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料酒釀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
背景技術:
刺葡萄(學名:Vitis davidii Foex)是盛產于南方的一種葡萄,其果皮較厚、色素濃、保健成分豐富,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占17.5%,含酸量僅為0.32%,味純甜,具有特殊的野果風味,外觀漂亮,果粒紫黑,賽珍珠,果穗串串如瑪瑙。由于刺葡萄果肉中糖分含量較高,因而,可作為釀制干紅葡萄酒和具有寶石紅色高保健價值的優質葡萄酒的原料。同時,所釀制的刺葡萄酒,具有延緩衰老、降低血壓等功效。目前,刺葡萄酒的釀制大都采用傳統的的釀制方法。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1110098802.7)“一種典藏干紅刺葡萄酒及其釀制方法”,這種葡萄酒的原料為“湘釀一號”刺葡萄,它的理化指標為 總S02為47mg/L ;揮發酸為0.4g/L ;白藜蘆醇含量為1.65mg/L;總酚為2098mg/L;感官指標:色澤紫紅;具品種果香,香氣突出,怡悅,無異香;入口較醇厚,較諧調,結構感較強;具特殊風格。如下步驟制成:備料;除梗、破碎;入罐;開放式循環;浸潰、發酵;分離出罐;蘋果酸一乳酸發酵;第一次換罐;均衡調配;澄清處理也稱下膠;穩定處理;陳釀;穩定性試驗和灌裝、瓶貯、包裝后即為成品。這種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先進,原料天然,不添加色素和防腐劑,酒色為深紫紅色、澄清透明、果香濃郁、典型性強、且在杯內留有眾多酒柱,香氣怡悅、純正,有成熟果香,飲后圓滑感覺繞舌不散。又如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1010258646.1)“發酵型刺葡萄低醇飲料及其加工方法”,該飲料是以刺葡萄為原料,搗碎成刺葡萄漿后,加入為刺葡萄漿重量的8-12%的白砂糖,利用刺葡萄表皮的原有野生菌種于25-30°C進行自然發酵2天,邊發酵邊翻動,然后壓濾取汁,再用板框精濾除去刺葡萄皮渣,得到澄清汁,經熱灌裝封口、及冷卻而成;該飲料采用短時間自然巴氏殺菌、發酵,酒精含量低于5°,既具有果酒特有的發酵風味,又沒有酒精的刺激性口感;是介于傳統果酒和軟飲料之間的獨特新食品。技術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刺葡萄為原料釀制刺葡萄酒的方法,所釀制的刺葡萄酒具有補氣固表、滋腎、養肝、平肝息風、活血祛瘀、行氣、祛風止痛、消積、清熱除煩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為實現其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發明一種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其釀制過程如下:A、主料預處理:按重量份取刺葡萄果實350-800份,先用普通水清洗,再用去離子水清洗三次,然后,將清洗后的果實研磨破碎,得破碎的刺葡萄果肉,備用;B、輔助料預處理:按重量份分別取黃芪3-5份、枸杞6-8份、天麻1_2份、丹參4_6份、川穹7-10份、莪術3-5份、鮮竹葉6-10份,作為輔助料;將輔助料中的黃芪、天麻、川穹切成寬0.5-1.5cm、長1.0-2.0cm、厚0.05-0.2cm的片狀;將輔助料中的丹參、莪術粉碎,過40-100目篩;將輔助料中的鮮竹葉清洗干凈,晾干;分別備用;C、一次發酵:向備用的刺葡萄果肉中加入占其重量30%、體積濃度為為25-35的米酒,并加入占刺葡萄果肉和米酒總重量1.5-2.6%的酒曲,再加入備用的黃芪、天麻、枸杞,裝罐發酵,發酵時間為60-70天,控制發酵溫度在15-42°C,得一次發酵刺葡萄液,備用;D、輔助液浸泡:分別向備用的丹參、川穹和莪術中加入1-3倍重量、體積濃度為25-35%的米酒,浸泡3-5天,過濾,分別得浸泡后的丹參液、川穹液、莪術液,備用;E、輔助液處理:將備用的丹參液、川穹液、莪術液經5000-15000轉/min的高速離心機離心去渣,分別得處理丹參液、處理川穹液、處理莪術液,備用;F、二次發酵:將備用的處理丹參液、處理川穹液、處理莪術液加入到備用的一次發酵刺葡萄液中,并加入占刺葡萄果肉和米酒總重量0.8-1.3%的酒曲,密封發酵,時間為1-3天,控制發酵溫度在15-42°C,得二次發酵刺葡萄液,備用;G、輔料浸泡:將備用的鮮竹葉加入備用的二次發酵刺葡萄液中,浸泡20-36小時,然后用40-80目篩網過濾,得刺葡萄粗濾液,備用;H、離心分離:將備用的刺葡萄粗濾液,經5000-15000轉/min的高速離心機離心去渣,得離心液,再將離心液密封,在1_8°C放置1-3天,然后,再經高速離心機離心去渣,即得刺葡萄酒。 所用的酒曲是釀造黃酒用的酒曲。所述的米酒是由農家采用土法制成的米酒。所述的鮮竹葉是采用春季剛長出的嫩竹葉。其優化的技術方案一:所述輔助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芪5 枸杞6 天麻I 丹參6川穹10 莪術3 鮮竹葉10。