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馬鈴薯棒餅干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馬鈴薯棒餅干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馬鈴薯棒餅干原料。
背景技術:
:以往,制造馬鈴薯棒一般是通過油炸或膨化來制造(專利文獻1)。但是,這些方法存在如下不良情況在通過油炸制造馬鈴薯棒時,必須使用油炸時用于防止燒焦的減壓油炸裝置或用于立即燒烤的特殊的油炸鍋等特殊裝置;在通過膨化來制造馬鈴薯棒時,必須用高壓擠壓機等裝置。另外,在通過油炸制造馬鈴薯棒時,存在油膩、易氧化、易發生燙傷等問題,在膨化和燒制時因美拉德反應而易燒焦,而且存在如下問題在燒制時易發生燙傷,容易因水分難以飛散而導致燒制時間必須延長,即使添加油脂也不能不充分浸透從而難以出現像炸馬鈴薯片一樣的馬鈴薯的美味等。而且,在原料中使用馬鈴薯片或馬鈴薯全粉等干燥馬鈴薯時,存在如下問題發生干燥馬鈴薯的干物臭味或苦味,難以出現薯類本來的風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也有使用生馬鈴薯原料的方法,然而,由于原料保管麻煩,且必須進行預處理,因此,在成本、操作性方面不利。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平6-62788號公報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良上述缺點,并提供一種不需要特殊的原料和設備,在使用干燥馬鈴薯的同時,不進行油炸也可以品嘗到薯類本來風味的新型馬鈴薯棒餅干以及馬鈴薯棒餅干原料。另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馬鈴薯棒餅干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制造的馬鈴薯棒餅干與以往的燒制馬鈴薯棒相比,燒焦和燙傷少,即使后添加油脂,油脂也能充分浸透,因此可以呈現出足夠的美味。本發明涉及以下馬鈴薯棒餅干及其制造方法。1.一種馬鈴薯棒餅干,其相對于含有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和油脂類的棒狀原料的燒制品,使其浸透占該燒制品15~40重量%的油脂類而成。2.如l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相對于馬鈴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總量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含有非還原糖5~30重量份、油脂類5~30重量份。3.如上述1或2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相對于馬鈴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總量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含有非還原糖730重量份、油脂類530重量份。4.如上述13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其中,所述非還原糖是海藻糖。5.如上述1~4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其直徑為3~12mm,長度為40150mm。6.如上述15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其具有中空狀的形狀。7.—種馬鈴薯棒餅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i)將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油脂類、水混合,將原料成形為棒狀的工序;(ii)用烤爐在15(TC以上的高溫下,將棒狀原料燒制至水分為3%以上、20%以下的工序;(iii)進一步在8(TC以上、150。