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鴨腳子、鴨掌樹,為銀杏屬多年生落葉喬木。它是僅存于我國特有的經濟樹種之一。銀杏極富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黃酮類、萜類、聚異戊烯醇類、烷基酚及酚酸類、脂肪酸、多元醇等多種活性化學成分,具有改善腦血管循環、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癌、解痙、抗過敏及美容等功效。此外,銀杏油中含豐富的VE,具有抗氧化,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延長循環系統中血紅細胞壽命的作用。因此,目前銀杏的開發和利用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由于銀杏類黃酮大都是醇溶性物質,遇水難溶,且有強烈的苦味。將其直接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不僅難以與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均勻混合,而且會嚴重影響產品的風味和口感。微膠囊技術是利用可形成膠囊壁與膜的物質,將芯材包埋形成一種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膠囊。技術的優勢在于可以保護芯材物質免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屏蔽味道、顏色、氣味,改變物質質量、體積、狀態或表面性能,隔離活性成分,降低芯材揮發性和毒性,將不可混合的化合物隔離以達到組分的控制釋放等功能。微膠囊技術給食品工業帶來了突破性的進展,國內已成功地對核桃油、獼猴桃籽油等油脂及姜油、花椒油等香精香料實現了微膠囊化。然而,目前市面上,還未對銀杏進行微膠囊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 供了一種高效的、使銀杏提取物得到充分利用的銀杏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配比為阿拉伯膠¢-環糊精=2 I
I 2,芯材壁材=1:1 1: 3,料液濃度為15 25%,單甘脂為0.1 0. 3%。本發明的制備步驟為1.銀杏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經預處理的銀杏、粉碎、過篩、稱重、裝料密封、升溫、升壓至特定萃取條件,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減壓分離、銀杏油;2.微膠囊化工藝流程阿拉伯膠溶解在50 60°C的蒸餾,30min后將P -環糊精加入并溶解,恒溫20min,加入乳化劑及銀杏油,均質(40°C,40MPa),噴霧干燥,成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顆粒細小均勻、流散性、混合性好;2.本發明的銀杏黃酮含量達到5. 73%,在水中溶解性好;3.本發明菌落總數< 5000,大腸菌群< 40,致病菌沒有檢出。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利用噴霧干燥法對銀杏微膠囊進行了制備,本發明的配比為阿拉伯膠P -環糊精=2 :1 1: 2,芯材壁材=1:1 1: 3,料液濃度為15 25%,單甘脂為0.1 0. 3%。實施例1 :阿拉伯膠¢-環糊精=I I,芯材壁材=I 3,料液濃度為25%,單甘脂為0. 1%。實施例2 :阿拉伯膠P -環糊精=2 I,芯材壁材=I 2,料液濃度為20%,單甘脂為0.3%。本發明的制備步驟為1.銀杏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經預處理的銀杏、粉碎、過篩、稱重、裝料密封、升溫、升壓至特定萃取條件,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減壓分離、銀杏油;2.微膠囊化工藝流程阿拉伯膠溶解在50 60°C的蒸餾,30min后將P -環糊精加入并溶解,恒溫20min,加入乳化劑及銀杏油,均質(40°C,40MPa),噴霧干燥,成品。不同配比下,微膠囊化的效率可見表1、表2。表I微膠囊配方因素水平表
權利要求
1.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本發明的配比為阿拉伯膠β-環糊精=2 :1 1: 2,芯材壁材=1:1 1: 3,料液濃度為15 25%,單甘脂為O.1 O.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其特征在于阿拉伯膠環糊精=1 1,芯材壁材=I 3,料液濃度為25%,單甘脂為O. 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其特征在于阿拉伯膠環糊精=2 1,芯材壁材=I 2,料液濃度為20%,單甘脂為O. 3%。
4.一種銀杏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發明的制備步驟為 (1)銀杏總黃酮的提取工藝 經預處理的銀杏、粉碎、過篩、稱重、裝料密封、升溫、升壓至特定萃取條件,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減壓分離、銀杏油; (2)微膠囊化工藝流程 阿拉伯膠溶解在50 60°C的蒸餾,30min后將β -環糊精加入并溶解,恒溫20min,加入乳化劑及銀杏油,均質(40°C,40MPa),噴霧干燥,成品。
全文摘要
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食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銀杏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的、使銀杏提取物得到充分利用的銀杏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配比為阿拉伯膠∶β-環糊精=2∶1~1∶2,芯材∶壁材=1∶1~1∶3,料液濃度為15~25%,單甘脂為0.1~0.3%。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039961SQ20111031035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韓峰 申請人: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