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紅茶味豆腐乳的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佐餐調料的加工工藝,具體涉及一種紅茶味豆腐乳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制作豆腐乳的工藝是在豆腐胚上接種毛霉以后,培養繁殖至豆腐胚上長滿白毛,再加入食鹽趕制后與各種輔料,如料酒、紅曲或香料等一并裝壇發酵。此種方法做出來的豆腐乳,產品不夠細膩,口感一般,氨基酸含量偏低,不符合目前提倡的健康飲食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口感醇厚、產品細膩的紅茶味豆腐乳。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紅茶味豆腐乳的制作工藝,所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對原料黃豆進行選取、清洗,在缸中浸泡至徹底泡透,浙干水分后磨成豆漿,過濾后濾液待用;2)選用重量百分比為15-20%的紅茶和余量純凈水,磨成紅茶漿,過濾后濾液待用;3)將豆漿濾液和紅茶漿濾液混合,并加熱至75°C以上,在未沸騰狀態下用鹽水點成衆粒;4)用棉布整個包裹住漿粒后進行壓板成型,即得到塊狀的紅茶豆腐胚塊;5)將豆腐胚塊切成合適大小,置于發酵籠屜的紗布上,豆腐胚塊之間間隔為一指寬;6)在豆腐胚塊上表面噴灑食用菌,在20-25°C下進行自然發酵至豆腐胚塊表面的白色霉毛長至O. 3-0. 5CM高度;7)在步驟6的豆腐胚塊上均勻地抹一層食鹽,靜置10-20個小時;8)將步驟7的豆腐胚塊放入容器內,加入適量水、鹽、辣椒粉、蒜末、姜粉,密封20-40天,即可制成紅茶味豆腐乳。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在普通的豆腐乳的制備原料中加入紅茶,利用紅茶芳香厚味,可以有效地提高豆腐乳的口感及檔次。紅茶中具有豐富的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與豆腐乳相搭配,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符合目前提倡的健康飲食標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對原料黃豆進行選取、清洗,在缸中浸泡至徹底泡透,浙干水分后磨成豆漿,過濾后濾液待用;2)選用重量百分比為15-20%的紅茶和余量純凈水,磨成紅茶漿,過濾后濾液待用;3)將豆漿濾液和紅茶漿濾液混合,并加熱至75°C以上,在未沸騰狀態下用鹽水點成衆粒;4)用棉布整個包裹住漿粒后進行壓板成型,即得到塊狀的紅茶豆腐胚塊;5)將豆腐胚塊切成合適大小,置于發酵籠屜的紗布上,豆腐胚塊之間間隔為一指寬; 6 )在豆腐胚塊上表面噴灑食用菌,在20-25 °C下進行自然發酵至豆腐胚塊表面的白色霉毛長至O. 3-0. 5CM高度;7)在步驟6的豆腐胚塊上均勻地抹一層食鹽,靜置10-20個小時;8)將步驟7的豆腐胚塊放入容器內,加入適量水、鹽、辣椒粉、蒜末、姜粉,密封20-40天,即可制成紅茶味豆腐乳。本發明在普通的豆腐乳的制備原料中加入紅茶,利用紅茶芳香厚味,可以有效地提高豆腐乳的口感及檔次。紅茶中具有豐富的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與豆腐乳相搭配,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符合目前提倡的健康飲食標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紅茶味豆腐乳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對原料黃豆進行選取、清洗,在缸中浸泡至徹底泡透,浙干水分后磨成豆漿,過濾后濾液待用;2)選用重量百分比為15-20%的紅茶和余量純凈水,磨成紅茶漿,過濾后濾液待用;3)將豆漿濾液和紅茶漿濾液混合,并加熱至75°C以上,在未沸騰狀態下用鹽水點成漿粒;4)用棉布整個包裹住漿粒后進行壓板成型,即得到塊狀的紅茶豆腐胚塊;5)將豆腐胚塊切成合適大小,置于發酵籠屜的紗布上,豆腐胚塊之間間隔為一指寬;6)在豆腐胚塊上表面噴灑食用菌,在20-25°C下進行自然發酵至豆腐胚塊表面的白色霉毛長至O. 3-0. 5CM高度;7)在步驟6的豆腐胚塊上均勻地抹一層食鹽,靜置10-20個小時;8)將步驟7的豆腐胚塊放入容器內,加入適量水、鹽、辣椒粉、蒜末、姜粉,密封20-40 天,即可制成紅茶味豆腐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紅茶味豆腐乳的制作工藝,在普通的豆腐乳的制備原料中加入紅茶,利用紅茶芳香厚味,可以有效地提高豆腐乳的口感及檔次。紅茶中具有豐富的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與豆腐乳相搭配,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符合目前提倡的健康飲食標準。
文檔編號A23C20/02GK102986908SQ20121039759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陽良明 申請人:陽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