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山箭竹筍的人工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箭竹筍,廣西融水縣苗家人又稱重陽筍、火燒筍,是生長在高山山頂的筍子,在融水縣主要分布在元寶山山脈,每年農歷重陽節過后便開始破土,農歷十月前后長勢最為茂盛。由于這種筍子在食用前需用火燒烘干水分,所以叫火燒筍。大小如手指粗,口感香嫩清脆,纖維質豐富又細致,很能幫助消化,不僅融水本地人喜歡,還制成罐頭、筍干等產品銷往國內外。
但是箭竹筍目前都是靠野生的資源,未有進行人工種植,野生箭竹筍出筍率低且產量少,不僅供應不了日益提高的需求量,更是會破壞其生態環境最終耗盡其資源,所以需要人工種植來保護該資源并提升產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山箭竹筍的人工種植方法,它可以保護野生箭竹筍資源日益枯損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高山箭竹筍的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場地整理:對竹林生長較為密集處進行砍伐,只保留竹林中1.5~2年生、生長健康、勻稱、枝葉茂盛的竹子,每平米保留1~2叢竹子,對其余雜竹進行清理,并對竹林內的落葉和碎石打掃干凈,使地面露出泥土表層;在竹林區外設置圍欄,圍欄高度1~1.3米;在竹林區按照5米×5米的距離設置滅蚊燈,滅蚊燈24小時開啟;
b、施肥:7月份,施用箭竹筍專用有機肥,每畝施肥100~300kg,所述箭竹筍專用有機肥是用秸稈20重量份~30重量份、家禽糞便10重量份~25重量份、蔗糖廠濾泥10重量份~15重量份、魚塘淤泥10重量份~15重量份、山竹果殼5重量份~10重量份、核桃外果皮5重量份~10重量份、花生麩1重量份~5重量份、防臭劑1重量份~5重量份、酵素菌0.5重量份~1重量份混合發酵而得;
c、復墾:在坡度20度以下地段,對保留一定密度的箭竹筍用林進行全面深翻墾復;對坡度在20-25度的林地進行帶狀深翻墾復;對在25度以上坡地僅挖除雜灌樹兜和砍除病竹、雜草既可;坡度25度以下墾復深翻深度30-40cm,土塊翻蓋不打碎;坡度在25度以上箭竹筍用林地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淺翻,墾復深度10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對高山箭竹筍進行人工種植,不僅保護了箭竹的生長生態,避免由于過度挖掘造成野生箭竹筍資源枯竭,還能提高了箭竹的產量,出筍時間比野生的要提前1個月,相同面積的竹林產筍期產量能提高180%~22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這種高山箭竹筍的人工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場地整理:對竹林生長較為密集處進行砍伐,只保留竹林中1.5~2年生、生長健康、勻稱、枝葉茂盛的竹子,每平米保留1~2叢竹子,對其余雜竹進行清理,并對竹林內的落葉和碎石打掃干凈,使地面露出泥土表層;在竹林區外設置圍欄,圍欄高度1~1.3米;在竹林區按照5米×5米的距離設置滅蚊燈,滅蚊燈24小時開啟;
b、施肥:7月份,施用箭竹筍專用有機肥,每畝施肥100~300kg,所述箭竹筍專用有機肥是用秸稈20重量份~30重量份、家禽糞便10重量份~25重量份、蔗糖廠濾泥10重量份~15重量份、魚塘淤泥10重量份~15重量份、山竹果殼5重量份~10重量份、核桃外果皮5重量份~10重量份、花生麩1重量份~5重量份、防臭劑1重量份~5重量份、酵素菌0.5重量份~1重量份混合發酵而得;
c、復墾:在坡度20度以下地段,對保留一定密度的箭竹筍用林進行全面深翻墾復;對坡度在20-25度的林地進行帶狀深翻墾復;對在25度以上坡地僅挖除雜灌樹兜和砍除病竹、雜草既可;坡度25度以下墾復深翻深度30-40cm,土塊翻蓋不打碎;坡度在25度以上箭竹筍用林地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淺翻,墾復深度10cm。
箭竹筍專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是:
a、先分別將稈切段至1cm~3cm長,將花生麩粉碎至粒徑小于1cm的顆粒,澆水濕透備用;
b、將山竹果殼和核桃外果皮搗碎備用;
c、將酵素菌用不高于40℃的水溶解成懸濁液,備用;
d、將上述步驟a~步驟c所得加入家禽糞便和防臭劑混合均勻,得預混合料;
e、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1.5m~2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酵,發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時進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酵28天后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