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包括一料室,所述料室上端設有進料口,其下端設有出料口,所述料室內腔中部設有外槽輪,所述外槽輪中心穿設有驅動轉軸,所述外槽輪一端套設有一內部可與所述外槽輪外周相配合的連接環,所述連接環嵌于所述料室的側壁內,所述進料口處設有可開關進料口的蓋板。該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結構簡單,容易加工,能夠實現排種施肥穩定,排種均勻,通用性強,并能控制播種量和施肥量。
【專利說明】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功能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農業生產過程中,播種器的使用大致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是結構復雜,在農田戶外作業的工況下容易出現故障,維修不方便,維護費用高;二是不能同時滿足大顆粒和小顆粒的使用要求,通用性較差,生產效率低,同時對種子的損害也比較大,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排種施肥穩定均勻,并能控制播種量和施肥量的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包括一料室,所述料室上端設有進料口,其下端設有出料口,所述料室內腔中部設有外槽輪,所述外槽輪中心穿設有驅動轉軸。
[0005]進一步的,所述外槽輪一端套設有一內部可與所述外槽輪外周槽齒相配合的連接環,所述連接環嵌于所述料室的側壁內,所述進料口處設有可開關進料口的蓋板,所述料室的側部設有透明觀察窗。
[0006]進一步的,所述料室包括位于料室上部的料盒和位于所述料盒下方的漏斗。
[0007]進一步的,所述外槽輪為半封閉式外槽輪,所述外槽輪的與所述連接環相對的另一端通過其外圓周部與所述料室的側壁配合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外槽輪的與所述連接環相對的另一端與一止動輪相對接,所述止動輪與外槽輪連接的端面上設有可插入所述外槽輪中孔并與其旋轉配合的凸軸,所述止動輪嵌于所述料室的側壁內并通過其外周部的凸齒卡在側壁內以阻止其轉動。
[000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結構簡單,容易加工,維護方便,能夠實現排種施肥穩定,排種均勻,并能控制播種量和施肥量,同時可以根據不同顆粒大小選用不同規格執行結構進行施肥或播種操作,對設備損害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第一實施方式爆炸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第二實施方式爆炸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第三實施方式爆炸圖。
[0013]圖中標號說明:1-料室 2-外槽輪 3-驅動轉軸 4-連接環 11-進料口12-出料口
[0014]13_蓋板14_觀察窗15_料盒16-漏斗21-止動輪211-凸軸212-凸齒。【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如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第一實施方式的具體結構,包括一料室I,所述料室I上端設有進料口 11,其下端設有出料口 12,所述料室I內腔中部設有外槽輪2,所述外槽輪2中心穿設有驅動轉軸3。
[001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槽輪2 —端套設有一內部可與所述外槽輪2外周槽齒相配合的連接環4,所述連接環4嵌于所述料室I的側壁內,這樣既能防止顆粒物從側壁漏出又能減少外槽輪2的磨損。
[0018]所述進料口 11處設有可開關進料口 I的蓋板13,所述料室I的側部設有透明觀察窗14,方便觀察下料的流量。
[001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槽輪2為半封閉式外槽輪,外槽輪的外表面一半是槽齒結構,另一半是圓形結構,所述外槽輪2的與所述連接環4相對的另一端通過其外圓周部與所述料室I的側壁配合連接,通過軸向移動轉軸3改變外槽輪2在料室內腔的位置,從而達到控制流量的功能,該結構適用于顆粒較大的種子,例如可作為玉米播種執行機構。
[0020]如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第二實施方式的具體結構,該結構可作為施肥執行機構,該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區別在于外槽輪2的結構不同,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槽輪2的與所述連接環4相對的另一端與一止動輪21相對接,所述止動輪21與外槽輪2連接的端面上設有可插入所述外槽輪2中孔并與其旋轉配合的凸軸211,所述止動輪21嵌于所述料室I的側壁內并通過其外周部的凸齒212卡在側壁內以阻止止動輪21自身轉動,止動輪21可沿軸向移動,通過調整止動輪21和外槽輪2的軸向位置可以改變下料流量的大小,當止動輪21完全進入料室I內,而外槽輪2完全退出料室內部時流量最大,反之,則流量最小。本實施例的執行機構適用于小顆粒物,例如小麥或肥料。
[0021]如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具體結構,該實施方式與第二實施方式的區別在于料室I的結構不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料室I包括位于料室I上部的料盒15和位于所述料盒15下方的漏斗16,以方便在堵塞時進行人為的疏通操作,該執行機構適用于易堵塞的顆粒物,例如易結塊的肥料。
[0022]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在使用過程中是由轉軸3串聯多個執行機構,安裝在播種施肥機料箱的底部進行播種施肥,需要調節播種量和施肥量時,只需要在轉軸3的端部沿軸向移動轉軸即可實現多個執行結構的播種量和施肥量的調節,操作簡單方便,同時可以將播種施肥機上的料箱按種子或肥料顆粒大小進行縱向分隔,并針對顆粒大小對應安裝不同規格執行結構,滿足不同顆粒大小的種子或肥料的使用要求。
[0023]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料室,所述料室上端設有進料口,其下端設有出料口,所述料室內腔中部設有外槽輪,所述外槽輪中心穿設有驅動轉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輪一端套設有一內部可與所述外槽輪外周槽齒相配合的連接環,所述連接環嵌于所述料室的側壁內,所述進料口處設有可開關進料口的蓋板,所述料室的側部設有透明觀察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室包括位于料室上部的料盒和位于所述料盒下方的漏斗。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輪為半封閉式外槽輪,所述外槽輪的與所述連接環相對的另一端通過其外圓周部與所述料室的側壁配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播種機播種施肥執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輪的與所述連接環相對的另一端與一止動輪相對接,所述止動輪與外槽輪連接的端面上設有可插入所述外槽輪中孔并與其旋轉配合的凸軸,所述止動輪嵌于所述料室的側壁內并通過其外周部的凸齒卡在側壁內以阻止其轉動。
【文檔編號】A01C7/06GK203708795SQ20142003323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0日
【發明者】林圣艮 申請人:黃宗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