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禽類養殖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鴨肉產品的要求逐漸由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盡管如此,鴨子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目前,為了使鴨快速生長,因此市場上銷售的鴨,大多為飼料喂養鴨。由于飼料喂養鴨的肉質粗糙、營養欠佳,不能滿足消費者要求,因此農村放養鴨備受消費者的歡迎。農村放養鴨其養殖規模小并且不集中,大多養殖戶未經過專業培訓,導致養殖方法不科學、產量低、發病率高、價格高但利潤率低。因此急需一種科學合理的鴨子生態養殖的方法,并進行推廣,使養殖戶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養殖。一方面可以增加養殖戶的收入,另一方面,為市場提供價格合理、肉質嫩、味道鮮美、品質高并符合綠色食品要求的放養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提供一種抵抗力強,發病率低,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養殖出來的鴨子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的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養殖場選地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以及無污染物排放的場地作為養殖場;養殖場用鐵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中用鐵絲網分隔成2~4個區域;鐵絲網高2~2.5米;養殖場布局包括水塘區、棲息區、稻田區和鴨舍四個場地;在所述鴨舍的下風口建立糞污及無害化處理區;在棲息區搭建遮陽架,并將遮陽網放在所述遮陽架上;在水塘區內種植水草,并在水塘內投放魚蝦以及螺類;在稻田區內種植水稻;在稻田區內放養螺類和魚蝦;
(2)鴨種選育:選擇生長發育迅速、羽毛豐滿的健康土鴨,按公母鴨比例1:6~8組成基礎群進行養殖,產蛋孵化后,選擇符合品種特征、健康的雛鴨飼養;
(3)雛鴨飼養管理:雛鴨在保溫舍中進行飼養,給予光照進行保暖;光照為弱光,每天光照時間為12~18個小時,早晚給幼鴨喂養飼料,飼料以玉米粉、碎米和熟蛋黃為主,其中,玉米粉、碎米與熟蛋黃按照1:1:0.5的重量比混合;飼養7~15天后白天將幼鴨趕到棲息區放養,晚上趕回鴨舍;同時,做好各種疫苗免疫程序;
(4)仔鴨稻田飼養:待水稻栽培后30~45天,在田間每畝投20~40日齡,個體重100~200克的雛鴨25~35只;待水稻分蘗末期或幼穗分化始期,在田間每畝投放35~45日齡,個體重150~300克的雛雞15~20只;抽穗后停止將鴨子放養至稻田區;
(5)中鴨飼養管理:讓鴨子自由采食飲水,保持鴨舍內通風,墊料干燥、新鮮;每天4~6次少喂勤添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的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20~26份、麥麩20~30份、魚粉5~8份、蝦皮3~6份、南瓜皮6~10份、米糠10~15份、紅薯蛋白粉10~16份、黃豆粉12~14份、中藥粉5~10份、食鹽2~5份、復合維生素4~6份;白天將鴨子趕到水塘區和棲息區,晚上趕回鴨舍;讓鴨在水塘區內充分運動,自由捕捉魚蝦、螺類或者采食水草;在棲息區內休息或者避暑;
(6)中大鴨稻田管理:待稻谷成熟后,將中大鴨子趕至稻田區,讓鴨子采食稻谷,同時,補充飼料;
(7)育肥鴨飼養管理:保持鴨子自由采食和飲水,有足夠的運動;淘汰弱
鴨、病鴨,提供鴨子充足的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40~50份、魚粉3~6份、骨粉3~6份、紅豆蛋白粉5~12份、麥麩10~20份、豆粕15~25份、豆油6~10份、麥飯石粉1~2份、膨潤土1~2份、硅藻土粉1~2份、食鹽2~5份、當歸粉1~2份、黃芪粉2~3份、苦參粉2~4份、白果粉1~3份、金銀花粉2~3份、五味子粉1~3份、山楂粉2~5份、營養添加劑4~6份;讓鴨子在水塘區、稻田區和棲息區自由活動;
