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包餡機,特別涉及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
背景技術:
現有食品包餡機出料桶都為整體結構,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更換品種,以及停機后需要清理存于桶內剩料,由于以往結構是套式配合,拆卸清理十分麻煩且浪費時間。有鑒于此,為解決現有的食品包餡機出料桶技術中的種種不足,本設計人基于相關領域的研發,并經過不斷測試及改良,進而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采用分體式結構,通過固定螺栓使其固定,拆卸時比較簡便,內部存余物料及零件都能夠輕松取出清理,外桶與內桶之間的配合更加牢固準確;外桶與外桶出料口通過凹槽與凸起的配合而固定,操作簡單,能夠大大降低制作成本。此外,還能夠生產“餡中陷”的食品。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包括有外桶,其包含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對接形成筒體, 且在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的兩個連接處各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桶,設置于所述外桶的內部,所述內桶上設有一個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與外桶上的第二通孔連通,所述內桶的下方連接有內桶出料口 ;以及外桶出料口,連接于外桶的下方。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中,所述的第一通孔與食品包餡機上的面皮輸送管道連通,而所述的第二通孔與食品包餡機上的餡料輸送管道連通。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中,所述第一半外桶上設有螺紋孔,第二半外桶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想對應的通孔,通過螺栓將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相互固定。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中,所述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上設有對應的凸耳,第一半外桶的凸耳上設有螺紋孔,通過螺栓將第一半外桶固定在食品包餡機上。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中,還包括有上蓋,所述上蓋的下沿設有一圈第二凸起,所述內桶的上沿設有一圈第一凸起,所述外桶的內側上方設有一圈第一凹槽,所述內桶與所述上蓋分別通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而與所述的第一凹槽配合固定。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中,所述上蓋的中央縱向貫穿有一條通道,所述通道與食品包餡機上的另一餡料輸送管道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分體式結構,通過固定螺栓使其固定,拆卸時比較簡便,內部存余物料及零件都能夠輕松取出清理,又由于是分體式結構,外桶與內桶之間的配合更加牢固準確;外桶與外桶出料口是通過凹槽與凸起的配合而固定,操作簡單,且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此外,還能夠生產“餡中陷”的食品。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的主視圖;圖2為第一半外桶的主視圖;圖3為第二半外桶的主視圖;圖4為內桶的剖視圖;圖5為外桶出料口的剖視圖;圖6為上蓋的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圖7為上蓋的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外桶;11-第一半外桶;12-第二半外桶;13-第一通孔;131-面皮輸送管道;14-第二通孔;141-餡料輸送管道;15-螺紋孔;15’-通孔;16-凸耳;161-螺紋孔;17-第一凹槽;18-第二凹槽;2-內桶;21-第三通孔;22-內桶出料口 ;23-第一凸起; 3-外桶出料口 ;31-第三凸起;4-上蓋;41-第二凸起;42-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的使用目的與功效及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現舉出較佳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所示,詳述如下如圖1至圖5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的主視圖、第一半外桶的主視圖、第二半外桶的主視圖、內桶的主視圖以及外桶出料口的剖視圖。其中, 所述的出料桶主要包括有外桶1、內桶2以及外桶出料口 3,所述外桶1設置于內桶2的外部,且外桶1的下方連接有所述外桶出料口 3。所述外桶1包含第一半外桶11和第二半外桶12,其中第一半外桶11和第二半外桶12對接形成筒體,且在第一半外桶11和第二半外桶12的兩個連接處各設有一個通孔, 分別為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述的第一通孔13與食品包餡機上的面皮輸送管道 131連通,而所述的第二通孔14與食品包餡機上的餡料輸送管道141連通。所述內桶2上設有一個第三通孔21,當內桶2安裝于外桶1內時,所述的第三通孔21與外桶1上的第二通孔12連通。所述內桶2的下方連接有內桶出料口 22。所述內桶2的上沿設有一圈第一凸起23。