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甘薯制取糖色素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色素制取方法,特別是一種用甘薯制取糖色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將甘薯熬制成糖色素,是醬油廠、醋廠、醬類、醬菜調味品及糖類,飲品類食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其市場需求量極大。該方法簡單實用,可大幅度提高甘薯的附加值。
發明內容
1.粉碎和拌料 將鮮紅薯清洗后,清除腐爛和帶黑斑部分,把甘薯粉碎為1厘米大小,粉碎后及時拌進10%的谷殼,防止蒸煮時甘薯粘結,同時谷殼也可在糖化后起到助濾作用。
2.蒸煮與發酵 把在鍋內蒸煮過的甘薯散冷至60~65℃,再拌入淀粉酶均勻攪拌后發酵,其用量為原料的4%左右。在攪拌時,絕不可將薯塊打爛成漿,否則,將影響糖汁的過濾。在60~65℃的溫度下,保溫糖化發酵4~6小時糖化成熟。每100千克發酵好的甘薯泥放入120千克水,攪拌均勻,用120號紗布包過濾糖稀到中號鍋內,注意糖化溫度不能高于65℃,否則,易引起淀粉酶失去活性,影響糖化效果。若低于55℃,則會染菌發酵,糖化到用碘液檢驗不呈藍色為止。
3.熬制糖色 在大鍋內加水,燒開封火,把水起到另備的缸里,刷凈鍋銹,抹一層大油,等油過火后,將糖稀移入轉色鍋內,先用武火在160~180℃的條件下熬制,并不斷攪拌以防糊鍋。待鍋內焦糖泡沫消失,放入轉色劑,改用文火熬制20~30小時,焦糖轉黑發亮即為成品。100千克糖稀,可熬制糖色素95千克。
具體實施例方式 1.粉碎和拌料 將鮮紅薯清洗后,清除腐爛和帶黑斑部分,把甘薯粉碎為1厘米大小,粉碎后及時拌進10%的谷殼,防止蒸煮時甘薯粘結,同時谷殼也可在糖化后起到助濾作用。
2.蒸煮與發酵 把在鍋內蒸煮過的甘薯散冷至60~65℃,再拌入淀粉酶均勻攪拌后發酵,其用量為原料的4%左右。在攪拌時,絕不可將薯塊打爛成漿,否則,將影響糖汁的過濾。在60~65℃的溫度下,保溫糖化發酵4~6小時糖化成熟。每100千克發酵好的甘薯泥放入120千克水,攪拌均勻,用120號紗布包過濾糖稀到中號鍋內,注意糖化溫度不能高于65℃,否則,易引起淀粉酶失去活性,影響糖化效果。若低于55℃,則會染菌發酵,糖化到用碘液檢驗不呈藍色為止。
3.熬制糖色 在大鍋內加水,燒開封火,把水起到另備的缸里,刷凈鍋銹,抹一層大油,等油過火后,將糖稀移入轉色鍋內,先用武火在160~180℃的條件下熬制,并不斷攪拌以防糊鍋。待鍋內焦糖泡沫消失,放入轉色劑,改用文火熬制20~30小時,焦糖轉黑發亮即為成品。100千克糖稀,可熬制糖色素95千克。
權利要求
1.粉碎和拌料
將鮮紅薯清洗后,清除腐爛和帶黑斑部分,把甘薯粉碎為1厘米大小,粉碎后及時拌進10%的谷殼,防止蒸煮時甘薯粘結,同時谷殼也可在糖化后起到助濾作用。
2.蒸煮與發酵
把在鍋內蒸煮過的甘薯散冷至60~65℃,再拌入淀粉酶均勻攪拌后發酵,其用量為原料的4%左右,在攪拌時,絕不可將薯塊打爛成漿,否則,將影響糖汁的過濾。在60~65℃的溫度下,保溫糖化發酵4~6小時糖化成熟,每100千克發酵好的甘薯泥放入120千克水,攪拌均勻,用120號紗布包過濾糖稀到中號鍋內,注意糖化溫度不能高于65℃,否則,易引起淀粉酶失去活性,影響糖化效果。若低于55℃,則會染菌發酵,糖化到用碘液檢驗不呈藍色為止。
3.熬制糖色
在大鍋內加水,燒開封火,把水起到另備的缸里,刷凈鍋銹,抹一層大油,等油過火后,將糖稀移入轉色鍋內,先用武火在160~180℃的條件下熬制,并不斷攪拌以防糊鍋,待鍋內焦糖泡沫消失,放入轉色劑,改用文火熬制20~30小時,焦糖轉黑發亮即為成品,100千克糖稀,可熬制糖色素95千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甘薯制取糖色素的方法,它是通過粉碎和拌料、蒸煮與發酵、熬制糖色等工序制取糖色素,糖色素是醬油廠、醋廠、醬類、醬菜調味品及糖類,飲品類食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其市場需求量極大。
文檔編號A23L1/27GK101301061SQ20071002220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9日
發明者黃廣杰 申請人:黃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