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由取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取秧夾與栽插機構滑道回轉箱、擺臂串聯安裝在鏈箱上構成,二者之間裝有由左、右兩側板安裝在固定架上組成的“倒八字形”夾持放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與滑道回轉箱的旋轉方向相反。本實用新型通過分段作業方式將復雜的水稻缽苗移栽分為取秧與栽插兩個簡單動作,由兩套機構來順序完成;結構簡單、效率高。
【專利說明】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缽苗插秧機的核心部件,尤其是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前的水稻栽插有傳統的毯狀苗帶土移栽、缽體毯狀苗帶土移栽、缽體苗移栽等幾種方式。其中,傳統的毯狀苗帶土移栽方式傷根系,須一周左右的大緩苗,所用插秧機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缽體毯狀苗帶土移栽方式傷根系稍輕一些,但存在縱向送秧誤差,秧爪取秧不準;缽體苗移栽方式不緩苗、增產,是最理想的水稻栽插作業方式。但是,國內研究的幾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具作業速度慢,栽插頻率都不超過200次/分。日本有一種成排頂出式缽苗移栽機,作業速度較高,但是結構復雜、所用缽盤造價昂貴。其致命缺點是:當缽苗盤根不好或下種量少時,頂出不理想,決定其對需要單株栽插的超級雜交稻無效。如何研制出能快速栽插超級雜交稻的插秧機已成為當前農機行業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來實現缽苗水稻插秧機的快速栽插作業。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缽苗水稻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由取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取秧夾與栽插機構滑道回轉箱、擺臂串聯安裝在鏈箱上構成,二者之間裝有由弧形的、具有彈性的、左右兩側板安裝在固定架上組成的“倒八字形”夾持放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與滑道回轉箱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取秧機構由行星輪式回轉箱上對稱安裝二個回轉式取秧夾構成;所述栽插機構由滑道回轉箱上對稱套裝二個擺臂,擺臂的小軸上裝有滾輪套,滾輪套在擺臂彈簧作用下壓緊在凸輪滑道上;滑道回轉箱上裝有罩蓋。
[0006]所述取秧夾的第一種技術方案是由左右兩夾體通過銷軸交叉安裝在夾體座上,夾體座固裝在行星輪空心軸上,左右兩夾體中間的小軸上分別套裝滾輪,兩滾輪分別壓在圓柱凸輪的兩端面上,圓柱凸輪固裝在凸輪軸上,凸輪軸套裝在行星輪空心軸中間,凸輪軸另一端固裝在行星輪式回轉箱上;左右兩夾體外側中部分別裝有夾緊彈簧。
[0007]所述取秧夾另一種技術方案由具有彈性的左右兩夾體通過銷軸安裝在夾體座上,夾體座固裝在行星輪空心軸上,左右兩夾體末端的小軸上分別套裝滾輪,兩滾輪分別壓在圓柱凸輪的兩端面上,圓柱凸輪固裝在凸輪軸上,凸輪軸套裝在行星輪空心軸中間,凸輪軸另一端固裝在行星輪式回轉箱上;左右兩夾體內側中部還裝有夾緊彈簧。
[0008]所述栽插機構由滑道回轉箱體上對稱套裝二個擺臂,擺臂的小軸上裝有滾輪套,滾輪套在彈簧作用下壓緊在凸輪滑道上;回轉箱體上裝有罩蓋。
[0009]所述“倒八字形”夾持放秧機構由弧形的、具有彈性的、左右兩側板安裝在固定架上組成。[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通過分段作業方式將復雜的水稻缽苗移栽分為取秧與栽插兩個簡單動作,由兩套機構來順序完成;結構簡單、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的俯視圖;
[0014]圖3是取秧夾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取秧夾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鏈箱,2、行星輪式回轉箱,3、行星輪,4、空心軸,5、右夾體,6、左夾體,7夾體座,8、凸輪軸,9、左側板,10、右側板,11、滑道回轉箱,12、擺臂,13、滾輪套,14、凸輪滑道,15、固定架,16、擺臂彈簧,17、夾緊彈簧,18、銷軸,19、圓柱凸輪,20、滾輪,21、取秧夾,22罩
