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微生物分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操作簡便、快捷,適合于田間作業條件下采集病菌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煙草野火病(tobacco wild fire)是世界煙草生產中危害較嚴重的細菌病害之一,也是我國煙草的主要病害之一。野火病主要為害葉片,也能侵害花、蒴果和種子。葉上癥狀初為水潰狀圓形褪色的小斑點,后來斑點擴大,中心變成褐色,周圍有一圈很寬的黃綠色暈環,于幼苗期或氣候潮濕時最為明顯,直徑可達f 2厘米。煙草受害后,一般發病率1(Γ30%,嚴重地塊發病率7(Γ100%,能夠導致絕收。要實現煙草野火病抗病品種選育、病害的控制都與病菌小種的分化、群體遺傳的多樣性密切相關,因此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是最基本的工作。目前,煙草野火病的分離多采用組織破碎法進行,選取病組織表面消毒后,破碎組織,稀釋涂布或劃線分離。這種方法在有效去除病組織表面腐生微生物的同時,也殺滅了大量的目標病菌,致使大量的病樣難以分離到病菌,分離效率比較低下,浪費了大量標本。為此,開發一種操作簡便、快捷,適合于田間作業條件下采集病菌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對于煙草野火病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操作簡便、快捷,適合于田間作業條件下采集病菌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以下步驟:
Α、選擇病斑:選典型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
B、收集噴菌液: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 ”或“米”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3 1/2處;在凹槽中滴加15(Γ300μ 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
C、分離擴繁: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5倍或10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53~5或103~5倍的稀釋液10(Γ200 μ L涂布于KMB培養基平板,在24 28°C下培養48 72h ;
D、菌落選取: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Γ15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1(T 107CFU/mL的菌懸液;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每株接種7、個點,每個點接種0.Γ0.2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大于80%,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
本發明根據煙草野火病病菌能局限于發病死體組織中的特性,以葉片上的病斑作為分離煙草野火病病菌的基礎材料,不經過表面消毒,利用細菌的噴菌現象,病菌從完整的病組織釋放,以收集到噴菌液實現分離擴繁。本發明收集噴菌液可以在田間采樣時進行,不必回到實驗室,能夠減少雜菌污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發明的分離效率高、病樣用量少,與普通組織破碎法分離比較,可以節約3(Γ50%的病樣標本;本發明的分離的純度高,病菌在噴菌液中處于優勢,分離純化一步到位,減少了轉代的次數,保持了病菌野生型特性,特別是對保持病菌的致病力有利。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加以限定,任何基于本發明的技術思路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Α、選擇病斑:選典型煙 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
B、收集噴菌液: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 ”或“米”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3 1/2處;在凹槽中滴加15(Γ300μ 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
C、分離擴繁: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5倍或10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53~5或103~5倍的稀釋液10(Γ200 μ L涂布于KMB培養基平板,在24 28°C下培養48 72h ;
D、菌落選取: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Γ15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1(T 107CFU/mL的菌懸液;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每株接種7、個點,每個點接種0.Γ0.2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大于80%,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C步驟所述的KMB培養基按以下配比制備:懌蛋白胨20g、磷酸氫二鉀1.5g、七水硫酸鎂1.5g或硫酸鎂0.738g、甘油10ml、瓊脂17 20g,加蒸餾水至1000ml,調整pH值至
7.0 7.2。D步驟所述的煙草樣本植株為易感病品種K326、G28、紅花大金元或云煙85生長至6 7片真葉時的植株。D步驟所述的接種點選擇于側脈之間,接種點間距為1.(Tl.5cm。所述的煙草野火病菌分離方法還包括目標菌落保存操作,取D步驟確定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10卜107CFU/mL的菌懸液,在-2(T-70°C下保存;所述的保存液為15^40%的甘油蒸餾水溶液。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本發明根據煙草野火病病菌能局限于發病死體組織中的特性,以葉片上的病斑作為分離煙草野火病病菌的基礎材料,不經過表面消毒,利用細菌的噴菌現象,病菌從完整的病組織釋放,以收集到噴菌液實現分離擴繁。實施例1
按懌蛋白胨20g、磷酸氫二鉀1.5g、七水硫酸鎂1.5g、甘油10ml、瓊脂17g配比,加蒸懼水至1000ml,調整pH值至7.0,制備KMB培養基。
實施例2
按懌蛋白胨20g、磷酸氫二鉀1.5g、硫酸鎂0.738g、甘油10ml、瓊脂20g配比,加蒸餾水至1000ml,調整pH值至7.2,制備KMB培養基。實施例3
按懌蛋白胨20g、磷酸氫二鉀1.5g、七水硫酸鎂1.5g、甘油10ml、瓊脂19g配比,加蒸懼水至1000ml,調整pH值至7.1,制備KMB培養基。實施例4
選典型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 + ”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3處;在凹槽中滴加150 μ L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5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53倍的稀釋液100 μ L涂布于實施例1制備的KMB培養基平板上,在24 28°C下培養48h ;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0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 ;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K326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接種點選擇于側脈之間,間距1.(Tl.5cm,每株接種7個點,每點接種0.1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82%,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實施例5
