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竹筍干生產即食竹筍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特別是涉及竹筍干的深加工技術。
普通的即食竹筍是以鮮竹筍為原料進行生產,由于竹筍的收獲季節短,一般每年僅為3個月左右,限制了即食竹筍的生產,影響即食竹筍的市場供應,從而大大降低了竹筍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保證即食竹筍的市場供應,提高竹筍的經濟效益,本發明采用耐貯存的竹筍干作為即食竹筍加工的原料,通過真空滲透回軟等工藝技術,加工成符合國家有關質量標準、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即食竹筍產品,克服即食竹筍的生產受季節影響的不足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用竹筍干生產即食竹筍的方法,包含竹筍干的挑選、清洗。其特征在于將清洗后的竹筍干置于真空度為0.07~0.08MPa下真空滲透回軟,然后加入清水浸泡,在浸泡過程用0.05~0.08%食用型亞硫酸鹽和0.1~0.15%食用型氯化鈣進行漂白和硬化處理,使原料基本恢復原來的色澤和爽脆度,將浸泡處理后的的原料切成絲狀,用100℃熱水燙1~2分鐘,瀝去表面水,加入調味料調配后,用蒸煮袋抽真空包裝,放入殺菌鍋中殺菌,冷卻后即成產品。
真空滲透回軟裝置可以選用真空滲漬罐,漂白、硬化處理可以在浸泡池中進行。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生產不受季節影響,可以常年生產即食竹筍;(2)產品帶有竹筍干的香味,使產品風味更加獨特宜人。
實施例
選用無劣變的竹筍干,清洗后放入真空滲漬鍋中,抽真空至真空度0.07~0.08MPa,保持30分鐘,然后放入清水浸泡6小時,使原料回軟,在浸泡過程中,加入0.05%的食用型亞硫酸鹽和0.1%食用型氯化鈣進行漂白和硬化處理,使原料基本恢復原來的白色和爽脆度。浸泡處理后的原料用切菜機切成0.5×0.5厘米橫切面,長6~8厘米的絲狀,用100℃水熱燙1分鐘后瀝去表面水,然后加入調味料調配,用蒸煮袋抽真空包裝后放入殺菌鍋中殺菌,殺菌溫度為118℃,時間為30分鐘,殺菌后用風扇將物料冷卻至常溫,即為產品。
權利要求
1.種竹筍干生產即食竹筍的方法,包含竹筍干的挑選、清洗,其特征在于將清洗后的竹筍干置于真空度為0.07~0.08MPa下真空滲透回軟,然后加入清水浸泡,在浸泡過程用0.05~0.08%食用型亞硫酸鹽和0.1~0.15%食用型氯化鈣進行漂白和硬化處理,使原料基本恢復原來的色澤和爽脆度,將浸泡處理后的原料切成絲狀,用100℃熱水燙1~2分鐘,瀝去表面水,加入調味料調配后,用蒸煮袋抽真空包裝,放入殺菌鍋中殺菌,冷卻后即成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竹筍干浸泡液中加入0.05%食用型亞硫酸鹽和0.1%食用型氯化鈣進行漂白和硬化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滲透回軟裝置可選用真空滲漬罐,漂白、硬化處理可以在浸泡池中進行。
全文摘要
一種用竹筍干生產即食竹筍的方法,包含竹筍干的挑選、清洗、真空滲透回軟、漂白、硬化、切絲、熱燙、調配、包裝、殺菌工序。其特征在于將清洗后的竹筍干置于真空滲透裝置中回軟,并在浸泡液中添加漂白劑和硬化劑,使原料基本恢復原來的白色和爽脆度。本方法具有可以常年生產、產品風味好、耐貯藏、食用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A23L3/40GK1318320SQ01114708
公開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18日
發明者李遠志, 范紹凱, 鄧瑞君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