C以下的溫度下,使其干燥至水分為0.1%以上、小于3%的工序;(iv)對于燒制品,后添加油脂類(對于燒制品,覆蓋15~40重量%),使油脂類浸透到燒制品的工序。8.—種馬鈴薯棒餅干原料,其是燒制含有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和油脂類的棒狀原料而成的。由本發明制造的馬鈴薯棒是初次可以通過使作為比馬鈴薯片糊化度低的干燥馬鈴薯的馬鈴薯全粉、膨脹力大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油脂組合而得到的,燒制時水分迅速飛散,棒膨化成為多孔體。通過這種膨化,可以在燒制后使較多的油脂浸透。在目前的油炸制法中,由于將油脂在高溫下加熱,所以在油炸中油脂劣化,而在本發明中,由于是在燒制后在比油炸溫度低的溫度下添加油脂,所以油脂劣化少,故具有可以實現提高產品質量、改善保存性的效果。為了引出馬鈴薯餅干的美味必須添加油脂,使與油炸相同程度的油脂平穩浸透到燒制馬鈴薯(不是油炸或膨化)中的制造方法,利用本發明初次得以實現。而且,通過在混合原料中含有非還原糖和油脂,可以在不會發生燙傷的情況下使原料中的水分平穩飛散,在提高生產性的同時降低由燒焦引起的風味變化。根據本發明,與以往的燒制馬鈴薯棒相比,在使用干燥馬鈴薯的同時,也可以品嘗到薯類本來的風味,即使后添加油脂,由于油脂平穩浸透,可以呈現良好的美味,還可以提供一種不需要特別的原料、裝置及復雜的工序,適合大量生產和加工的燙傷少的新型馬鈴薯棒餅干。具體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馬鈴薯棒餅干中使用的馬鈴薯全粉,可以使用作為馬鈴薯加工品通常流通的物質。作為馬鈴薯全粉,可以使用通過以下方法得到的馬鈴薯全粉,例如,對于蒸煮馬鈴薯,使暫時充分干燥的馬鈴薯全粉恢復到成為不使細胞破裂而可以細粉化的含水量(35~45%),進行混合(此時,也可以并用通過單甘油酯等使游離直鏈淀粉固定化的方法)壓碎而不使細胞破裂,再以不使其粘結成塊的方式進行干燥。本發明中的制造馬鈴薯全粉的方法,在該行業是眾所周知的,例如"PotatoProcessing"(馬鈴薯加工處理),4thEdition,Eds.W.S.Talburtand0.Smith,AVI,USA,1987中所述。另外,即使在作為通常流通的干燥馬鈴薯原料的馬鈴薯片中,也可以在不影響本發明目的的范圍內使用,可是使用量多時,混合原料的粘彈性增高,不僅容易發生成形困難而且水分的飛散降低,燒制時間容易變長。冷水糊化淀粉是常溫下與水混合時成為糊狀的淀粉,優選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淀粉類(例如a化馬鈴薯淀粉、cd七木薯淀粉),根據需要可以選擇1種或2種以上使用。本發明的冷水糊化淀粉的"淀粉",不僅可以是作為物質的100%純淀粉,而且可以含有約20重量%以下、優選10重量%以下、進一步優選5重量%以下、最優選1重量%以下的雜質,且廣泛包含至分離淀粉之前的谷粉、薯類。作為冷水糊化淀粉,只要其最大膨脹力在30以上,則其種類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例舉例如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米淀粉以及小麥淀粉(包括這些淀粉的加工淀粉),但必須注意的是,即使在通常膨脹力高的馬鈴薯淀粉、木薯淀粉中,當進行交聯等加工處理時,有時其膨脹力降低。冷水糊化淀粉的制造方法是通過業界眾所周知的方法得到的,艮P,通常的淀粉類或谷粉即使在常溫下與水混合,也不會成為糊狀,將這些淀粉與水混合后進行加熱或用擠壓機進行加壓加熱處理作成糊狀,然后用噴霧干燥法或轉筒式干燥等方法進行干燥。本發明中所謂的"最大膨脹力"是指lg淀粉顆粒在加熱時吸收水分的克數。最大膨脹力的測定方法以文獻LEACH,H.W.,McCOWEN,L.D.,andSCHOCH,T丄Structureofthestarchgranule.I.SwellingandsolubilityPatternsofvariousstarches.CerealChem.36:534-544(1959)記載的方法為基準。本發明優選的冷水糊化淀粉是馬鈴薯淀粉、木薯淀粉等冷水糊化淀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優選為50以上。在使用最大膨脹力不足30的冷水糊化淀粉時,燒制后的膨化小,可以看到通常稱為脫套的燒制后的癟,口感或觀感降低,同時在燒制后添加的油脂量的浸透度容易降低。