其優化的技術方案二:所述輔助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芪3 枸杞8 天麻2 丹參4川穹7 莪術5 鮮竹葉6。其優化的技術方案三:所述輔助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芪4 枸杞7 天麻2 丹參5川穹8 莪術4 鮮竹葉8。本發明的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是采用富含營養成份的刺葡萄作為主要原料,刺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有極高的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對心腦血管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輔以補氣固表的黃芪,滋腎、養肝的枸杞,平肝息風的天麻,活血祛瘀的丹參,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川穹和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莪術以及清熱除煩、帶有竹葉清香的鮮竹葉作為原料,因而,所釀制的刺葡萄酒具有補氣固表、滋腎、養肝、平肝息風、活血祛瘀、行氣、祛風止痛、消積、清熱除煩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采用本發明方法釀制的刺葡萄酒,曾應用于高血壓治療臨床試驗。試驗時,選擇不同病情、病歷、年齡、性別的患者,從住院及內科門診選擇42例。1、診斷依據以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程丑夫和王鐘林主編的《實用內科手冊(第二版》(2004年3月第2版第17次印刷)為診斷標準,以臨床表現和醫院檢驗資料為依據,結合流行病學資料進行參考,除去其他疾病。2、一般資料
權利要求
1.一種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釀制過程如下: A、主料預處理:按重量份取刺葡萄果實350-800份,先用普通水清洗,再用去離子水清洗三次,然后,將清洗后的果實研磨破碎,得破碎的刺葡萄果肉,備用; B、輔助料預處理:按重量份分別取黃芪3-5份、枸杞6-8份、天麻1-2份、丹參4-6份、川穹7-10份、莪術3-5份、鮮竹葉6-10份,作為輔助料;將輔助料中的黃芪、天麻、川穹切成片狀;將輔助料中的丹參、莪術粉碎,過40-100目篩;將輔助料中的鮮竹葉清洗干凈,晾干;分別備用; C、一次發酵:向備用的刺葡萄果肉中加入占其重量30%、體積濃度為25-35%的米酒,并加入占刺葡萄果肉和米酒總重量1.5-2.6%的酒曲,再加入備用的黃芪、天麻、枸杞,裝罐發酵,發酵時間為60-70天,控制發酵溫度在15-42°C,得一次發酵刺葡萄液,備用; D、輔助液浸泡:分別向 備用的丹參、川穹和莪術中加入1-3倍重量、體積濃度為25-35%的米酒,浸泡3-5天,過濾,分別得浸泡后的丹參液、川穹液、莪術液,備用; E、輔助液處理:將備用的丹參液、川穹液、莪術液經5000-15000轉/min的高速離心機離心去渣,分別得處理丹參液、處理川穹液、處理莪術液,備用; F、二次發酵:將備用的處理丹參液、處理川穹液、處理莪術液加入到備用的一次發酵刺葡萄液中,并加入占刺葡萄果肉和米酒總重量0.8-1.3%的酒曲,密封發酵,時間為1-3天,控制發酵溫度在15_42°C,得二次發酵刺葡萄液,備用; G、輔料浸泡:將備用的鮮竹葉加入備用的二次發酵刺葡萄液中,浸泡20-36小時,然后用40-80目篩網過濾,得刺葡萄粗濾液,備用; H、離心分離:將備用的刺葡萄粗濾液,經5000-15000轉/min的高速離心機離心去渣,得離心液,再將離心液密封,在1_8°C放置1-3天,然后,再經高速離心機離心去渣,即得刺葡萄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黃芪5 枸杞6 天麻I 丹參6 川穹10 莪術3 鮮竹葉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黃芪3 枸杞8 天麻2 丹參4 川穹7 莪術5 鮮竹葉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黃芪4 枸杞7 天麻2 丹參5 川穹8 莪術4 鮮竹葉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涉及飲料酒釀制技術領域,其釀制過程包括主料預處理、輔助料預處理、一次發酵、輔助液浸泡、輔助液處理、二次發酵、輔料浸泡、離心分離等步驟;所釀制的刺葡萄酒具有補氣固表、滋腎、養肝、平肝息風、活血祛瘀、行氣、祛風止痛、消積、清熱除煩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本發明方法既可用于釀制刺葡萄酒,也可用于釀制其它品種的葡萄酒,還可用于釀制其它種類的水果酒。
文檔編號C12G1/02GK103074185SQ20131002995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7日
發明者管天球 申請人:管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