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重度鹽堿地種植芝麻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鹽堿地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重度鹽堿地種植芝麻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
[0003]鹽堿地在利用過程當中,簡單說,可以分為輕鹽堿地、重度鹽堿地和重鹽堿地。輕鹽堿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 _80%,它含鹽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鹽堿地是指它的含鹽量超過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 ;中間這塊就是重度鹽堿地(用PH值表示為:重度鹽堿地PH值為:7.1-8.5,重度鹽堿地PH值為:8.5-9.5,重度鹽堿地PH值為:9.5以上)。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應該只看到不利的一面,更應該把它看成是很珍貴的土地資源,改善鹽堿地用于農作物的種植是有效利用鹽堿地的良好方法,其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環保價值,因此本發明人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提供了一種重度鹽堿地種植芝麻的方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重度鹽堿地種植芝麻的方法,以解決眾多重度鹽堿地改良效果差、改良耗時長、農作物種植風險大、產量低、患病率高的問題。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0006]一種重度鹽堿地種植芝麻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a、整地:清除鹽堿地內的雜草雜物,深耕35-40cm并進行翻土,將地整成凹狀后,注入清水至高出土面23-28cm,加入水葫蘆養殖15天后撈出,再將水葫蘆根部去掉經粉碎得到水葫蘆粉末;
[0008]b、改良劑添加:將土內積水排除,用清水沖洗I次后加入改良劑、水葫蘆粉末,并再次深耕、翻土、整平;
[0009]C、播種:改良劑添加10-15天后,做畦開溝,均勾的播入芝麻種子;
[0010]d、施肥管理:定期追肥補充芝麻養分,直至芝麻成熟即可。
[0011]所述步驟a中水葫蘆的加入量為10_15kg/畝。
[0012]所述步驟b中的改良劑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磷石膏860-960份、沸石91-97份、糠醛渣96-102份、草炭81-91份、干松針79-85份、蛭石78-82份、腐熟農家肥116-136份、硫酸鋁81-91份、硫酸鋅81-87份、硫酸錳82-88份、油枯46-56份、EDTA31-35份。
[0013]所述步驟b中的改良劑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磷石膏890-930份、沸石93_95份、糠醛渣98-100份、草炭83-89份、干松針81-83份、蛭石79-81份、腐熟農家肥121-131份、硫酸鋁83-89份、硫酸鋅83-85份、硫酸錳84-86份、油枯48-54份、EDTA32-34份。
[0014]所述步驟b中的改良劑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磷石膏910份、沸石94份、糠醛渣99份、草炭86份、干松針82份、蛭石80份、腐熟農家肥126份、硫酸鋁86份、硫酸鋅84份、硫酸錳85份、油枯51份、EDTA33份。
[0015]所述步驟b中當土壤總含鹽量為0.5-0.6%改良劑的施用量為860-960kg/畝。
[0016]所述步驟b中當土壤總含鹽量為0.6-0.8%改良劑的施用量為960-1060kg/畝。
[0017]所述步驟b中水葫蘆粉末的加入量為3_8kg/畝。
[0018]所述步驟c中芝麻的播種量為80_100kg/畝。
[0019]所述步驟d中施肥管理是每隔30-35天分別施加氮肥5-7kg/畝、磷肥5_7kg/畝、鉀肥5-7kg/畝,直至芝麻成熟。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體現在:
[0021]1.本方法通過整地將水分灌入到鹽堿地中,使土壤鹽分溶解,通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堿排到深層土中再將水分排除后,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翻耕能疏松耕作層,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弱土壤水分蒸發,有效地控制土壤返鹽。
