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業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馬鈴薯的種植歷史比較悠久,用傳統的種植方法栽種出來的馬鈴薯的畝產量為 3000公斤左右,在不斷的改進中,主要是針對馬鈴薯病蟲害和質量問題進行研究,因此在種 植過程中化肥、農藥投入量大,使土壤進一步惡化,同時還是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在中國 硒的分布差異較大,很多地區都嚴重缺硒,導致農作物中硒含量較少,目前在缺硒地區馬鈴 薯的富硒量大概為10 μ g/kg左右,富硒地區馬鈴薯富硒量高達110 μ g/kg左右,因此需要 通過施硒肥的方式增加缺硒地區馬鈴薯的富硒量,目前的解決方法通常是在出苗期和花期 的時候在葉面噴灑,這樣富硒量增加較少,且會由于吸收不徹底而造成一定的浪費。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對施用硒肥方法單一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馬鈴薯的種植 方法。
[0004]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主要通過常規 的方法種植,包括以下步驟: (1) 在播種前,將種薯塊均勻切塊,保證每塊上都有1-2個芽,然后用清水沖洗2-4次 后,用富硒稀釋液浸種,稀釋液濃度為5-10ppm ; (2) 在始蕾期,把富硒肥的稀釋液涂抹或噴灑在馬鈴薯地上的莖部,富硒肥的用量為 1-3公斤/畝; (3) 在現蕾前不澆水,現蕾后澆水,每畝施5-8公斤尿素或相應量的氮肥,在葉面噴灑 稀釋的富硒肥2-5公斤/畝。
[0005]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富硒稀釋液的溶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亞硒酸鈉30-40份,硝酸銨20-40份,磷酸二氫鉀20-30份,羥甲基纖維素鈉5-10份。
[0006]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富硒肥料為水溶性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亞 硒酸鈉,腐植酸鉀,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尿素,硼砂,鉬酸鈉,硫酸錳,硫酸亞鐵;其中亞硒酸 鈉的含量為8-12%,腐植酸鉀的含量為5-8%,水分含量小于4%。
[0007]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富硒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500-1000倍。
[0008] 其中,所述富硒馬鈴薯的富硒量為60-100 μ g/kg。
[0009]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在不同時期分別對馬鈴薯采用富硒稀釋 液浸種,富硒肥稀釋液涂抹或噴灑莖部,富硒肥稀釋液噴灑在葉面多種方式,使馬鈴薯能更 提高對硒的吸收量,在缺硒地區種植馬鈴薯,使其硒含量達到60-100 μ g/kg,同時增加馬鈴 薯的體積,使馬鈴薯畝產量達到3500公斤以上,實現馬鈴薯的優質高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實施例1 本發明中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主要通過常規的方法種植,包括以下步驟: (1) 在播種前,將種薯塊均勻切塊,保證每塊上都有1-2個芽,然后用清水沖洗4次后, 用富硒稀釋液浸種,稀釋液濃度為8ppm ; (2) 在始蕾期,把富硒肥的稀釋液涂抹或噴灑在馬鈴薯地上的莖部,富硒肥的用量為2 公斤/畝; (3) 在現蕾前盡量不澆水,現蕾后澆水,每畝施6公斤尿素或相應量的氮肥,在葉面噴 灑稀釋的富硒肥3公斤/畝。
[0011] 其中,所述富硒稀釋液的溶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亞硒酸鈉30份,硝酸銨 30份,磷酸二氫鉀30份,羥甲基纖維素鈉10份。
[0012] 其中,所述富硒肥料為水溶性肥料,由以下原料組成:亞硒酸鈉,腐植酸鉀,磷酸二 氫鉀,氯化鉀,尿素,硼砂,鉬酸鈉,硫酸錳,硫酸亞鐵;其中亞硒酸鈉的含量為12%,腐植酸 鉀的含量為6%,水分含量為3. 6%,硼砂2. 3%,鉬酸鈉3%,硫酸錳4%,硫酸亞鐵4. 8%,余量為 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尿素以任意比例混合制成。
[0013] 所述在馬鈴薯始蕾期富硒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1000倍,在馬鈴薯現蕾期富 硒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600倍。
[0014] 實施例2 本發明中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主要通過常規的方法種植,包括以下步驟: (1) 在播種前,將種薯塊均勻切塊,保證每塊上都有1-2個芽,然后用清水沖洗3次后, 用富硒稀釋液浸種,稀釋液濃度為lOppm ; (2) 在始蕾期,把富硒肥的稀釋液涂抹或噴灑在馬鈴薯地上的莖部,富硒肥的用量為3 公斤/畝; (3) 在現蕾前盡量不澆水,現蕾后澆水,每畝施5公斤尿素或相應量的氮肥,在葉面噴 灑稀釋的富硒肥4公斤/畝。
[0015] 其中,所述富硒稀釋液的溶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亞硒酸鈉35份,硝酸銨 35份,磷酸二氫鉀25份,羥甲基纖維素鈉5份。
