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肉類加工設備,尤其是生產膠原蛋白腸衣的成型機。
背景技術:
膠原蛋白腸衣一般為管狀,用于填灌入肉類,然后將兩頭扎封,經過處理, 制成各種風味的肉食灌腸類產品。該類產品包裝運輸方便,味道可口,很受人 們的歡迎。現在生產的膠原蛋白腸衣包括將膠原蛋白纖維,經過成型機制成管 狀腸衣的過程。這種成型機大多數釆用帶有一個旋轉,起均膠原蛋白纖維漿作 用的內環,使膠原蛋白纖維漿均勻地裹著腸衣成型心軸一端,并擠出成型。它 所生產的腸衣在抗撕裂和耐破強度等有較大的改善。但是,該帶有內環的腸衣
成型機,產出的腸衣壁往往較厚,例如,直徑為20MM的膠原蛋白腸衣,其單壁 厚度就在0. 040畫以上。這樣厚的腸衣使用了過多的膠原蛋白纖維,是一種浪 費,制成香腸后所帶來的后果是難以咀嚼和適口性差。造成這些不足的原因在 于該成型機雖有使膠原蛋白纖維分散均勻的旋轉環型內環,使膠原蛋白纖維 沿著成型心軸一端均勻分布,最后經環形狹縫擠壓成型,此時,膠原蛋白纖維 的編織分布是任意的、單層的,并且常會在腸衣的局部出現無膠原蛋白纖維編 織或編織得太薄的現象,造成腸衣易脹破,強度大大降低,是腸衣產品質量不 穩定的因素。所以,腸衣要編得厚一些才能補彌這個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能夠解決上述現 有技術中的缺陷,生產出質量穩定的多層編織和薄壁的腸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它包括設有內堂的機座和穿過機座內 堂中間的成型心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軸前端外側,可轉動的內旋轉編織套簡;
能過軸承套在旋轉編織套簡外側,可轉動的外旋轉編織套簡;
與機座前端面固定聯接,內空和所述內、外旋轉編織套簡的前端面構成編 織倉的jlfc倉法蘭;
固定在所述貯倉法蘭外端面上,中心孔內設定間隔距離套有成型心軸的環 型咀件。
所述的貯倉法蘭上設置有從外與編織倉相通的進料咀。
所述內旋轉編織套簡的前端由柱簡和錐簡構成,在柱簡的外面上設置有編
織角度為45~60度來福線凹槽,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8個透孔一內均勻編 織導孔。
所述外旋轉編織套簡的前端由柱簡和錐簡構成,在柱簡的外面上設置有編 織角度為45 60度來福線凹槽,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 8個透孔一外均勻編 織導孔。
所述的成型心軸為管狀,內孔可導通氣流。
所述成型心軸的環型咀件的內孔與成型心軸設定的間隔距離為0. 020 ~ 0. 030MM.
上述結構的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通過動力帶動兩個內、外旋轉 編織套簡轉動,在編織倉內將膠原蛋白纖維交叉編織成有一定編織角度的網狀 結構,而且是多層疊加,使膠原蛋白纖維在編織過程中分布均勻,使剛成型的 腸衣單壁厚度可控制在0. 020 ~ 0. 030畫環型縫的范圍,使腸衣干燥后單壁厚度 可控制在0. 015~ 0. 030薩的范圍內,質量穩定。這樣,使得在膠原蛋白纖維腸 衣生產中無論是用長的膠原蛋白纖維或者是短的膠原蛋白纖維,所制作出的腸 衣都能有好的機械強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力和耐破性,并且皮薄易咀嚼。可 應用于蒸、煮、煎、炸、風干等灌腸類肉食產品的生產。
圖l是本發明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內旋轉編織套筒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l所示,是本發明的結構剖視示意圖。由圖中可知,機座1的左端,也 叫出料或前端,即機座1的左端為本成型器的前端,以下同。在機座l的左端
面上通過螺釘2,固定聯接有貯倉法蘭3。在貯倉法蘭3的左端面上通過螺釘6 固定聯接有成型心軸的環型咀件7,而且在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8,以及調整螺 釘5,用于調整所擠出腸衣的對稱均勻度。在機座1內堂32中心的軸套33內, 設置有貫穿機座1的管狀成型心軸9。成型心軸9的后端與進氣咀21密封連通, 可吹入氣體。進氣咀21通過氣咀座20和螺釘19,與機座1的后端面固定聯接。 在軸套33和成型心軸9前端的外面套有內可旋轉編織套簡12,該編織套簡12 的兩端外側通過軸承15與套在其外面的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轉動聯接;外可 旋轉編織套簡13的兩端外側又通過軸承14與機座1的內堂壁轉動聯接。在機 座1的上面設有與內堂32相通的油杯16,通過該油杯16,可對堂32內的軸承 14加潤滑油。這樣,內、外可旋轉編織簡12、 13都可靈活轉動。在內、外可 旋轉編織套簡12、 13前端之間和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前端與機座1之間都設 有密封圈4。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的后端固定連接有從動斜齒輪17,內可旋轉 編織套簡12的后端固定連接有從動斜齒輪18,兩斜齒輪17和18分別與固定在 動力輸入軸28左端上的外套簡主動齒輪31和內套簡主動齒輪30嚙合。動力輸 入軸28的兩端通過軸承27與外側的輸入軸套22轉動聯接,輸入軸套22的左 端通過螺釘29與機座1的右端固定聯接。在動力輸入軸28的右端與軸套22之 間,設有密封圈26,并通過端蓋25和螺釘23固定,防止軸套22內的機油溢出, 影響衛生。動力輸入軸28的右端上固定有動力輸入齒輪24,通過該齒輪M給