本發明中所謂的非還原糖是沒有游離醛基或酮基、不顯示還原性的糖類,分類為還原基之間鍵合而成的海藻糖型低聚糖、糖類的還原基和非糖類鍵合而成的甙、以及在糖類中添加氫進行還原而成的糖醇,這些非還原糖都可以優選用于本發明。本發明中所謂的非還原糖,不僅可以是作為物質的100%純粹的非還原糖,而且可以含有約10重量%以下、優選5重量%以下、進一步優選1重量%以下的雜質,也可以含有DE30以下的糖稀或糊精等淀粉分解物。根據需要可以選擇使用這些非還原糖的1種或2種以上。通過加入非還原糖,可以防止燒焦、燙傷,水分飛散也良好。作為上述海藻糖型低聚糖,例如,可以例舉蔗糖、海藻糖等。作為上述甙,例如,可以例舉烷基甙、苯酚甙、芥末油甙等。作為上述糖醇,例如,可以例舉D,L-阿拉伯糖醇、核糖醇、木糖醇、D,L-山梨糖醇、D,L-甘露醇、D,L-艾杜糖醇、D,L-塔羅糖醇、乂U、乂、;/卜、阿洛糖醇(7口夂/、乂卜)等。而且,可以適當例舉在二糖類的麥芽糖中加氫而成的麥芽糖醇、寡糖加氫得到的還原體(還原糖稀)等。在這些非還原糖中,通常認為大量攝入糖醇容易引起一時性腹瀉,優選海藻糖型低聚糖,而且,蔗糖甜味較濃,與薯類的風味不相符,更優選海藻糖。糊精可以通過如下方法得到,g卩,利用自身公知的方法,對淀粉(例如,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米淀粉以及小麥淀粉等)進行酸、堿或酶分解,也可以使用例如TK16(商品名)(松谷化學工業)等市售品。本發明中所謂的糊精,優選使用DE30以下、優選DE20以下的糊精。DE是表示淀粉水解的指標,是指葡萄糖當量(dextroseequivalentsDE用下式求出DE-直接還原糖(作為甘醇表示)/固體成分X100。使用還原糖或超過DE30的糊精時,由于美拉德反應而容易發生褐變、燒焦臭味或苦味,難以呈現薯類本來的風味。在混合原料中使用的油脂類,廣泛包括例如油酥、人造奶油、奶油、豬油、色拉油、玉米油、粉末油脂等、各種植物性和/或動物性油脂,為了改善所得到的燒制餅干的風味或口腔溶化性,根據需要可以選擇使用其中l種或2種以上。需要說明的是,適用于燒制品的油脂類也沒有特別限制,可以優選使用植物油脂。例如,可以例舉代表性的棕櫚油、菜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含這些油脂的加工油脂),根據需要可以選擇使用其中l種或2種以上。除上述原料之外,為了使燒制餅干具有風味,根據需要可以選擇使用任意的食品原料的1種或2種以上。所謂任意的食品原料是指下面的不論是生的、干品、醬、菜泥、粉末等形態的廣泛食品原料,例如花生米、杏仁、澳洲堅果、腰果、栗子等堅果和種子類;小豆、豌豆、大豆等豆類;蝦、蟹、鮭魚、扇貝、鱈魚子等魚貝類;香腸、火腿、臘肉、碎肉等動物產品;鮮蛋、蛋白、蛋黃等蛋類;牛奶、鮮奶油、煉乳、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奶酪、酸奶等乳類;胡蘿卜、西紅柿、洋蔥等蔬菜類;草莓、橘子、葡萄干、蘋果、彌猴桃、菠蘿、梅、香蕉等果實類;香菇、蘑菇等蘑菇類;綠紫菜、海帶、裙帶菜等藻類;咖啡、紅茶、可可茶、啤酒、葡萄酒等嗜好飲料類;食鹽、清肉湯、醬油、沙司、咖喱粉、胡椒、肉桂等調味料香辛料類等。另外,為了調整口感、物性、風味、外觀等,對使用各種食品添加劑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乳化劑改善混合原料的物性或使口感柔和,可以使用強化劑進行營養強化,可以使用著色劑做成想要的顏色。混合原料的馬鈴薯全粉和冷水糊化淀粉,優選用以下比例配合,馬鈴薯全粉:冷水糊化淀粉=70~95重量粉:305重量粉,優選馬鈴薯全粉:冷水糊化淀粉=80~90重量份:2010重量份(合計100重量份)。只要是這種比例,燒制品的口感好,水分飛散、原料的緊密度、成形性也優良。當冷水糊化淀粉過少時,不僅原料的結合差,生面團的成形性差,而且燒制后的棒容易折斷;當冷水糊精淀粉過多時,由于馬鈴薯的配合比相對減少,馬鈴薯感變弱,原料的粘彈性增高,成形性變差,燒制時的水分飛散差需要較長時間,還容易發生燙傷。相對于馬鈴薯全粉和冷水糊化淀粉的總量100重量份,非還原糖、油脂類可以用以下的比例配合。非還原糖532重量份,優選730重量份;油脂類530重量份。當非還原糖的比率過高時,甜味增強口感變硬成為玻璃質,當非還原糖的比率過低時,容易發生燙傷,燒制時的水分飛散容易降低。