[0016] 其中,所述富硒肥料為水溶性肥料,由以下原料組成:亞硒酸鈉,腐植酸鉀,磷酸二 氫鉀,氯化鉀,尿素,硼砂,鉬酸鈉,硫酸錳,硫酸亞鐵;其中亞硒酸鈉的含量為10%,腐植酸 鉀的含量為8%,水分含量為3. 5%,硼砂4. 2%,鉬酸鈉3%,硫酸錳4%,硫酸亞鐵4. 8%,余量為 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尿素以任意比例混合制成。
[0017] 所述在馬鈴薯始蕾期富硒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800倍,在馬鈴薯現蕾期富硒 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600倍。
[0018] 實施例3 本發明中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主要通過常規的方法種植,包括以下步驟: (1) 在播種前,將種薯塊均勻切塊,保證每塊上都有1-2個芽,然后用清水沖洗2-4次 后,用富硒稀釋液浸種,稀釋液濃度為5-10ppm ; (2) 在始蕾期,把富硒肥的稀釋液涂抹或噴灑在馬鈴薯地上的莖部,富硒肥的用量為 1-3公斤/畝; (3) 在現蕾前盡量不饒水,現蕾后饒水,每畝施5-8公斤尿素或相應量的氮肥,在葉面 噴灑稀釋的富硒肥2-5公斤/畝。
[0019] 其中,所述富硒稀釋液的溶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亞硒酸鈉30-40份,硝 酸銨20-40份,磷酸二氫鉀20-30份,羥甲基纖維素鈉5-10份。
[0020] 其中,所述富硒肥料為水溶性肥料,由以下原料組成:亞硒酸鈉,腐植酸鉀,磷酸二 氫鉀,氯化鉀,尿素,硼砂,鉬酸鈉,硫酸錳,硫酸亞鐵;其中亞硒酸鈉的含量為9%,腐植酸鉀 的含量為6%,水分含量小于4%,硼砂2. 3%,鉬酸鈉3%,硫酸錳4%,硫酸亞鐵4. 8%,余量為磷 酸二氫鉀,氯化鉀,尿素以任意比例混合制成。
[0021] 所述在馬鈴薯始蕾期富硒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1000倍,在馬鈴薯現蕾期富 硒肥料在使用時用清水稀釋500倍。
[0022] 本發明中在某缺硒地區選擇10畝相同的良田進行實驗,每組2畝,分為五組,實驗 組1-3分別按實施例1-3中方法進行種植,對照組1用常規方法進行種植,所用肥料為不含 硒的常用肥,對照組2以每畝3公斤的亞硒酸鈉稀釋100倍的水溶液在出苗期和花期在葉 面噴灑,其他田間管理相同。
[0023] 收獲后檢測其富硒量和產量,得出以下數據:
表1 其中,產量增量由與對照組1的產量對比得出。
[0024] 從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中方法種植馬鈴薯,可以提高馬鈴薯產量,增 量均在10%以上,對照組2中施用質量相當的硒肥料,對馬鈴薯產量也有一定提高,提高了 馬鈴薯的硒含量,但實驗組1-3中在始蕾期在莖部涂抹,以及在播種前浸種,都能有效增加 馬鈴薯對硒的吸收量,使其含硒量達到較高的水平,接近在富硒地區種植馬鈴薯的富硒量。
【主權項】
1. 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在播種前,將種薯塊均勻切塊,保證每塊上都有1-2個芽,然后用清水沖洗2-4次 后,用富硒稀釋液浸種,稀釋液濃度為5-10ppm ; (2) 在始蕾期,把富硒肥的稀釋液涂抹或噴灑在馬鈴薯地上的莖部,富硒肥的用量為 1-3公斤/畝; (3) 在現蕾前不澆水,現蕾后澆水,每畝施5-8公斤尿素,在葉面噴灑稀釋的富硒肥2-5 公斤/畝。2.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稀釋液的溶 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亞硒酸鈉30-40份,硝酸銨20-40份,磷酸二氫鉀20-30份, 羥甲基纖維素鈉5-10份。3.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肥料為水溶 性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亞硒酸鈉,腐植酸鉀,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尿素,硼砂,鉬酸鈉,硫 酸錳,硫酸亞鐵;其中亞硒酸鈉的含量為8-12%,腐植酸鉀的含量為5-8%,水分含量小于4%。4.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肥料在使用 時用清水稀釋500-1000倍。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富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播種前,將種薯塊均勻切塊,保證每塊上都有1-2個芽,然后用清水沖洗2-4次后,用富硒稀釋液浸種;在始蕾期,把富硒肥的稀釋液涂抹或噴灑在馬鈴薯地上的莖部;在現蕾前盡量不澆水,現蕾后澆水,在葉面噴灑稀釋的富硒肥。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在不同時期分別對馬鈴薯采用富硒稀釋液浸種,富硒肥稀釋液涂抹或噴灑莖部,富硒肥稀釋液噴灑在葉面多種方式,使馬鈴薯能更提高對硒的吸收量,在缺硒地區種植馬鈴薯,使其硒含量達到60-100μg/kg,同時增加馬鈴薯的體積,使馬鈴薯畝產量達到3500公斤以上,實現馬鈴薯的優質高產。
【IPC分類】A01C1/00, A01G1/00, C05G1/00
【公開號】CN105230302
【申請號】CN201510704319
【發明人】井良才
【申請人】全椒井府富硒生態牧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