至JHL 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圖2所示,缽苗水稻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由取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2、取秧夾21與栽插機構滑道回轉箱11、擺臂12串聯安裝在鏈箱I上構成,二者之間裝有由左右兩側板9、10安裝在固定架15上組成的“倒八字形”夾持放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2與滑道回轉箱11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取秧機構由行星輪式回轉箱2上對稱安裝二個回轉式取秧夾21構成;所述栽插機構由滑道回轉箱11上對稱套裝二個擺臂12,擺臂12的小軸上裝有滾輪套13,滾輪套13在擺臂彈簧16作用下壓緊在凸輪滑道14上;滑道回轉箱11上裝有罩蓋22。
[0019]如圖3所示,所述取秧夾21是由左右兩夾體6、5通過銷軸18交叉安裝在夾體座7上,夾體座7固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上,左右兩夾體6、5中間的小軸上分別套裝滾輪20,兩滾輪20分別壓在圓柱凸輪19的兩端面上,圓柱凸輪19固裝在凸輪軸8上,凸輪軸8套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中間,凸輪軸8另一端固裝在行星輪式回轉箱2上;左右兩夾體6、5外側中部分別裝有夾緊彈簧17。
[0020]如圖4所示,所述取秧夾21另一種技術方案由具有彈性的左右兩夾體6、5通過銷軸18安裝在夾體座7上,夾體座7固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上,左右兩夾體6、5末端的小軸上分別套裝滾輪20,兩滾輪20分別壓在圓柱凸輪19的兩端面上,圓柱凸輪19固裝在凸輪軸8上,凸輪軸8套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中間,凸輪軸8另一端固裝在行星輪式回轉箱2上;左右兩夾體6、5內側中部還裝有夾緊彈簧17。
【權利要求】
1.一種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缽苗水稻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由取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2)、取秧夾(21)與栽插機構滑道回轉箱(11)、擺臂(12)串聯安裝在鏈箱(I )上構成,二者之間裝有由弧形的、具有彈性的、左側板(9)、右側板(10)安裝在固定架(15)上組成的“倒八字形”夾持放秧機構;行星輪式回轉箱(2)與滑道回轉箱(11)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取秧機構由行星輪式回轉箱(2)上對稱安裝二個回轉式取秧夾(21)構成;所述栽插機構由滑道回轉箱(11)上對稱套裝二個擺臂(12),擺臂(12)的小軸上裝有滾輪套(13),滾輪套(13)在擺臂彈簧(16)作用下壓緊在凸輪滑道(1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夾(21)是由左夾體(6)、右夾體(5)通過銷軸(18)交叉安裝在夾體座(7)上,夾體座(7)固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上,左夾體(6)、右夾體(5)中間的小軸上分別套裝滾輪(20),兩滾輪(20)分別壓在圓柱凸輪(19)的兩端面上,圓柱凸輪(19)固裝在凸輪軸(8)上,凸輪軸(8)套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中間,凸輪軸(8)另一端固裝在行星輪式回轉箱(2)上;左夾體(6)、右夾體(5)外側中部分別裝有夾緊彈簧(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缽苗插秧機的取秧栽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夾(21)另一種技術方案由具有彈性的左夾體(6)、右夾體(5)通過銷軸(18)安裝在夾體座(7)上,夾體座(7)固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上,左夾體(6)、右夾體(5)末端的小軸上分別套裝滾輪(20),兩滾輪(20)分別壓在圓柱凸輪(19)的兩端面上,圓柱凸輪(19)固裝在凸輪軸(8)上,凸輪軸(8)套裝在行星輪空心軸(4)中間,凸輪軸(8)另一端固裝在行星輪式回轉箱(2)上;左夾體(6)、右夾體(5)內側中部還裝有夾緊彈簧(17)。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814179SQ201420224907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裴振軍, 李洪峰, 楊洪宇 申請人:裴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