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一種生物飼料生產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甘蔗生物質包括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甘蔗梢是對收獲甘蔗時砍下的頂上2-3個嫩節和青綠色葉片的統稱,約占甘蔗全重的10%。甘蔗梢營養成分豐富,富含糖分、蛋白質,二十多種氨基酸,維生素b6、核黃素、硫胺素、煙酸、葉酸、泛酸等各種維生素。風干的甘蔗莖約含有55%的蔗糖、2.5%的粗蛋白、21%的纖維組分以及一些蔗脂、有機酸、蛋白質、礦物質鹽等。風干的甘蔗葉約含有4%的粗蛋白,40%的纖維組分,1%粗脂肪等。目前關于采用甘蔗梢葉等甘蔗副產物制作飼料的文獻已有不少,如中國專利cn106135680a和cn105475643a等,但把甘蔗莖用作飼料的報道很少,主要是用于制糖中,用途的單一會造成甘蔗過剩,加上一些有寄生蟲害或受霜凍影響的甘蔗,這些甘蔗大部分丟棄也造成資源浪費,非常可惜。技術實現要素: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將甘蔗莖等生物質制作成可長期貯存的能量型畜類粗飼料,加大以制備飼料為目的種植甘蔗的比重,也將緩解我國蔗糖業目前所面臨的種植結構調整的壓力。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原料包括甘蔗莖粉、甘蔗梢粉、甘蔗葉粉。優選地,其重量份數為甘蔗莖粉100-300份、甘蔗梢粉50-90份和甘蔗葉粉30-100份。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得:步驟1除雜,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切割撕裂,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步驟3干燥,將甘蔗莖絲、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步驟4粉碎分選,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篩網分選;步驟5混合,將步驟4所得甘蔗莖粉100-300份、甘蔗梢粉50-90份和甘蔗葉粉30-100份混合均勻優選地,所述步驟2切割撕裂,甘蔗莖破碎度≥65%,甘蔗梢和甘蔗葉長度≤5cm。優選地,所述步驟3熱風干燥,溫度為100-115℃,物料水分≤15%。優選地,所述步驟4粉碎分選,篩網孔徑為1.0-5.0mm,所得甘蔗莖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的粒徑均≤1.0mm。該飼料可以單獨作為畜類的能量飼料使用,也可以添加蛋白質、礦物質、脂類、微量元素類物質作為全日價飼料用于幼崽期、生長期和育肥期。本申請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用于肉牛飼養時效果最佳,肉牛采用本飼料喂養時平均體增重、料重比等指標顯著優于現有技術的其他喂養方法。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1、將甘蔗制糖后剩余的廢料做成畜類飼料,可以實現甘蔗利用多樣化,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甘蔗利用率,降低畜類的喂養成本;2、采用本發明制備方法得到的飼料,其糖分、粗蛋白和纖維組分與明顯改善,與未處理前的甘蔗莖做飼料相比,在糖分相當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粗蛋白和纖維組分分別提高5%和15%以上;與用未處理的甘蔗葉和甘蔗梢做飼料相比,在纖維組分相近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粗蛋白和糖分分別提高5%和35%以上;與用未處理過的甘蔗渣、甘蔗葉和甘蔗梢做飼料相比,在纖維組分相近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粗蛋白和糖分分別提高3%和38%以上;與市售飼料(用玉米粉、小麥粉等)相比,在粗蛋白相近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纖維組分和糖分分別提高20%和25%以上。3、本發明飼料中的含有豐富的糖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組分等物質,營養豐富,更適合牛的成長,用于飼用肉牛其料重比市售飼料要低40%以上,飼料成本比市售飼料低0.81元/kg。4、本申請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做成粉狀時,更利于長期貯存時質量維持穩定。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所述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及其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說的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制備方法作進一步的說明。應該理解的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根據本發明的實質對本發明進行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原料包括甘蔗莖粉、甘蔗梢粉、甘蔗葉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得: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莖破碎度65%,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5cm;步驟3,在溫度100℃下,將物料甘蔗莖絲、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5%;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1.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莖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莖粉100kg、甘蔗梢粉50kg和甘蔗葉粉30kg,混合均勻即可。實施例2:如圖1所示,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原料包括甘蔗莖粉、甘蔗梢粉、甘蔗葉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得: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莖破碎度70%,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4cm;步驟3,在溫度105℃下,將物料甘蔗莖絲、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2%;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2.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0.8mm的甘蔗莖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莖粉200kg、甘蔗梢粉60kg和甘蔗葉粉50kg,混合均勻即可。