當油脂類的比率過高時,燒制后變脆,過低時易發生馬鈴薯的干燥臭味,水分飛散容易降低。下面,對馬鈴薯棒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工序(i):將馬鈴薯全粉、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油脂類、水以及根據需要的呈味原料混合,將原料成形為棒狀。具體地說,將馬鈴薯全粉、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和油脂類用例如上述比率配合,加入水和根據需要的呈味原料進行混合,根據常規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單軸或雙軸擠壓機等成形為棒狀。相對于馬鈴薯全粉和冷水糊化淀粉的總量100重量份,水的使用量可以為50~300重量份,優選100-200重量份。當水過多時,混合原料發粘,成形后的手感差,用于水分飛散的燒制時間變長,當水過少時,混合原料的緊密度差,容易變得成形困難。工序(ii)用烤爐在150'C以上的高溫下,將棒狀原料燒制至水分為3°/0以上、20%以下的工序;燒制溫度優選為15(TC以上400'C以下左右。烤爐可以是連續烤爐、間歇烤爐的任一個,例如,以熱源分類的煤氣烤爐、電烤爐等,以方式分類的直接烤爐、間接烤爐、對流式烤爐等從業者周知的烤爐,沒有特別限制。當燒制溫度比150'C低時,燒制時所需時間長,當溫度超過400。C時,表面容易發生燒焦和褐變。另外,在150'C以上的高溫下,將棒狀的成形原料燒至水分小于3%時,容易發生褐變,產生馬鈴薯的澀味和苦味。工序(iii)進一步在80'C以上、15(TC以下的溫度下,使其干燥至水分為0.1~3%的工序;為了防止燒焦或褐變引起的馬鈴薯的澀味和苦味,在難以不發生褐變而直接將水分降低到3%時等,優選在15(TC以上的溫度的燒制工序后,進行使該燒制品在8(TC以上150'C以下、優選IO(TC以上130°C以下進一步干燥的干燥工序,然后進行適用于油脂類的工序。除熱風干燥機之外,可以使用高頻干燥機等從業者周知的任意方法進行干燥。例如,在用間歇式烤爐的燒制(22(TC)中,優選僅停留在著色的程度(水分為10%),用熱風干燥機(105'C)干燥使其水分為0.4%。另外,在連續烤爐等中,適當使用溫度曲線或對流鼓風機進行控制、燒制,以使其不隨褐變產生馬鈴薯的澀味、苦味,也可以在燒制工序中配合干燥。當最終燒制(干燥)品中的水分值過高時,得不到理想的如炸馬鈴薯片的口感,而且容易發生被稱作龜裂的燒制后數小時數日后的強度降低或燒制品破裂。水分的測定可以使用從業者周知的方法,使用例如作為干燥減量法的紅外線水分計的簡單水分測定法等即可。得到的馬鈴薯棒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優選直徑為3~12mm、長度為30150mm,更優選直徑為4~8mm、長度為100~130mm。而且可以是通過由雙噴嘴擠壓成形而得到的中空形狀。當直徑過細時容易折斷,當其太粗時水分難以飛散。當長度太短時用手拿棒吃的容易度,愉悅性變弱。當其太長時在包裝工序和運輸時容易折斷。通過作成棒形狀,和通常的油炸馬鈴薯片形狀不同,手拿容易,而且在吃的時候容易,沒有顆粒散落溢出等。而且,可以享受棒獨特的口感。工序(iv)對于燒制品,后添加油脂類(對于燒制品,覆蓋15~40重量%)以及根據需要的呈味原料,使油脂類浸透到燒制品的工序。燒制棒狀原料,根據需要再干燥而成的燒制品每100重量份,應用于燒制品的油脂類的量為15~40重量份、優選為2035重量份。當油脂類過多時油膩感增加,當其過少時馬鈴薯感降低,還容易殘留干物臭味。為了使油脂類平穩浸透,在經過烤爐和干燥工序之后的燒制品的溫度高時進行是有效的。油脂類的溫度也優選在例如保溫在40~90'C后使用。油脂類的添加方法例如噴霧方式等從業者周知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制。本發明的燒制品的吸油量多也沒關系,油脂類的浸透可以平穩進行。在油脂類浸透困難時,除上述風味不良之外,油脂浮出在燒制品表面,手拿時不僅發粘而且因搬送時打滑等而大多在包裝工序等中發生故障。實施例下面,用實施例更加詳細地說明本發明,而本發明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在實施例中,"份"是指"重量份"。