(8)疾病預防:定期對鴨舍周圍環境消毒,并進行定期進行鴨舍、水塘區和棲息區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注射預防疾病。
優選地,所述步驟(1)還包括了放養前對養殖場消毒的步驟,包括放養前10~15天,水塘區和棲息區撒入生石灰消毒;鴨舍用殺菌液進行噴灑消毒,所述殺菌液為1%的高錳酸鉀溶液和5%的鹽酸溶液按體積比1:1配制而成。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所述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茯苓5~7份、黃芪2~4份、蒼術3~5份、山藥4~6份、棗仁3~4份、蛇舌草3~4份、大蒜6~8份、胡黃連5~8份、黃芩3~6份、板藍根6~8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所述復合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3~5份、維生素D3 2~3份、維生素E 1~3份、核黃素1~2份、維生素B12 2~3份、煙酸5~8份、葉酸6~8份、生物素4~6份、尼克酸5~8份,泛酸2~3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所述營養添加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碳酸鈉鎂8~12份,硫酸亞鐵4~7份,硫酸鋅3~8份,硒蛋白2~5份和葡萄糖40~60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6)中所述的鴨舍消毒中包括對鴨舍和生產工具進行消毒;所述鴨舍和鴨籠用2%~3%來蘇爾消毒后用高壓水槍沖洗,最后用福爾馬林薰蒸消毒;所述生產工具用1%~2%的新潔爾滅或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洗刷。
優選地,所述步驟(6)中所述飲水消毒是將中藥藥劑和水按照1:4的體積比將中藥制劑和水混合;所述中藥藥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黃芪8~12份、穿心蓮15~20份、蒲公英8~10份、柴胡5~6份、板藍根6~8份、金銀花5~7份、赤茯苓15~25份、苦參2~8份、黨參2~6份;將上述中藥粉碎后,用乙醇溶液浸泡、萃取有效成分得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通過在稻田區、水塘區、棲息區和鴨舍相結合進行放養鴨子,提高鴨子的放養生存能力,使鴨子得到了很好的運動,通過喂食飼料,在鴨飼料中添加中藥粉、復合維生素,滿足鴨子的營養需求,同時,中藥粉被鴨吃入后,能夠增強幼鴨的抵抗力,抗病力較高,使鴨更健康、快速生長,鴨子肉質鮮嫩。
2、在鴨舍的建立以及放養區的選擇中,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在飼養中根據鴨子生長不同階段給予不同飼料,不同階段飼養方式不同;特別是7~15天后白天將鴨子趕到水塘區和棲息區,晚上趕回鴨舍;讓鴨在水塘區內充分運動,自由捕捉魚蝦、螺類或者采食水草;在棲息區內休息或者避暑;在運動的同時,又補充了蛋白質,提升肉質,降低了飼料投資,節省成本。
3、采用自然放養,且在飼養過程中對飲水進行消毒,加入中藥制劑能夠提鴨子自身的抵抗力,減少鴨子的發病率,使鴨子的鴨肉品質更高更安全。
4、根據稻谷生長階段,飼養鴨子;秧苗期將鴨子趕只稻田區,鴨子可以采食幼嫩的秧苗,可以提高鴨子消化,提高飼料轉化率;鴨子的糞便又能作為肥料,后期把鴨子趕至稻田內采食稻谷,這樣使得鴨子生長接近原生態,鴨肉更鮮美;肉質更緊湊;
5、本發明的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能顯著提高了鴨子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與利用現有技術養殖的鴨子相比,利用本發明的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養殖的鴨子的提高了成活率,降低患病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養殖場選地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以及無污染物排放的場地作為養殖場;養殖場用鐵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中用鐵絲網分隔成2~4個區域;鐵絲網高2~2.5米;養殖場布局包括水塘區、棲息區、稻田區和鴨舍四個場地;在所述鴨舍的下風口建立糞污及無害化處理區;在棲息區搭建遮陽架,并將遮陽網放在所述遮陽架上;在水塘區內種植水草,并在水塘內投放魚蝦以及螺類;在稻田區內種植水稻;在稻田區內放養螺類和魚蝦;在鴨苗投放前10-15天,還要對養殖場作消毒處理,具體在水塘區和棲息區撒入生石灰消毒;鴨舍用殺菌液進行噴灑消毒,所述殺菌液為1%的高錳酸鉀溶液和5%的鹽酸溶液按體積比1:1配制而成。