實施例3:如圖1所示,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原料包括甘蔗莖粉、甘蔗梢粉、甘蔗葉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得: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莖破碎度65%,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5cm;步驟3,在溫度115℃下,將物料甘蔗莖絲、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0%;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5.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莖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莖粉300kg、甘蔗梢粉90kg和甘蔗葉粉100kg,混合均勻即可。實施例4:如圖1所示,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原料包括甘蔗莖粉、甘蔗梢粉、甘蔗葉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得: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莖破碎度60%,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5cm;步驟3,在溫度100℃下,將物料甘蔗莖絲、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0%;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4.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莖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莖粉100kg、甘蔗梢粉90kg和甘蔗葉粉70kg,混合均勻即可。實施例5如圖1所示,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原料包括甘蔗莖粉、甘蔗梢粉、甘蔗葉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得: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莖破碎度65%,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5cm;步驟3,在溫度115℃下,將物料甘蔗莖絲、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0%;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3.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莖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莖粉150kg、甘蔗梢粉70kg和甘蔗葉粉80kg,混合均勻即可。對照組1:用甘蔗莖制成的飼料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其特征在于,由甘蔗莖制備而成,制備步驟如下: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莖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莖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莖絲,甘蔗莖破碎度65%;步驟3,在溫度115℃下,將物料甘蔗莖絲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0%;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3.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莖粉,即可;對照組2:用甘蔗葉和甘蔗梢制成的飼料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其特征在于,由甘蔗葉和甘蔗梢制備而成,制備步驟如下: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5cm;步驟3,在溫度115℃下,將物料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0%;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3.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梢粉70kg和甘蔗葉粉80kg,混合均勻即可。對照組3:甘蔗渣、甘蔗葉和甘蔗梢制成的飼料一種甘蔗生物質畜類飼料,其特征在于,由甘蔗渣、甘蔗葉和甘蔗梢制備而成,制備步驟如下:步驟1,通過分揀除去甘蔗渣、甘蔗葉和甘蔗梢中雜質;步驟2,將甘蔗渣經撕裂機撕裂成絲狀得到甘蔗絲,甘蔗莖破碎度65%,甘蔗梢和甘蔗葉切割處理其長度為5cm;步驟3,在溫度115℃下,將物料甘蔗渣、甘蔗葉和甘蔗梢熱風干燥,使物料水分為10%;步驟4,用粉碎機將步驟3所得物料分別進行粉碎并經孔徑為3.0mm篩網分選,得到粒徑1.0mm的甘蔗渣粉、甘蔗葉粉和甘蔗梢粉物料;步驟5,稱取甘蔗渣粉150kg、甘蔗梢粉70kg和甘蔗葉粉80kg,混合均勻即可。對照組4:市售能量飼料,其成分為玉米粉、小麥粉等。實驗例1:本實驗目的是對比使用相同原料,不同處理做成飼料時的糖分、粗蛋白、纖維組分的區別。對各實施例和對照組所得飼料進行測定,測定結果見表1。表1:實驗檢測對比結果組別糖分(%)粗蛋白(%)纖維組分(%)對照組152.65.612.5對照組212.77.825.4對照組312.39.631.5對照組411.712.710.9實施例151.012.230.8實施例250.511.531.7實施例350.812.330.9實施例450.213.131.2實施例551.313.633.2從表1結果可知:與對照組1只用甘蔗莖做飼料相比,在糖分相當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粗蛋白和纖維組分明顯改善,分別提高5%和15%以上;與對照組2用甘蔗葉和甘蔗梢做飼料相比,在纖維組分相近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粗蛋白和糖分明顯改善,分別提高5%和35%以上;與對照組3用甘蔗渣、甘蔗葉和甘蔗梢做飼料相比,在纖維組分相近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粗蛋白和糖分明顯改善,分別提高3%和38%以上;與對照組4市售飼料相比,在粗蛋白相近的基礎上,本發明得到的飼料纖維組分和糖分明顯改善,分別提高20%和25%以上。實驗例2:為了更好地對比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的喂養效果,發明人進行了以下試驗。1.試驗設置對照一組~試驗四組:分別為對照組1~對照組4所得的產品。試驗一組~試驗五組:分別為實施例1~實施例5所得的產品。2.喂養試驗2.1試驗方法選用10月齡肉牛270頭,每個組別各30頭,隨機分配。試驗前稱量體重,各組別分別以相應的飼料喂養,保證食槽不斷料,自由采食,60天后再稱量體重。2.2試驗結果各組別對肉牛的生長影響如表2所示:表2各組飼料對肉牛生長的影響從表2試驗結果可知,本發明與對照組相比,料重比市售飼料要低40%以上,本發明飼料中的含有豐富的糖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組分等物質,營養豐富,更適合牛的成長,具有較好的飼養效果。對比飼料成本,本發明與市售飼料成本相比,平均低0.81元/kg。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及試驗,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