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黑莓籽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涉及一種黑莓籽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黑莓為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藤本植物,因其果實富含多種功能性成分,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在世界上被譽為“黃金水果”。我國是亞洲種植黑莓的主要地區。黑莓鮮果為典型的加工型水果,但在其加工過程中,其種子作為副產品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只當作垃圾處理,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黑莓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其主要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為亞油酸61. 22%,亞麻酸17. 60%,油酸14. 72%,棕櫚酸3. 71%,硬脂酸2. 18%。目前,國內關于黑莓籽油的提取多采用溶劑法或超聲波輔助提取法,超臨界C02萃取法報道較少,黑莓籽油微膠囊的研制也尚屬空白。·微膠囊化是指將固體、液體或者氣體材料包裹在一個微小的、密閉的膠囊之中,此膠囊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有控制地將所包裹的材料釋放出來。通過微膠囊化處理可以將液體粉末化,有效的隔離活性組分,降低或者掩蓋食品中不良氣味和苦味,對熱敏性、易氧化及對水分含量有嚴格要求等特性的食品組分起到保護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黑莓籽油微膠囊。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黑莓籽粉經過冷凍粉碎細化、冷凍干燥脫水后,利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黑莓籽油,以萃取出的黑莓籽油為芯材,變性淀粉、阿拉伯膠、麥芽糊精為復合壁材,通過噴霧干燥制成黑莓籽油微膠囊。所述的變性淀粉優選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HI-CAP100。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優選主要包含如下步驟I)選取經過清理、除雜的黑莓籽投入液氮中冷凍,在粉碎溫度-130 -170°C,轉速150 250r/min的條件下進行冷凍粉碎20 40min,將冷凍粉碎后的黑莓籽粉過40 60目篩;2)將經凍粉過篩后黑莓籽粉,冷凍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 5% ;3)將經過冷凍粉碎、真空冷凍干燥的黑莓籽粉于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壓力30MPa,萃取溫度40°C,CO2流量25L/h,萃取時間60min,分離壓力7MPa,分離溫度35°C的條件下萃取黑莓籽油;4)以超臨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為芯材,將變性淀粉、阿拉伯膠、麥芽糊精按I O. 8 I. 2 O. 8 I. 2的質量比溶解于60 65°C的熱水中,邊攪拌邊加入超臨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繼續攪拌10 15min后,通過膠體磨均質2 3次制得乳狀液,其中壁材與芯材的配比為I : 2 4,總固形物含量為30% ;5)將該乳狀液噴霧干燥得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進一步優選主要包含如下步驟I)選取經過清理、除雜的黑莓籽投入液氮中冷凍,在粉碎溫度_150°C,轉速200r/min的條件下進行冷凍粉碎30min,將冷凍粉碎后的黑莓籽粉過60目篩;2)將經凍粉過篩后黑莓籽粉,首先預凍至_30°C,預凍時間4h,后于真空冷凍干燥機中進行冷凍干燥;凍干開始時物料厚度約1cm,冷凝器溫度設定為_45°C,隔板終溫設定為40°C,凍干15 20h至水分含量為3. 4 5. 4% ;3)將經過冷凍粉碎、真空冷凍干燥的黑莓籽粉于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壓力30MPa,萃取溫度40°C,CO2流量25L/h,萃取時間60min,分離壓力7MPa,分離溫度35°C的條件下萃·取黑莓籽油;4)以超臨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為芯材,將變性淀粉、阿拉伯膠、麥芽糊精按1:1: I的質量比溶解于60°c的熱水中,邊攪拌邊加入超臨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繼續攪拌IOmin后,通過膠體磨均質3次制得乳狀液,其中壁材與芯材的配比為I : 2. 5,總固形物含量為30% ;5)將該乳狀液噴霧干燥得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噴霧干燥的條件為進風溫度1800C,出風溫度80°C,進料流量20ml/min。按照本發明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得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該微膠囊包埋率高達95%以上。該黑莓籽油微膠囊產品可應用于食品、保健品中。