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449886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有效成分為硅噻菌胺、咪鮮胺(或其錳鹽)和丁 蟲腈,用于防治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
【背景技術】
[0002] 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是小麥為害性強、發生率高和發生面積廣的地下部 位病蟲害,嚴重影響小麥品質和產量。使用單一品種藥劑不能小麥病蟲害問題,均會表現出 某一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性。不同農藥品種的混配,是防治農業蟲病害、擴大防治范圍的有效 方法。通過不同品種藥劑組合,能有效提高實際防治效果,擴大防治范圍,減輕勞動強度,是 蟲病害綜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0003] 硅噻菌胺是ATP抑制劑,具有良好的保護活性,持效期長。主要作種子處理,拌種 強烈抑制小麥全蝕病。
[0004] 咪鮮胺(或其錳鹽)具有預防保護治療等多重作用,通過抑制留醇的生物合成而 起作用,對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種病害防效極佳。采用基因誘導技術,激活植物抗病 基因表達,速效性好,持效期長。
[0005] 丁蟲腈是苯基吡唑類殺蟲劑,GABA-氯離子通道抑制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 用,既能防治地下害蟲,又能防治地上害蟲,既可用于莖葉處理和土壤處理,又可用于種子 處理。
[0006] 本發明人對硅噻菌胺、咪鮮胺(或其錳鹽)和丁蟲腈組合進行了深入研宄,發現硅 噻菌胺、咪鮮胺(或其錳鹽)和丁蟲腈通過種子處理方法,對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 有提高防效作用。經進一步研宄,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防治譜廣、環保小麥種子處理劑,用于防治全蝕 病、根腐病和金針蟲。
[0008] 本發明技術方案是: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各組分重量百分含量為:娃噻菌胺 1%~30%,咪鮮胺(或其錳鹽)0. 1%~10%,丁蟲腈1%~20%,增稠劑硅酸鋁鎂0. 1%~ 10%,溶劑乙醇〇. 1 %~10%,成膜劑8530. 5%~20%,pH調節劑檸檬酸0. 1 %~5%,有 機硅消泡劑0. 1 %~5 %,分散劑EO-PO嵌段聚醚磷酸酯0. 1 %~10 %,分散劑萘磺酸鹽甲 醛縮合物〇. 1 %~10 %,染料亮紅3 %~20 %,去離子水至100 %。
[0009] 本發明種子處理劑的生產加工方法:將各組分按比例進行預先粉碎,再加入砂磨 機中研磨,經高剪切混合消泡即可。
[0010] 本發明通過種子處理方法,用于防治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具有明顯提高防治效果。2、擴大防治范 圍,可以同時防治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3、一次使用達到了多重效果,降低勞動強 度。4、降低了單一農藥助劑、載體用量,減少了能源消耗。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實質,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內容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中所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制備方法中溫度、時間等工藝條件的選擇可 因地制宜而對結果并無實質性影響。
[0013] 實施例1 :15%硅噻菌胺?咪鮮胺?丁蟲腈懸浮種衣劑。
[0014] 按重量計:硅噻菌胺9%,咪鮮胺1%,丁蟲腈5%,增稠劑硅酸鋁鎂1%,溶劑乙醇 5 %,成膜劑8535 %,pH調節劑檸檬酸0. 5 %,有機硅消泡劑0. 5 %,分散劑EO-PO嵌段聚醚 磷酸酯3 %,分散劑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2 %,染料亮紅10 %,去離子水至100 %。將上述 配方按比例進行預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機中研磨,經高剪切混合消泡即可制得15%硅噻菌 胺?咪鮮胺?丁蟲腈懸浮種衣劑。
[0015] 實施例2 :田間藥效試驗。
[0016] 為了更好的驗證本發明的實際應用效果,下面用田間藥效試驗進一步說明。
[0017] 田間試驗:硅噻菌胺、咪鮮胺和丁蟲腈組合物防治小麥蟲病害試驗
[0018] 供試藥劑:15%硅噻菌胺?咪鮮胺?丁蟲腈懸浮種衣劑(硅噻菌胺9% ;咪鮮胺 1% ;丁蟲腈 5% )
[0019] 對照藥劑1 :125克/升硅噻菌胺懸浮劑
[0020] 對照藥劑2 :0. 5%咪鮮胺懸浮種衣劑
[0021] 對照藥劑3 :5%丁蟲腈乳油
[0022] 試驗方法:本試驗在廣東惠州市惠東縣稔山鎮新村進行,處理藥劑于小麥播種前 包衣,試驗結果見表1。
[0023] 由試驗結果表1可以看出,15%硅噻菌胺?咪鮮胺?丁蟲腈懸浮種衣劑防治小麥 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防效96. 82 %、97. 03 %、88. 37 %,效果明顯優于125克/升硅噻菌胺 懸浮劑、0. 5%咪鮮胺懸浮種衣劑和5%丁蟲腈乳油三個單劑,說明本發明對小麥全蝕病、根 腐病和金針蟲提高效果,擴大防治譜,減低勞動力。
[0024] 表1、15%硅噻菌胺?咪鮮胺?丁蟲腈懸浮種衣劑防治小麥蟲病害田間藥效試驗結 果。
[0025]
【主權項】
1. 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是硅噻菌胺、咪鮮胺或其錳鹽、丁蟲 腈,其余為輔助成分;硅噻菌胺在種子處理劑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 %~30 %,咪鮮胺或其 猛鹽在種子處理劑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 1 %~10%,丁蟲腈在種子處理劑中的重量百分 含量為1%~2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其特征在于:根據現有農藥制備工 藝可制作成種子處理劑,各組分重量百分含量為:硅噻菌胺1 %~30%,咪鮮胺(或其錳 鹽)0. 1 %~10%,丁蟲腈1 %~20%,增稠劑硅酸鋁鎂0. 1 %~10%,溶劑乙醇0. 1 %~ 10 %,成膜劑8530. 5 %~20 %,pH調節劑檸檬酸0. 1 %~5 %,有機硅消泡劑0. 1 %~5 %, 分散劑EO-PO嵌段聚醚磷酸酯0. 1 %~10%,分散劑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0. 1 %~10%,染 料亮紅3 %~20 %,去離子水至100 %。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在防治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中 的應用。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小麥種子處理劑,有效成分是硅噻菌胺、咪鮮胺(或其錳鹽)、丁蟲腈,其余為輔助成分;硅噻菌胺在種子處理劑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30%,咪鮮胺(或其錳鹽)在種子處理劑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1%~10%,丁蟲腈在種子處理劑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20%;本發明根據現有農藥制備工藝制作成種子處理劑,通過種子處理方法防治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與現有技術單劑相比較,提高對小麥全蝕病、根腐病和金針蟲防治效果,擴大防治范圍,減少勞動強度,降低能源消耗。
【IPC分類】A01P3-00, A01N47-38, A01N47-02, A01N55-10, A01P7-04
【公開號】CN104770392
【申請號】CN201510186251
【發明人】陳佛祥, 冷忠國, 王禮文, 朱剛, 張志偉, 吳澤偉
【申請人】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6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