[0022]2.本方法通過改良劑的添加有效的改善了重度鹽堿地的鹽堿含量,使其能夠滿足芝麻的生長需求,所添加的改良劑中各成分在發揮各自作用的同時還能起到抑制土壤鹽分上升,降低土壤堿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的作用。
[0023]3.本方法中添加的改良劑可提高鹽堿地中微量元素和腐植酸有機營養成分,增加土壤的養分,從而全面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后期配合肥料的追施,增加了土壤中N、P、K的含量,使得種植的芝麻不僅長勢良好,還能達到提高產量的效果。
[0024]4.本方法中添加的改良劑能改善鹽堿土的化學性質,使土壤的PH值、代換性鈉、堿化度降低,脫鹽速率加快,從而活化土壤中礦質營養元素,提高養分的利用率,優化作物生長環境。
[0025]5.由于鹽堿土中是NaCL為主,Na\ Cl等阻礙作物種子和根系的吸水,使得作物難以生長,本方法通過施用改良劑,使得部分NaCl與CaSO4生成Na 2S04,鹽分溶解度大大降低,加之土壤結構改善,自然淋鹽加強,Na\ Cl大量隨水而去,優化了芝麻的生長環境。
[0026]6.針對重度鹽堿地的改良劑中加入的油枯能夠提高土壤的養分,而加入的EDTA能夠與鹽堿地中的堿金屬形成穩定的配合物,有效的減少土壤中大量鈉離子,為改善重度鹽堿地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0027]7.加入水葫蘆養殖一段時間,能夠吸收土壤中的大量污染物,將水葫蘆去掉根部后,經過粉碎加入到土壤中還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9]原理說明:
[0030]本發明主要是通過改良劑改善鹽堿地讓其符合芝麻的種植要求,以及配合追肥達到高產芝麻的目的,要讓鹽堿地符合植物的生長,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鹽堿地中影響作物生長的鹽堿成分,因此改良劑是改善鹽堿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發明中的改良劑主要是以磷石膏為主,沸石、糠醛渣為輔,配合其他組份達到降低鹽堿地鹽堿含量,改善土壤的效果,由于磷石膏顯酸性,在施入土壤后,使土壤的H+濃度上升,因而對土壤中酸堿度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另一方面磷石膏中的CaSO4與土壤中的HCO 3和CO 32發生反應,生成Ca (HC0 3) 2和難溶性的CaCO3使土壤pH值下降,磷石膏中所含的鈣離子可代換鹽堿土壤上的鈉離子而使土壤交換性鈉離子的含量降低,從而降低土壤鈉堿化度,土壤中的主要離子由Na+變成Ca2+后,可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水性,促進洗鹽速度,達到改良鹽堿地的目的。除此之外,磷石膏還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原因有兩個:①磷石膏本身PH為3-4,呈酸性,因此能中和部分土壤堿性。②磷石膏中主要成分硫酸鈣與土壤中的碳酸氫根、碳酸根離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和碳酸鈣,致使土壤PH值下降。沸石通常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和離子交換能,沸石對鹽分和養分具有吸附和解吸作用,鹽分在低濃度范圍內,沸石的吸附作用不明顯,隨著鹽溶液濃度的增加,吸附時間的延長沸石的吸附量也增加,沸石對Cl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施用沸石可使土壤中的鹽分趨于減少,堿化度降低,并對土壤的PH值起到緩沖作用,PH值可由9.6下降到8.2左右,施用沸石改善了植物營養環境,有利于芝麻的生長。糠醛渣以其含有的游離酸和腐殖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鹽堿土的堿性,糠醛渣可以吸持銨成穩定狀態,避免堿性土壤中氨的揮發,由于糠醛渣對土壤堿性的調節,土壤中的遲效磷部分可以轉化為有效,固定的微量元素也能活化起來,堿性土壤施用糠醛渣后極顯著的提高了土壤的透水性能。這樣有利于鹽堿土中鹽分的淋洗。
[0031]實施例一
[0032]改良劑配方:磷石膏860kg、沸石91kg、糠醛渣96kg、草炭81kg、干松針79kg、輕石78kg、腐熟農家肥116kg、硫酸招81kg、硫酸鋅81kg、硫酸猛82kg、油枯46kg、EDTA31kg。
[0033]改良劑制備方法:先將磷石膏、沸石、糠醛渣、草炭、干松針、蛭石、油枯粉碎至200目后再與腐熟農家肥、硫酸鋁、硫酸鋅、硫酸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