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白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白菜是我國原產蔬菜,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據考證,在我國新石器時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遺址發現的白菜籽距今約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詩經·谷風》中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的記載,說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帶,對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為白菜之類)及菲(蘿卜之類)的利用已經很普遍。到了秦漢,這種吃起來無滓而有甜味的菘菜從“葑”中分化出來;三國時期(公元三世紀)的《吳錄》有“陸遜催人種豆菘”的記載。南齊(公元五世紀)的《齊書》有“曄留王儉設食,盤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記述(《武陵昭王曄傳》),同時期的陶弘景說“菜中有菘,最為常食。”唐朝時已選育出白菘,宋時正式稱之為白菜。宋代蘇頌說“揚州一種菘,葉圓而大......啖之無渣,絕勝他土者,此所謂白菜。”明代李時珍引陸佃《埤雅》說“菘,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白菜原產于我國北方,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白菜種類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綠、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種的,其品種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里青等,都是優良品種。白菜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粗纖維,用于燉、炒、熘、拌以及做餡、配菜都可以。特別是白菜含較多維生素,與肉類同食,既可增添肉的鮮美味,又可減少肉中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類物質,減少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產生。正如俗語說的“肉中就數豬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鮮。”白菜除供熟食之外,還可以加工為菜干或制成腌制品,例如河北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制作的名聞全國的地方特產。白菜除作為蔬菜供人們食用之外,還有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熱除煩、解渴利尿、通利腸胃的功效,經常吃白菜可防止維生素C缺乏癥(壞血病)。民間還有用白菜治感冒的驗方,其方法是用白菜干根加紅糖、姜片、水煎服,或用白菜根三個,大蔥根七個,煎水加紅糖,趁熱飲服,蓋被出汗,感冒即愈。大白菜洗凈切碎煎濃湯,每晚睡前洗凍瘡患處,連洗數日即可風效。白菜子則可解酒,對于酒醉不醒者,可用白菜子研末調“井華水”(即從水井中剛打上來的井水),服之有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它可以豐富南瓜的食用方法,使其營養價值和美味得以充分的顯現。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原料配方組成白蘿卜500克精鹽500克醬油150克辣椒粉50克植物油30克五香粉20克味精10克。
制作方法1.將蘿卜去根須,洗凈后控干水分,放入盆內,撒上鹽拌勻,裝入壇中,封好口放置2個月。
2.將腌的蘿卜取出,用刀切成片,加五香粉、醬油,待2天后再加味精。
3.把辣椒粉放在小碗里,將油燒熱倒入盛辣椒碗內,趁熱澆在蘿卜上拌勻即可食用。
用本發明制作的南瓜菜肴,選料精細,做工考究,脆嫩爽口,咸中帶辣,香味濃郁、口感細膩、營養均衡,是一種藥食兼用的健康食品。長期食用具有防止亞健康、減肥、健美和抗癌等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列成份原料組成白蘿卜500克精鹽500克醬油150克辣椒粉50克植物油30克五香粉20克味精10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蘿卜去根須,洗凈后控干水分,放入盆內,撒上鹽拌勻,裝入壇中,封好口放置2個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腌的蘿卜取出,用刀切成片,加五香粉、醬油,待2天后再加味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把辣椒粉放在小碗里,將油燒熱倒入盛辣椒碗內,趁熱澆在蘿卜上拌勻即可食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味蘿卜菜肴的制作方法,由下列成分原料組成白蘿卜500克、精鹽500克、醬油150克、辣椒粉50克、植物油30克、五香粉20克、味精10克。制作出的風味蘿卜菜肴脆嫩爽口,咸中帶辣,香味濃郁、口感細膩、營養均衡。本發明選料細致,制作精良,其產品營養均衡,長期食用具有鮮為人知的防止亞健康、減肥、健美和抗癌等作用。用本發明制作的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因此,本發明具有廣泛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23L1/22GK101091524SQ20061004503
公開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3日
發明者顧友恒 申請人:顧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