(2)鴨種選育:選擇生長發育迅速、羽毛豐滿的健康土鴨,按公母鴨比例1:6組成基礎群進行養殖,產蛋孵化后,選擇符合品種特征、健康的雛鴨飼養;
(3)雛鴨飼養管理:雛鴨在保溫舍中進行飼養,給予光照進行保暖;光照為弱光,每天光照時間為12~18個小時,早晚給幼鴨喂養飼料,飼料以玉米粉、碎米和熟蛋黃為主,其中,玉米粉、碎米與熟蛋黃按照1:1:0.5的重量比混合;飼養7~15天后白天7:00~9:00將幼鴨趕到棲息區放養,晚上17:00~19:00趕回鴨舍;同時,做好各種疫苗免疫程序;
(4)仔鴨稻田飼養:待水稻栽培后30~45天,在田間每畝投20~40日齡,個體重100~200克的雛鴨25只;待水稻分蘗末期或幼穗分化始期,在田間每畝投放35~45日齡,個體重150~300克的雛雞15只;抽穗后停止將鴨子放養至稻田區;
(5)中鴨飼養管理:讓鴨子自由采食飲水,保持鴨舍內通風,墊料干燥、新鮮;每天4~6次少喂勤添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的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20份、麥麩20份、魚粉5份、蝦皮3份、南瓜皮6份、米糠10份、紅薯蛋白粉10份、黃豆粉12份、中藥粉5份、食鹽2份、復合維生素4份;本飼料中,所述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茯苓5份、黃芪2份、蒼術3份、山藥4份、棗仁3份、蛇舌草3份、大蒜6份、胡黃連5份、黃芩3份、板藍根6份;所述復合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 3份、維生素D3 2份、維生素E 1份、核黃素1份、維生素B12 2份、煙酸5份、葉酸6份、生物素4份、尼克酸5份,泛酸2份。白天將鴨子趕到水塘區和棲息區,晚上趕回鴨舍;讓鴨在水塘區內充分運動,自由捕捉魚蝦、螺類或者采食水草;在棲息區內休息或者避暑;
(6)中大鴨稻田管理:待稻谷成熟后,將中大鴨子趕至稻田區,讓鴨子采食稻谷,同時,補充飼料;
(7)育肥鴨飼養管理:保持鴨子自由采食和飲水,有足夠的運動;淘汰弱鴨、病鴨,提供鴨子充足的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40份、魚粉3份、骨粉3份、紅豆蛋白粉5份、麥麩10份、豆粕15份、豆油6份、麥飯石粉1份、膨潤土1份、硅藻土粉1份、食鹽2份、當歸粉1份、黃芪粉2份、苦參粉2份、白果粉1份、金銀花粉2份、五味子粉1份、山楂粉2份、營養添加劑4份;所述營養添加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碳酸鈉鎂8份,硫酸亞鐵4份,硫酸鋅3份,硒蛋白2份和葡萄糖40份。讓鴨子在水塘區、稻田區和棲息區自由活動;
(8)疾病預防:定期對鴨舍周圍環境消毒,并進行定期進行鴨舍、水塘區和棲息區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注射預防疾病;所述的鴨舍消毒中包括對鴨舍和生產工具進行消毒;所述鴨舍和鴨籠用2%~3%來蘇爾消毒后用高壓水槍沖洗,最后用福爾馬林薰蒸消毒;所述生產工具用1%~2%的新潔爾滅或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洗刷。所述飲水消毒是將中藥藥劑和水按照1:4的體積比將中藥制劑和水混合;所述中藥藥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黃芪8份、穿心蓮15份、蒲公英8份、柴胡5份、板藍根6份、金銀花5份、赤茯苓15份、苦參2份、黨參2份;將上述中藥粉碎后,用乙醇溶液浸泡、萃取有效成分得到。這樣可以充分消滅鴨舍內的細菌病毒;水中的中藥藥劑可以與水混合,被鴨飲用后,能起到疾病預防和增強抵抗力的作用,鴨群發病率會大大降低。
實施例2:
一種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養殖場選地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以及無污染物排放的場地作為養殖場;養殖場用鐵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中用鐵絲網分隔成2~4個區域;鐵絲網高2~2.5米;養殖場布局包括水塘區、棲息區、稻田區和鴨舍四個場地;在所述鴨舍的下風口建立糞污及無害化處理區;在棲息區搭建遮陽架,并將遮陽網放在所述遮陽架上;在水塘區內種植水草,并在水塘內投放魚蝦以及螺類;在稻田區內種植水稻;在稻田區內放養螺類和魚蝦;在鴨苗投放前10-15天,還要對養殖場作消毒處理,具體在水塘區和棲息區撒入生石灰消毒;鴨舍用殺菌液進行噴灑消毒,所述殺菌液為1%的高錳酸鉀溶液和5%的鹽酸溶液按體積比1:1配制而成。
(2)鴨種選育:選擇生長發育迅速、羽毛豐滿的健康土鴨,按公母鴨比例1:7組成基礎群進行養殖,產蛋孵化后,選擇符合品種特征、健康的雛鴨飼養;
(3)雛鴨飼養管理:雛鴨在保溫舍中進行飼養,給予光照進行保暖;光照為弱光,每天光照時間為12~18個小時,早晚給幼鴨喂養飼料,飼料以玉米粉、碎米和熟蛋黃為主,其中,玉米粉、碎米與熟蛋黃按照1:1:0.5的重量比混合;飼養7~15天后白天7:00~9:00將幼鴨趕到棲息區放養,晚上17:00~19:00趕回鴨舍;同時,做好各種疫苗免疫程序;
(4)仔鴨稻田飼養:待水稻栽培后30~45天,在田間每畝投20~40日齡,個體重100~200克的雛鴨30只;待水稻分蘗末期或幼穗分化始期,在田間每畝投放35~45日齡,個體重150~300克的雛雞18只;抽穗后停止將鴨子放養至稻田區;
(5)中鴨飼養管理:讓鴨子自由采食飲水,保持鴨舍內通風,墊料干燥、新鮮;每天4~6次少喂勤添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的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23份、麥麩25份、魚粉6份、蝦皮4份、南瓜皮8份、米糠12份、紅薯蛋白粉13份、黃豆粉13份、中藥粉8份、食鹽3份、復合維生素5份;本飼料中,所述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茯苓6份、黃芪3份、蒼術4份、山藥5份、棗仁4份、蛇舌草4份、大蒜7份、胡黃連6份、黃芩4份、板藍根7份;所述復合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 4份、維生素D3 3份、維生素E 2份、核黃素2份、維生素B12 3份、煙酸6份、葉酸7份、生物素5份、尼克酸6份,泛酸3份。白天將鴨子趕到水塘區和棲息區,晚上趕回鴨舍;讓鴨在水塘區內充分運動,自由捕捉魚蝦、螺類或者采食水草;在棲息區內休息或者避暑;
(6)中大鴨稻田管理:待稻谷成熟后,將中大鴨子趕至稻田區,讓鴨子采食稻谷,同時,補充飼料;
(7)育肥鴨飼養管理:保持鴨子自由采食和飲水,有足夠的運動;淘汰弱鴨、病鴨,提供鴨子充足的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45份、魚粉4份、骨粉4份、紅豆蛋白粉8份、麥麩15份、豆粕18份、豆油8份、麥飯石粉2份、膨潤土2份、硅藻土粉2份、食鹽4份、當歸粉2份、黃芪粉3份、苦參粉3份、白果粉2份、金銀花粉3份、五味子粉2份、山楂粉4份、營養添加劑5份;所述營養添加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碳酸鈉鎂10份,硫酸亞鐵5份,硫酸鋅6份,硒蛋白4份和葡萄糖50份。讓鴨子在水塘區、稻田區和棲息區自由活動;
(8)疾病預防:定期對鴨舍周圍環境消毒,并進行定期進行鴨舍、水塘區和棲息區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注射預防疾病;其中鴨舍消毒同實施例1。所述飲水消毒是將中藥藥劑和水按照1:4的體積比將中藥制劑和水混合;所述中藥藥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黃芪10份、穿心蓮18份、蒲公英9份、柴胡6份、板藍根7份、金銀花6份、赤茯苓20份、苦參5份、黨參5份;將上述中藥粉碎后,用乙醇溶液浸泡、萃取有效成分得到。這樣可以充分消滅鴨舍內的細菌病毒;水中的中藥藥劑可以與水混合,被鴨飲用后,能起到疾病預防和增強抵抗力的作用,鴨群發病率會大大降低。
實施例3:
一種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養殖場選地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以及無污染物排放的場地作為養殖場;養殖場用鐵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中用鐵絲網分隔成2~4個區域;鐵絲網高2~2.5米;養殖場布局包括水塘區、棲息區、稻田區和鴨舍四個場地;在所述鴨舍的下風口建立糞污及無害化處理區;在棲息區搭建遮陽架,并將遮陽網放在所述遮陽架上;在水塘區內種植水草,并在水塘內投放魚蝦以及螺類;在稻田區內種植水稻;在稻田區內放養螺類和魚蝦;在鴨苗投放前10-15天,還要對養殖場作消毒處理,具體在水塘區和棲息區撒入生石灰消毒;鴨舍用殺菌液進行噴灑消毒,所述殺菌液為1%的高錳酸鉀溶液和5%的鹽酸溶液按體積比1:1配制而成。
(2)鴨種選育:選擇生長發育迅速、羽毛豐滿的健康土鴨,按公母鴨比例1:8組成基礎群進行養殖,產蛋孵化后,選擇符合品種特征、健康的雛鴨飼養;
(3)雛鴨飼養管理:雛鴨在保溫舍中進行飼養,給予光照進行保暖;光照為弱光,每天光照時間為12~18個小時,早晚給幼鴨喂養飼料,飼料以玉米粉、碎米和熟蛋黃為主,其中,玉米粉、碎米與熟蛋黃按照1:1:0.5的重量比混合;飼養7~15天后白天7:00~9:00將幼鴨趕到棲息區放養,晚上17:00~19:00趕回鴨舍;同時,做好各種疫苗免疫程序;
(4)仔鴨稻田飼養:待水稻栽培后30~45天,在田間每畝投20~40日齡,個體重100~200克的雛鴨35只;待水稻分蘗末期或幼穗分化始期,在田間每畝投放35~45日齡,個體重150~300克的雛雞20只;抽穗后停止將鴨子放養至稻田區;
(5)中鴨飼養管理:讓鴨子自由采食飲水,保持鴨舍內通風,墊料干燥、新鮮;每天4~6次少喂勤添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的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26份、麥麩30份、魚粉8份、蝦皮6份、南瓜皮10份、米糠15份、紅薯蛋白粉16份、黃豆粉14份、中藥粉10份、食鹽5份、復合維生素6份;本飼料中,所述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茯苓7份、黃芪4份、蒼術5份、山藥6份、棗仁4份、蛇舌草4份、大蒜8份、胡黃連8份、黃芩6份、板藍根8份;所述復合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 5份、維生素D3 3份、維生素E 3份、核黃素2份、維生素B12 3份、煙酸8份、葉酸8份、生物素6份、尼克酸8份,泛酸3份。白天將鴨子趕到水塘區和棲息區,晚上趕回鴨舍;讓鴨在水塘區內充分運動,自由捕捉魚蝦、螺類或者采食水草;在棲息區內休息或者避暑;
(6)中大鴨稻田管理:待稻谷成熟后,將中大鴨子趕至稻田區,讓鴨子采食稻谷,同時,補充飼料;
(7)育肥鴨飼養管理:保持鴨子自由采食和飲水,有足夠的運動;淘汰弱
鴨、病鴨,提供鴨子充足的飼料;所述飼料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組分制成:玉米50份、魚粉6份、骨粉6份、紅豆蛋白粉12份、麥麩20份、豆粕25份、豆油10份、麥飯石粉2份、膨潤土2份、硅藻土粉2份、食鹽5份、當歸粉2份、黃芪粉3份、苦參粉4份、白果粉3份、金銀花粉3份、五味子粉3份、山楂粉5份、營養添加劑6份;所述營養添加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碳酸鈉鎂12份,硫酸亞鐵7份,硫酸鋅8份,硒蛋白5份和葡萄糖60份。讓鴨子在水塘區、稻田區和棲息區自由活動;
(8)疾病預防:定期對鴨舍周圍環境消毒,并進行定期進行鴨舍、水塘區和棲息區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注射預防疾病;其中鴨舍消毒同實施例1。所述飲水消毒是將中藥藥劑和水按照1:4的體積比將中藥制劑和水混合;所述中藥藥劑由下述重量份組分制成:黃芪12份、穿心蓮20份、蒲公英10份、柴胡6份、板藍根8份、金銀花7份、赤茯苓25份、苦參8份、黨參6份;將上述中藥粉碎后,用乙醇溶液浸泡、萃取有效成分得到。這樣可以充分消滅鴨舍內的細菌病毒;水中的中藥藥劑可以與水混合,被鴨飲用后,能起到疾病預防和增強抵抗力的作用,鴨群發病率會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