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泡菜香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液態發酵食品加工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泡菜是一種以濕態發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漬品,為泡酸菜類的一種。泡菜的制作工藝,是我國悠久而瑰麗的食文化遺產之一。據《中國飲饌史》記載,早在春秋戰國以前,我國就有成熟的泡菜制作技術。做為泡菜中的調味劑香料,起著增香味、除異味、去腥味的功效,因此研發一種合理的香料制備方法直接影響到泡菜的口味,越來越受到泡菜加工市場的重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它是按照香料與鹽水的比例制備而成,具有增香味、除異味、去腥味的功效。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它是由下列香料與泡菜鹽水按重量比制成鹽水 100克八角 0. 1克
花椒0. 2克白菌1克排草0. 1克所述的八角可以是三奈。本發明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1、在冷卻的沸水中加入井鹽,再摻入老鹽水使其在新液中中占25% 30%的體積以調味接種,PH值為4. 7,制成鹽水放入壇內備用。
2、 將八角、花椒放入清水內過一下,除掉灰塵,然后置篩網控水。
3、 將白菌洗去泥沙,排草切成3厘米的短節,同八角、花椒一同裝入紗布 袋中,扎好香料包口,入壇,放在已盛泡菜的壇內中間層。
4、 過一段時間(根據泡菜品種不同確定時間)取出,把袋上的鹽水輕輕擠 在壇內,迅速攪勻。然后將香料變換位置再次放入。
5、 開壇檢查中,如發現泡菜香味過濃,應立即將香料包(不擠鹽水)取出; 如香味過淡,應酌加香料,予以調劑,即可。
本發明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的特點在于合理的香料調配,在泡菜加工 過程中起著增香味、除異味、去腥味的功效。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l:按下列組分和重量比稱取原料 鹽水 100克 八角 0. 1克 花椒0. 2克 白菌1克 排草0. 1克
在冷卻的沸水中加入井鹽,再摻入老鹽水使其在新液中中占25% 30%的體 積以調味接種,PH值為4.7,制成鹽水放入壇內備用,將八角、花椒放入清 水內過一下,除掉灰塵,然后置篩網控水,同洗去泥沙的白菌及切成3厘 米短節的排草,與八角、花椒一同裝入紗布袋中,扎好香料包口,入壇, 放在已盛泡菜的壇內中間層。過一段時間(根據泡菜品種不同確定時間) 取出,把袋上的鹽水輕輕擠在壇內,迅速攪勻。然后將香料變換位置再次 放入。在開壇檢查中,如發現泡菜香味過濃,應立即將香料包(不擠鹽水) 取出;如香味過淡,應酌加香料,予以調劑,即可。
4實施例2:按下列組分和重量比稱取原料 鹽水 100克
三奈0. 05克 花椒0. 2克 白菌 l克 排草0. 1克'
在冷卻的沸水中加入井鹽,再摻入老鹽水使其在新液中中占25% 30%的體 積以調味接種,PH值為4.7,制成鹽水放入壇內備用,將三奈(三奈只是為 保持泡菜的鮮色,不宜使用八角時采用)、花椒放入清水內過一下,除掉灰 塵,然后置篩網控水,同洗去泥沙的白菌及切成3厘米短節的排草,與三 奈、花椒一同裝入紗布袋中,扎^ 香料包口,入壇,放在已盛泡菜的壇內 中間層。過一段時間(根據泡菜品種不同確定時間)取出,把袋上的鹽水 輕輕擠在壇內,迅速攪勻。然后將香料變換位置再次放入。在開壇檢查中, 如發現泡菜香味過濃,應立即將香料包(不擠鹽水)取出;如香味過淡, 應酌加香料,予以調劑,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鹽水100克八角0.1克花椒0.2克白菌1克排草0.1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八角可以是三奈。
全文摘要
一種泡菜香料的制備方法,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鹽水100克、八角0.1克、花椒0.2克、白菌1克、排草0.1克。用本方法制備的泡菜香料,在泡菜加工過程中起著增香味、除異味、去腥味的獨特功效。
文檔編號A23L1/221GK101658284SQ20081001299
公開日2010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8日
發明者王可權 申請人:王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