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超臨界CO2萃取黑莓籽油工藝及其微膠囊制備工藝具有以下優點(一)植物種子的粉碎粒度和含水量是影響超臨界CO2萃取效率的重要因素。種子干燥方法的選擇及干燥程度直接影響種子的含水量。真空冷凍干燥是將凍結到共晶點溫度以下的物料,在真空狀態下,通過升華而脫除其水分的一種干燥方法。冷凍粉碎與常溫粉碎相比,物料在極低的溫度下脆性增加且更易粉碎,因而能粉碎得更細碎,且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物料原有的活性物質。而且冷凍粉碎對含油脂多的物料特別有效,能夠克服物料在常溫粉碎過程中發生粘結、堵塞和性質變化等不良變化。本發明以黑莓濃縮汁(漿)、果汁和果酒等加工的副產物——黑莓種子為原料,首次將冷凍粉碎、真空冷凍干燥、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技術聯合用于提取黑莓籽油,由表I可以明顯看出,經過凍粉、凍干處理的黑莓籽超臨界萃取得到的黑莓籽油無論酸值、過氧化值還是色澤都優于其他兩種處理,這是因為整個萃取過程溫度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油脂不易氧化變質,最大限度保持了黑莓籽油中功能性成分的活性。表I黑莓籽油理化指標測定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黑莓籽粉經過冷凍粉碎細化、冷凍干燥脫水后,利用超臨界CCV流體萃取黑莓籽油,以萃取出的黑莓籽油為芯材,變性淀粉、阿拉伯膠、麥芽糊精為復合壁材,通過噴霧干燥制成黑莓籽油微膠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性淀粉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HI-CAP1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驟 1)選取經過清理、除雜的黑莓籽投入液氮中冷凍,在粉碎溫度-130 -170°C,轉速 150 250r/min的條件下進行冷凍粉碎20 40min,將冷凍粉碎后的黑莓籽粉過40 60目篩; 2)將經凍粉過篩后黑莓籽粉,冷凍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5% ; 3)將經過冷凍粉碎、真空冷凍干燥的黑莓籽粉于超臨界CCV流體萃取壓力30MPa,萃取溫度40°C,CO2流量25L/h,萃取時間60min,分離壓力7MPa,分離溫度35°C的條件下萃取黑莓籽油; 4)以超臨界0)2萃取的黑莓籽油為芯材,將變性淀粉、阿拉伯膠、麥芽糊精按I: 0.8 1.2 0.8 I. 2的質量比溶解于60 65°C的熱水中,邊攪拌邊加入超臨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繼續攪拌10 15min后,通過膠體磨均質2 3次制得乳狀液,其中壁材與芯材的配比為I : 2 4,總固形物含量為30% ; 5)將該乳狀液噴霧干燥得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驟 1)選取經過清理、除雜的黑莓籽投入液氮中冷凍,在粉碎溫度_150°C,轉速200r/min的條件下進行冷凍粉碎30min,將冷凍粉碎后的黑莓籽粉過60目篩; 2)將經凍粉過篩后黑莓籽粉,首先預凍至-30°C,預凍時間4h,后于真空冷凍干燥機中進行冷凍干燥;凍干開始時物料厚度約1cm,冷凝器溫度設定為_45°C,隔板終溫設定為40°C,凍干15 20h至水分含量為3. 4 5. 4% ; 3)將經過冷凍粉碎、真空冷凍干燥的黑莓籽粉于超臨界CCV流體萃取壓力30MPa,萃取溫度40°C,CO2流量25L/h,萃取時間60min,分離壓力7MPa,分離溫度35°C的條件下萃取黑莓籽油; 4)以超臨界0)2萃取的黑莓籽油為芯材,將變性淀粉、阿拉伯膠、麥芽糊精按I: I : I的質量比溶解于60°C的熱水中,邊攪拌邊加入超臨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繼續攪拌IOmin后,通過膠體磨均質3次制得乳狀液,其中壁材與芯材的配比為I : 2.5,總固形物含量為30% ; 5)將該乳狀液噴霧干燥得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膠囊,噴霧干燥的條件為進風溫度1800C,出風溫度80°C,進料流量20ml/min。
5.按照權利要求I 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制備的黑莓籽油微膠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公開了一種黑莓籽油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該黑莓籽油微膠囊的制備方法步驟為(1)黑莓籽冷凍粉碎;(2)黑莓籽真空冷凍干燥;(3)超臨界CO2萃取黑莓籽油;(4)黑莓籽油微膠囊制備。本發明將先進的冷凍粉碎、真空冷凍干燥、超臨界CO2萃取及微膠囊化技術聯合應用于黑莓籽油的加工工藝中,在黑莓籽油的整個萃取過程中溫度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油脂不易氧化變質,極大地保持了黑莓籽油中的功能活性成分,出油率達18.6%。且通過噴霧干燥制備的黑莓籽油微膠囊具有保質期長、便于貯藏和運輸以及微膠囊包埋率最高達95%以上的優點。該黑莓籽油微膠囊產品可應用于食品、保健品中。
文檔編號A23D9/04GK102726548SQ20121020171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唐小媛, 趙寶生, 陸雯, 韓永斌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