另外,表1~表3中的配合比(重量份)是相對于馬鈴薯全粉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的總量100重量份的比例,例如,相對于馬鈴薯全粉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的總量100重量份,使用30重量份的非還原糖(各種淀粉、海藻糖、麥芽糖醇、糊精等)或油脂類(油酥等)時,表示為30份。實施例l:冷水糊化淀粉的的研究將馬鈴薯全粉(10055份)、冷水糊化淀粉(045份)(其中,馬鈴薯全粉和冷水糊化淀粉的總量為100份)、海藻糖20份、油酥10份、切達干酪粉5份混合后,加水進一步混合得到生面團,將該面團用雙軸擠壓機擠出,得到馬鈴薯棒成形原料。將該原料用間歇烤爐(22(TC)燒制,用熱風干燥機(105'C)干燥到水分為0.4%后,進行涂油(相對于燒制品100份,植物油脂35份、食鹽1.1份、谷氨酸鈉0.3份)。對得到的馬鈴薯棒產品,將其成形性、口感、風味、形狀用4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示于表l。A:非常良好、B:基本良好、C:稍差、D:很差表1冷水糊化淀粉最大膨脹力配合比(份)0無添加153045A木薯淀粉70DAAACA馬鈴薯淀粉>80DAAACA糯玉米淀粉50DBBBca交聯糯玉米淀粉25DDCCD對a木薯淀粉、a馬鈴薯淀粉、a糯玉米淀粉而言,在5%~30%的范圍內可以得到良好的結果。當其不足5%時原料的結合差,生面團的成形性差,而且燒制后的棒有可能容易折斷。另外,當其超過30%時,由于馬鈴薯的配合比相對減少,馬鈴薯感變弱,原料的粘彈性增高,成形性變差。燒制時的水分飛散差,降低水分需要較長時間,還容易發生燙傷。另外,對最大膨脹力為25的a交聯糯玉米淀粉而言,燒制后的膨化或形狀、口感稍差。實施例2:糖的研究配合馬鈴薯全份85份、a馬鈴薯淀粉15份、糖045份、油酥10份、切達干酪粉5份和實施例1同樣操作,燒制馬鈴薯棒成形原料,干燥后進行涂油,得到馬鈴薯棒產品。對于得到的產品,將其水分的飛散、口感、風味、褐變程度用4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示于表2。A:非常良好、B:基本良好、C:稍差、D:很差說明書第12/15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對海藻糖、麥芽糖醇、TK16(DE16的糊精)而言,在5%~30%的范圍內可以得到良好的結果。當其不足5%時水分飛散差,當其超過30%時甜味增強,有可能減少馬鈴薯感。對作為還原糖的麥芽糖而言,其為5~30重量%時,雖然脫水情況良好,但容易引起褐變,成為燒焦的馬鈴薯風味。實施例3:混合油脂(油酥)的配合比研究配合馬鈴薯全份85份、a馬鈴薯淀粉15份、海藻糖20份、油酥040份、切達干酪粉5份和實施例l同樣操作,燒制馬鈴薯棒成形原料,干燥后進行涂油,得到馬鈴薯棒產品。對于得到的產品,將其水分的飛散、口感、風味、折斷強度用4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示于表3。A:非常良好、B:基本良好、C:稍差、D:很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對于混合油脂(油酥)而言,其為5~30重量%的范圍內可以得到良好的結果。當其不足5%時水分飛散或口腔溶化差,發生干物臭味;當其超過30%時在燒制后容易變形、變得容易折斷。實施例4和比較例1:產品感官評價結果將馬鈴薯全份85份、a馬鈴薯淀粉15份、海藻糖20份、油酥10份、切達干酪粉5份混合后,加水進一步混合得到生面團,將該面團用雙軸擠壓機擠出,得到馬鈴薯棒成形原料。將該原料用間歇烤爐(22(TC)燒制,用熱風干燥機(105'C)干燥到水分為0.4%后,進行涂油(相對于燒制品100份,植物油脂35份、食鹽1.1份、谷氨酸鈉0.3份)。比較例1使用的是市售的馬鈴薯棒產品(使用生馬鈴薯)。對于實施例4和比較例l的馬鈴薯棒,用以下的項目進行感官評價,結果示于表4。感官評價…由專業5人小組進行試吃評價(以5點為最高點的平均點)表4感官評價項目實施例4比較例1口感4.63.4風味4.43.4評價項目如下所述5:非常優良4:優良3:普通2:稍差1:很差與比較例1的馬鈴薯棒相比,實施例4的馬鈴薯棒的口感輕,容易吃且松脆。與比較例1的馬鈴薯棒相比,感覺實施例4的馬鈴薯棒的馬鈴薯風味強。