所述第一半外桶11上設有螺紋孔15,第二半外桶12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15相對應的通孔15’,通過螺栓將第一半外桶11和第二半外桶12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半外桶 11和第二半外桶12上還設有對應的凸耳16,其中,第一半外桶11的凸耳16上設有螺紋孔 161,通過螺栓將第一半外桶11固定在食品包餡機(圖中未示)上。特別如圖6所示,所述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還包括有上蓋4,所述上蓋4的下沿設有一圈第二凸起41。所述外桶1的內側上方設有一圈第一凹槽17,所述內桶2與所述上蓋4分別通過第一凸起23和第二凸起41而與所述外桶1的第一凹槽17配合固定。內桶2安裝于外桶 1的內部。再如圖7所示,其為所述上蓋4的另一實施例,所述上蓋4的中央縱向貫穿有一條通道42,所述通道42與食品包餡機上的另一餡料輸送管道(圖中未示)連通。所述外桶1的內側下方設有一圈第二凹槽18,而所述外桶出料口 3的頂端設有與所述第二凹槽18相對應的一圈第三凸起31,所述外桶1與外桶出料口 3通過第二凹槽18 與第三凸起31的配合而固定。在工作過程中,面皮依次通過食品包餡機上的面皮輸送管道131和外桶1的第一通孔13而到達外桶出料口 3的底端,餡料依次食品包餡機上的餡料輸送管道141、外桶1的第二通孔14和內桶2的第三通孔21而到達內桶出料口 22的底端,而后從外桶出料口 3和內桶出料口 22 —起輸出已包有餡料的面皮,最后進入出料口下方的模具以成型。進一步地,如果采用的是具有通道42的上蓋4,那么將有另一種餡料從通道42進入到內桶2中,以生產出“餡中陷”的食品。綜上,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采用分體式結構,通過固定螺栓使其固定,拆卸時可將第一半半桶取下,內部存余物料及零件都能夠輕松取出清理,又由于是分體式結構,外桶與內桶之間的配合更加牢固準確。現有的設備中,出料口是靠一帶螺紋的壓盤壓緊,而在本實用新型中,外桶與外桶出料口是通過凹槽與凸起的配合而固定,操作簡單,且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此外,還能夠生產“餡中陷”的食品。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權利要求限定的精神與范圍之內可對其進行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是它們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桶,其包含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對接形成筒體,且在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的兩個連接處各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桶,設置于所述外桶的內部,所述內桶上設有一個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與外桶上的第二通孔連通,所述內桶的下方連接有內桶出料口 ;以及外桶出料口,連接于外桶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與食品包餡機上的面皮輸送管道連通,而所述的第二通孔與食品包餡機上的餡料輸送管道連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外桶上設有螺紋孔,第二半外桶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想對應的通孔,通過螺栓將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相互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上設有對應的凸耳,第一半外桶的凸耳上設有螺紋孔,通過螺栓將第一半外桶固定在食品包餡機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上蓋,所述上蓋的下沿設有一圈第二凸起,所述內桶的上沿設有一圈第一凸起,所述外桶的內側上方設有一圈第一凹槽,所述內桶與所述上蓋分別通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而與所述的第一凹槽配合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的中央縱向貫穿有一條通道,所述通道與食品包餡機上的另一餡料輸送管道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體式食品包餡機出料桶,其包括有外桶,其包含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對接形成筒體,且在第一半外桶和第二半外桶的兩個連接處各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桶,設置于所述外桶的內部,所述內桶上設有一個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與外桶上的第二通孔連通,所述內桶的下方連接有內桶出料口;以及外桶出料口,連接于外桶的下方。本實用新型采用分體式結構,通過固定螺栓使其固定,拆卸時比較簡便,內部存余物料及零件都能夠輕松取出清理,外桶與內桶之間的配合更加牢固準確;外桶與外桶出料口通過凹槽與凸起的配合而固定,操作簡單,能夠大大降低制作成本,此外,還能夠生產“餡中陷”的食品。
文檔編號A21C9/06GK202286259SQ20112025843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1日
發明者劉克禮, 張春明 申請人:劉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