本成型器輸入動力。
圖l中,在]ifc倉法蘭3的中部螺紋聯接有膠原蛋白纖維的進料咀11,該進
料p且II的外端與膠原蛋白纖維的壓力設備連接,輸入有壓力的膠原蛋白纖維, 內端與貯倉法蘭3的內腔及其和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前端構成的第一編織倉10
相通。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的前端由柱簡和錐簡構成,在柱簡的外面上設置 有編織角度為45 60度來福線凹槽,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8個透孔一外均 勻編織導孔34。同理,所述內旋轉編織套簡12的前端與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 的相同,也由柱簡和錐簡構成,在柱筒的外面上設置有編織角度為45~60度 來福線凹槽,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8個透孔一內均勻編織導孔35,并與外編
織導孔34相對應相通。內旋轉編織套簡12的結構如圖2所示,是圖1中內旋 轉編織套簡12的結構示意圖,為了看清楚其結構,在圖2中作了放大。由圖2 中可知,在內旋轉編織套簡12的左端,即前端的柱簡外面設置有均布的45~60 度的來福線凹槽36,來福線凹槽36用黑體斜線表示。來福線凹槽36用于引導 膠原蛋白纖維的編織角度,利于多層編織,均勻全面覆蓋,加強腸衣的機械強 度、抗撕裂力和耐破性;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 ~ 8個透孔一內均勻編織導孔35。 在內旋轉編織套簡12的右端,固定有從動斜齒輪18。兩端的臺階37、 38用于 安裝內旋轉編織套筒12與外可旋轉編織套筒13之間的兩端軸承15。內旋轉編 織套簡12的來福線凹槽36與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的結構相同。所述內旋轉編 織套簡12與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前端錐簡的錐度不同,兩者之間形成腔體, 構成第二編織倉。
由圖1和圖2中可知,有壓力的膠原蛋白纖維從進料咀11進入到第 一編織 倉10中,在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旋轉的情況下, 一部分的膠原蛋白纖維從外 可旋轉編織套簡13與貯倉法蘭3內孔構成的間隙,以及成型心軸9的環型咀件 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的間隙中擠出,形成腸衣的第一層編織。另一部分 從外均勻編織導孔34進入到外可旋轉編織套筒13和內旋轉編織套簡12之間構 成的第二編織倉中,在兩套筒12、 13都旋轉的情況下, 一部分膠原蛋白纖維從 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與內旋轉編織套簡12之間構成的間隙,以及成型心軸的 環型咀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的間隙中擠出,形成腸衣的第二層編織。 進入第二編織倉中的另一部分膠原蛋白纖維,在壓力的作有下,從內旋轉編織 套簡12前端錐管上的內均勻編織導孔35進入與成型心軸9之間構成的第三編 織倉中,在兩套簡12旋轉的情況下,從內旋轉編織套簡12與成型心軸9之間 構成的間隙,以及成型心軸9的環型咀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的間隙 中擠出,形成腸衣的第三層編織。當然,所述的第一~三層編織是同時進行的 多層疊加編織,以上的各單層的編織是分解說明。實際上是膠原蛋白纖維多層 疊編織一起,源源不斷地從環型咀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0. 020 ~ 0. 030畫的間隙中擠出,成型為連續的無縫腸衣。剛成型的腸衣單壁厚度在
0. 020 ~ 0. 030固的范圍內,經干燥后單壁厚度在0. 015 - 0. 030薩的范圍內,質 量穩定。而且,為了使腸衣的內壁之間不互沾,在成型心軸9中吹有千燥風。 本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的工作原理為