實施例5:海藻糖配合量的研究對于實施例2中得到最良好評價的海藻糖,進一步詳細地進行配合量的評價。具體地說,相對馬鈴薯全份85份、a馬鈴薯淀粉15份、油酥IO份、使用海藻糖分別為O、3、5、7、10、20、28、30、32份、切達干酪粉5份,對口感、風味、形狀用4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價。A:非常良好、B:基本良好、C:稍差、D:很差結果示于表5。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在海藻糖為5重量份左右,口感、風味、形狀的變化大,特別優選海藻糖是7重量份以上。另外判明,海藻糖是30重量份左右時,馬鈴薯風味變化大,優選海藻糖在30重量份以下。由上述結果可以判明,相對于馬鈴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總量100重量份,優選使用海藻糖5~32重量份、特別優選730重量份。權利要求1.一種馬鈴薯棒餅干,其相對于含有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和油脂類的棒狀原料的燒制品,使其浸透占該燒制品15~40重量%的油脂類而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相對于馬鈴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總量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含有非還原糖530重量份、油脂類530重量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千,相對于馬鈴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總量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含有非還原糖730重量份、油脂類530重量份。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千,其中,所述非還原糖是海藻糖。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其直徑為312mm,長度為40~150mm。6.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馬鈴薯棒餅干,其具有中空狀的形狀。7.—種馬鈴薯棒餅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i)將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油脂類、水混合,將原料成形為棒狀的工序;(ii)用烤爐在15(TC以上的高溫下,將棒狀原料燒制至水分為3%以上、20%以下的工序;(iii)進一步在80。C以上、150。C以下的溫度下,使其干燥至水分為0.1%以上、小于3°/。的工序;(iv)對于燒制品,后添加油脂類,使油脂類浸透到燒制品的工序,其中油脂類對于燒制品覆蓋15~40重量%。8.—種馬鈴薯棒餅干原料,其是燒制含有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和油脂類的棒狀原料而成的。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品嘗到薯類本來風味的新型馬鈴薯棒餅干,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馬鈴薯棒餅干,其相對于含有馬鈴薯全粉、最大膨脹力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還原糖和油脂類的棒狀原料的燒制品,使其浸透占該燒制品15~40重量%的油脂類而成。文檔編號A23G3/00GK101106910SQ200680003240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申請日期2006年1月23日優先權日2005年1月26日發明者古屋敷隆,本田將大,細川誠司申請人:江崎格力高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