選典型是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米”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2處;在凹槽中滴加300 μ L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10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IO3倍的稀釋液200 μ L涂布于實施例2制備的KMB培養基平板上,在24 28°C下培養72h ;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5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云煙85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選擇側脈間距1.(Tl.5厘米的位點,每株接種9個點,每點接種0.2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83%,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實施例6
選典型是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 + ”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3處;在凹槽中滴加200 μ L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5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55倍的稀釋液150 μ L涂布于實施例3制備的KMB培養基平板上,在24 28°C下培養60h ;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2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G28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選擇側脈間距1.(Tl.5厘米的位點,每株接種8個點,每點接種0.15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84%,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
實施例7
選典型是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 + ”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2處;在凹槽中滴加250 μ L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10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IO5倍的稀釋液180 μ L涂布于實施例2制備的KMB培養基平板上,在24 28°C下培養54h ;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1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106^107CFU/mL的菌懸液;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紅花大金元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選擇側脈間距1.(Tl.5厘米的位點,每株接種7個點,每點接種0.2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81%,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實施例8
將實施例4選擇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在_20°C下保存,保存液為15%的甘油蒸餾水溶液。實施例9
將實施例5選擇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在_70°C下保存,保存液為40%的甘油蒸餾水溶液。實施例10
將實施例7選擇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在_45°C下保存,保存液為30%的甘油蒸餾水溶液。實施例11
將實施例4選擇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在_30°C下保存,保存液為15%的甘油蒸餾水溶液。實施例12
將實施例6選擇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在_60°C下保存,保存液為35%的甘油蒸餾水溶液。
權利要求
1.一種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病斑:選典型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 B、收集噴菌液: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 ”或“米”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3 1/2處;在凹槽中滴加15(Γ300μ 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 C、分離擴繁: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5倍或10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53~5或103~5倍的稀釋液10(Γ200 μ L涂布于KMB培養基平板,在24 28°C下培養48 72h ; D、菌落選取:取培養基平板置于紫外光下觀察,選擇綠色熒光的單菌落;蘸取大小相當、形態相似的有綠色熒光的1(Γ15個單菌落,加入到滅菌蒸餾水中,配成1(T 107CFU/mL的菌懸液;用帶針頭的針管吸取菌懸液,將菌懸液接種到煙草樣本植株上,接種位置是煙苗葉片背面的葉肉,每株接種7、個點,每個點接種0.Γ0.2mL ;然后在24 28°C下恒溫培養,每12h光照/黑暗交替一次,相對濕度大于80%,如此培養7天后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驟所述的KMB培養基按以下配比制備:懌蛋白胨20g、磷酸氫二鉀1.5g、七水硫酸鎂1.5g或硫酸鎂0.738g、甘油10ml、瓊脂17 20g,加蒸餾水至1000ml,調整pH值至7.0 7.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驟所述的煙草樣本植株為易感病品種K326、G28、紅花大金元或云煙85生長至6 7片真葉時的植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驟所述的接種點選擇于側脈之間,接種點間距為1.(Tl.5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草野火病病菌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目標菌落保存操作,取D步驟確定的目標菌落放入保存液中,配制成IO6 107CFU/mL的菌懸液,在-2(T-70°C下保存;所述的保存液為15 40%的甘油蒸餾水溶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煙草野火病菌分離方法,選典型煙草野火病病株,取干燥、干凈病葉,將其上的病斑沿病健交界處剪下;將病斑的中心點切成“+”或“米”字形切口,病斑置于凹玻片的凹槽邊緣、切口位于凹槽1/3~1/2處;在凹槽中滴加150~300μL無菌水,蓋上蓋玻片,選取有噴菌現象的凹玻片收集噴菌液;在無菌條件下將噴菌液5倍或10倍倍比梯度稀釋,取稀釋53~5或103~5倍的稀釋液100~200μL涂布于KMB培養基平板,在24~28℃下培養48~72h;在紫外光下選擇有綠色熒光的單菌落,經致病力測定,形成褐色枯死病斑和淡黃色暈圈的即為目標菌落。本發明集分離、純化、鑒定為一體,分離病菌效率高、準確性強,適用于田間采樣的及時分離,分離病菌的純度高,保持了病菌野生型特性。
文檔編號C12N1/20GK103173393SQ20131008778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明者方敦煌, 陳學軍, 李永平, 肖炳光, 秦西云 申請人: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