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屬于保健飲品【技術領域】。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0-15g、麥冬10-15g、丹參10-15g、柴胡8-10g、知母8-10g、甘草6-8g、川貝母6-8g、竹葉6-8g。本發明所述保健口服液可提高機體適應性,對生理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促進病理過程恢復正常,增強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健脾益氣、滋補肝腎、養血安神、通行經絡等功效;對體倦乏力、自汗心悸、風寒濕痹、四肢麻木、脾虛胃弱、食欲不振、頭暈耳鳴、腰膝酸疼、神疲健忘、視力減退等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并可安神補腦,改善睡眠。
【專利說明】—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屬于保健飲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繁重,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也越來越令人擔憂,目前,相當數量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0003]中醫理論認為健康人應是平衡協調的有機體,《素問?生氣通天論》有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里的“平”與“秘”均指平衡,以陰陽為綱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素問.調經論》也對平人進行定義:“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機體在一定限度內通過自我調節,維持人體陰陽氣血、升降出入的相對平衡。出現一定限度內的偏失,未成顯著疾病的狀態即為亞健康。
[0004]多數人為了讓自己的身體能從亞健康恢復至健康,便急病亂投醫,購入各種保健品。然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標注功能繁多,都聲明無毒副作用,但其性能多有寒熱之異,偏補者居多,偏瀉者亦不乏。因此,現有的保健品并不能真正幫助人們達到健康生活的目標。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0-15g、麥冬10-15g、丹參10-15g、柴胡8-10g、知母8-10g、甘草6-8g、川貝母6-8g、竹葉6-8g ;其制備方法是:先將各種中藥用冷水浸泡20-30分鐘,浸透后煎煮;第一次煎沸后,文火煎20-30分鐘,將藥液倒出;再用80°C以上的熱水對中藥進行第二次煎煮,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鐘;將前后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均勻后,第三次煎煮,至總量為150毫升。
[0007]進一步地說,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20g、麥冬12g、丹參12g、柴胡9g、知母9g、甘草7g、川貝母7g、竹葉7g。
[0008]本發明所述口服液的配方中各種中藥的藥理藥性如下:
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具有體潤性和、補氣生津等功效,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
[0009]麥冬: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等功效,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核等癥。
[0010]丹參:味苦;性微寒;無毒;入心、脾二經。具有活血散瘀、鎮靜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子宮出血、吐血、乳腺炎、癰腫等。
[0011] 柴胡:屬解表類中藥,發散風熱藥,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等功效作用,可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等癥。
[0012]知母:味苦、甘;性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等功效。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癥。
[0013]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0014]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主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肺痿、肺癰、喉痹、乳癰。
[0015]竹葉: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等功效,主治: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瘡等。
[0016]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保健口服液可提高機體適應性,對生理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促進病理過程恢復正常,增強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健脾益氣、滋補肝腎、養血安神、通行經絡等功效;對體倦乏力、自汗心悸、風寒濕痹、四肢麻木、脾虛胃弱、食欲不振、頭暈耳鳴、腰膝酸疼、神疲健忘、視力減退等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并可安神補腦,改善睡眠。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參考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8]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述的太子參保健口服液,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log、麥冬10g、丹參10g、柴胡8g、知母8g、甘草6g、川貝母6g、竹葉6g ;
其制備方法是:先將各種中藥用冷水浸泡20分鐘,浸透后煎煮;第一次煎沸后,文火煎20分鐘,將藥液倒出;再用80°C以上的熱水對中藥進行第二次煎煮,煎沸后文火煎15分鐘;將前后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均勻后,第三次煎煮,至總量為150毫升。
[0019]實施例2:
太子參保健口服液,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5g、麥冬15g、丹參15g、柴胡10g、知母10g、甘草8g、川貝母8g、竹葉8g ;
其制備方法是:先將各種中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浸透后煎煮;第一次煎沸后,文火煎30分鐘,將藥液倒出;再用80°C以上的熱水對中藥進行第二次煎煮,煎沸后文火煎15分鐘;將前后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均勻后,第三次煎煮,至總量為150毫升。
[0020]實施例3:
太子參保健口服液,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20g、麥冬12g、丹參12g、柴胡9g、知母9g、甘草7g、川貝母7g、竹葉7g ;
其制備方法是:先將各種中藥用冷水浸泡25分鐘,浸透后煎煮;第一次煎沸后,文火煎25分鐘,將藥液倒出;再用80°C以上的熱水對中藥進行第二次煎煮,煎沸后文火煎25分鐘;將前后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均勻后,第三次煎煮,至總量為150毫升。
【權利要求】
1.一種太子參保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0-15g、麥冬10-15g、丹參10-15g、柴胡8_10g、知母8_10g、甘草6_8g、川貝母6_8g、竹葉6_8g ; 其制備方法是:先將各種中藥用冷水浸泡20-30分鐘,浸透后煎煮;第一次煎沸后,文火煎20-30分鐘,將藥液倒出;再用80°C以上的熱水對中藥進行第二次煎煮,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鐘;將前后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均勻后,第三次煎煮,至總量為150毫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參保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的中藥配方配制而成:太子參120g、麥冬12g、丹參12g、柴胡9g、知母9g、甘草7g、川貝母7g、竹葉7g。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989162SQ201410170277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陳杰, 陳世貴, 侯志菊, 李菲菲, 丁仁興 申請人:貴州三泓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