均勻、可靠的技術難題,研發實現變量側深施肥的水田插秧作業機已經成為市場上的迫切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設計一種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使該施肥裝置能方便地配置安裝在水稻插秧機上,成為一個整體,以實現插秧、變量施肥同步完成的聯合作業,不僅滿足了農業生產需要、提高了作業性能,還降低了生產成本,為農業增產增收做貢獻。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包括機架、插秧裝置和施肥裝置,所述的插秧裝置連接在機架后端,所述的施肥裝置固裝在機架的上端,且在機架上安裝有動力裝置,所述的施肥裝置包括肥箱,肥箱底部均勻設有多個電動排肥器,所述的電動排肥器與三通管的上口連接,三通管的進口與通風管相連,通風管的進風口連接鼓風機,三通管出口與輸肥管相連,輸肥管與開溝器相連。
[0006]所述的鼓風機設置于肥箱右側,通過螺栓固定在施肥裝置支架上,鼓風機出風口與通風管相連。
[0007]所述的通風管通過橡膠套與三通管的進口相連。
[0008]所述的肥箱與電動施肥器一起固定在肥箱支架上,所述的肥箱支架固定在機架上。
[0009]所述的電動施肥器安裝在肥箱底面,通過螺栓與肥箱和肥箱支架固定在一起,電動施肥器的直流電機與控制器通過軟線連接,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操控臺上。
[0010]所述的輸肥管包括輸肥軟管和固定輸肥管,所述的輸肥軟管一端與電動施肥器底部的出口相通,另一端與固定輸肥管相連。
[0011]所述的開溝器上端與固定輸肥管相連,下端固定在秧船上。
[001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如下:
[0013]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行走、插秧、施肥同步進行,動力裝置為行走和插秧提供動力來源,施肥裝置動力則來自插秧機自帶蓄電池。駕駛員進行插秧施肥作業時,插秧爪從栽秧盤取苗插秧,同時根據插秧機前進速度和土壤肥力狀況來調整施肥量。
[0014]在施肥過程中,肥箱中的肥料通過電動施肥器被導出,落入三通管上口,鼓風機從進風口吸取自然風輸送至通風管,通風管通過橡膠套與三通管相連,將從電動施肥器導出的肥料吹送到軟輸肥管,進而通過固定輸肥管送入開溝器,行走過程中將肥料施入泥土,完成施肥作業。可以通過調節控制器來實現對直流電機轉速的控制,進而實現對施肥量多少的控制,原理如下:通過調節控制器,使直流電機轉速發生變化,與直流電機連接的外槽輪轉速隨直流電機轉速變化而變化,從而控制施肥量的多少。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后,簡化了傳動裝置,減少了動力消耗,在整機布置上省出了空間,采用控制器來控制電動施肥器的轉速,進而控制施肥量,使操控者可根據插秧機前進速度和土壤狀況隨時變量施肥,節省了肥料,減少了環境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插秧施肥機側視圖;
[0018]圖2為施肥裝置正視圖;
[0019]圖3為施肥裝置側視圖;
[0020]圖4為開溝器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機架,2.動力裝置,3.插秧裝置,4.施肥裝置,5.鼓風機,6.通風管,7.橡膠套I,8.三通管,9.肥箱,10.肥箱支架,11.電動排肥器,12.直流電機,13.控制器,
14.軟輸肥管,15.固定輸肥管,16.開溝器,17.橡膠套II,18.排肥口,19.內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
[0023]一種可變量側深施肥的水田插秧作業機,其包括:機架1、動力裝置2、插秧裝置3、施肥裝置4,動力裝置2由內燃機和傳動系統組成,提供整機行走、插秧作業及其它動力來源;插秧裝置3連接在機架I后端,主要完成秧苗插值工作;施肥裝置4固裝在機架I的踏板上,主要完成變量側深施肥,由鼓風機5、肥箱9、電動排肥器11、軟輸肥管14、固定輸肥管
15、開溝器16等組成。
[0024]鼓風機5設置于肥箱9右側,通過螺栓固定在肥箱支架10上,利用插秧機自帶的蓄電池作為電源,從進風口吸取自然風輸送至通風管6,通風管6通過橡膠套I 7與三通管8相連,三通管8另兩端分別與電動施肥器11和軟輸肥管14相連。
[0025]電動排肥器11安裝在肥箱9底面,通過螺栓與肥箱9和肥箱支架10固定在一起,電動排肥器11的直流電機12與控制器13通過軟線連接,所述的控制器13固定在操控臺上。施肥作業時,直流電機12與電壓為12V的蓄電池和電源開關構成電源電路,利用插秧機自帶的蓄電池作為電源,直流電機12轉速由控制器13調控,直流電機12轉動帶動外槽輪轉動,將肥料從肥箱9導出并送入軟輸肥管14,實現了電動施肥。其體積小,重量輕,有利于靈活作業。
[0026]輸肥軟管14 一端與電動施肥器11底部的出口相通,另一端與固定輸肥管15相連,當插秧裝置3升降時,輸肥軟管14可自由彎曲,保證輸肥管道的暢通。
[0027]開溝器16上端與固定輸肥管15相連,下端固定在秧船上,在插秧爪一側且與插秧爪距離固定。開溝器16包括內連接管19,內連接管19與固定輸肥管15相連,外面通過橡 膠套II 17連接排肥口 18。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包括機架、插秧裝置和施肥裝置,所述的插秧裝置連接在機架后端,所述的施肥裝置固裝在機架的上端,且在機架上安裝有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裝置包括肥箱,肥箱底部均勻設有多個電動排肥器,每個電動排肥器與一個三通管的上口連接,三通管的進口與通風管相連,三通管出口與輸肥管相連,所述的通風管的進風口連接鼓風機,所述的輸肥管與開溝器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風機設置于肥箱右側,通過螺栓固定在施肥裝置支架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箱與電動施肥器一起固定在肥箱支架上,所述的肥箱支架固定在機架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動施肥器安裝在肥箱底面,通過螺栓與肥箱和肥箱支架固定在一起,電動施肥器的直流電機與控制器通過軟線連接,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操控臺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施肥聯合作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肥管包括輸肥軟管和固定輸肥管,所述的輸肥軟管一端與電動施肥器底部的出口相通,另一端與固定輸肥管相連。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675604SQ20142001072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明者】位國建, 薦世春, 姜偉, 邸志峰, 周紀磊, 付乾坤, 張寧寧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