動力從動力輸入軸"的套右外端25上固定的動力輸入齒輪24輸入,使動 力輸入軸28轉動,通過動力輸入軸28左端上的內套簡主動齒輪30和外套簡主 動齒輪31,把旋轉動力分別傳給固定在內可旋轉編織套簡12后端的從動斜齒輪 18,和外可旋轉編織套筒13后端的從動斜齒輪17,使內、外可旋轉編織套簡 12、 13轉動。在內、外可旋轉編織套筒12、 13的轉動中,膠原蛋白纖維在壓力 設備的作用下,從進料咀U進入到編織倉IO中,在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旋轉 的情況下, 一部分的膠原蛋白纖維從外可旋轉編織套筒13與貯倉法蘭3內孔構 成的間隙,以及成型心軸9的環型咀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的間隙中 擠出,形成腸衣的第一層編織。另一部分從外均勻編織導孔34進入到外可旋轉 編織套簡13和內旋轉編織套簡12之間構成的第二編織倉36中,在兩套簡12、 13都旋轉的情況下, 一部分膠原蛋白纖維從外可旋轉編織套簡13與內旋轉編織 套簡12之間構成的間隙,以及成型心軸的環型咀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 成的間隙中擠出,形成腸衣的第二層編織。進入第二編織倉中的另一部分膠原 蛋白纖維,在壓力的作有下,從內旋轉編織套簡12前端錐管上的內均勻編織導 孔35進入與成型心軸9之間構成的第三編織倉中,在兩套簡12旋轉的情況下, 從內旋轉編織套簡12與成型心軸9之間構成的間隙,以及成型心軸9的環型咀 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的間隙中擠出,形成腸衣的第三層編織。所述 的第一 三層編織是同時進行的多層疊加編織,實際上是膠原蛋白纖維多層疊 編織一起,源源不斷地從環型咀件7內孔與管狀成型心軸9構成0. ~ 0. (BO固 的間隙中擠出,成型為連續的無縫腸衣。為了使腸衣的內壁之間不互沾,在成 型心軸9中吹有干燥風。剛成型的腸衣單壁厚度在0. 020 ~ 0. 030醒的范圍內, 經干燥后單壁厚度在0. 015 ~ 0. 030MM的范圍內,質量穩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它包括設有內堂的機座(1)和穿過機座內堂(32)中間的成型心軸(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軸(9)前端外側,可轉動的內旋轉編織套筒(12);通過軸承(14)套在內旋轉編織套筒(12)外側,可轉動的外旋轉編織套筒(13)。
2、 一種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它包括設有內堂的機座(1)和穿 過機座內堂(32)中間的成型心軸(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機座(1)前端面固定聯接,內空和所述內、外旋轉編織套簡(12、 13) 的前端面構成編織倉(10)的貯倉法蘭(3);固定在所述貯倉法蘭(3)外端面上,中心孔內設定間隔距離套有成型心軸 (9)的環型咀件(7)。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旋轉編織套簡的前端由柱簡和錐簡構成,在柱簡的外面上設置有編織角度為45 60度來福線凹槽(36),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8個透孔一內均 勻編織導孔(35)。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旋轉編織套簡(13)的前端由柱簡和錐簡構成,在柱簡的外面上設置有編織角度為45 60度來福線凹槽,在錐簡上設有均布的4 8個透孔一外 均勻編織導孔(34)。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貯倉法蘭(3 )上設置有從外與內側編織倉(10 )相通的進料咀(11 )。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成型心軸(9)為管狀,內孔可導通氣流。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心軸(9)與環型咀件(7)內孔之間設定的間隔距離為0.020 -0. 030畫。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膠原蛋白纖維腸衣編織成型器,它包括設有內堂的機座和成型心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軸前端外側,可轉動的內、外旋轉編織套筒。以及,與機座前端面固定聯接,內空和所述內、外旋轉編織套筒的前端面構成編織倉的貯倉法蘭;固定在所述貯倉法蘭外端面上,中心孔內設定間隔距離套有成型心軸的環型嘴件。該腸衣編織成型器,通過兩個內、外旋轉編織套筒的轉動,將膠原蛋白纖維交叉多層疊加編織成有一定編織角度的網狀結構,膠原蛋白纖維分布均勻,腸衣干燥后的厚度可控制在0.015~0.030mm內,質量穩定。所制作出的腸衣都有好的機械強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力和耐破性,并且皮薄易咀嚼。適用于灌腸類肉產品的生產。
文檔編號A22C13/00GK101099500SQ200710049580
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7日
發明者軍 楊 申請人:柳州市宏升膠原蛋白腸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