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冬棗深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冬棗飲品的制備方法。
(二)
背景技術:
冬棗是優質晚熟鮮食棗品種,果實酷似小蘋果,皮薄肉酥脆,口味濃甜微酸,營養豐富,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每100g果肉含維生素c381mg,有“活維生素丸”和“百果之王”之稱;冬棗還富含環磷酸腺苷,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因此備受人們喜愛。然而現在的冬棗的深加工產品并不多,一般都是醋飲品,市場規模小,不能體現出冬棗自身的特色。
(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冬棗飲品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冬棗飲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材:挑選新鮮的,無外傷,無病蟲的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備用;(2)清洗:將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分別用清水清洗,在10g/ml的鹽水中浸泡30min后用清水沖洗2-3次;(3)將冬棗晾干后,去除棗核,將果肉打碎,冬棗汁與冬棗渣分離,冬棗汁加入檸檬酸、維生素c冷藏備用;冬棗渣加入水加熱濃縮15-20min,將煮好的冬棗渣冷卻至室溫,加入離心機離心,以3500r/min離心10min,然后得到冬棗渣濾液,備用;(4)將步驟(2)清洗后的大豆打漿,過濾后取豆漿,加熱濃縮使豆漿體積減少1/2,冷卻至室溫后得到濃縮豆漿,冷藏備用;(5)將步驟(2)清洗后的玉米須加入10-20倍質量的清水,煮沸10min,過濾得濾液和玉米須渣,濾液為玉米須水煮液;(5)以冬棗渣濾液為底液,加入濃縮豆漿和玉米須水煮液,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總質量0.1%果膠酶,攪拌2-4h,溫度為34-37℃,得到初級產品;(6)將初級產品中加入冬棗汁,輔助加入大豆低聚糖調節甜度,加入檸檬酸調劑酸度,最后加入羥甲基纖維素鈉和海藻酸鈉攪拌均勻,得到最終產品。
其中,步驟(3)中檸檬酸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1%-0.5%,維生素c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1%-0.2%。
其中,步驟(3)中冬棗渣加入其質量5-8倍的水。
其中,步驟(5)中冬棗渣濾液:濃縮豆漿:玉米須水煮液的體積比為3-5:1-2:1-2。
其中,所述步驟(6)加入的冬棗汁:初級產品的體積為1-2:8-11。
其中,所述大豆低聚糖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3%,檸檬酸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羥甲基纖維素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海藻酸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
本發明優點:本發明保留了冬棗的香甜,同時有著牛奶般順滑的口感,酸甜適口,能全面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強人體免疫力,經常飲用可以改善人體亞健康狀態,適合各種消費群體。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選材:挑選新鮮的,無外傷,無病蟲的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備用;
(2)清洗:將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分別用清水清洗,在10g/ml的鹽水中浸泡30min后用清水沖洗2-3次;
(3)將冬棗晾干后,去除棗核,將果肉打碎,冬棗汁與冬棗渣分離,冬棗汁加入檸檬酸、維生素c冷藏備用;冬棗渣加入其質量5-8倍的水,加熱濃縮15-20min,將煮好的冬棗渣冷卻至室溫,加入離心機離心,以3500r/min離心10min,然后得到冬棗渣濾液,備用;其中,檸檬酸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1%,維生素c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1%;
(4)將步驟(2)清洗后的大豆打漿,過濾后取豆漿,加熱濃縮使豆漿體積減少1/2,冷卻至室溫后得到濃縮豆漿,冷藏備用;
(5)將步驟(2)清洗后的玉米須加入10-20倍質量的清水,煮沸10min,過濾得濾液和玉米須渣,濾液為玉米須水煮液;冬棗渣濾液:濃縮豆漿:玉米須水煮液的體積比為3:1:1;
(6)以冬棗渣濾液為底液,加入濃縮豆漿和玉米須水煮液,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總質量0.1%果膠酶,攪拌2-4h,溫度為34-37℃,得到初級產品;
(7)將初級產品中加入冬棗汁,輔助加入大豆低聚糖調節甜度,加入檸檬酸調劑酸度,最后加入羥甲基纖維素鈉和海藻酸鈉攪拌均勻,得到最終產品。冬棗汁:初級產品的體積比為1:8。
其中,所述大豆低聚糖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3%,檸檬酸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羥甲基纖維素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海藻酸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
實施例2:
(1)選材:挑選新鮮的,無外傷,無病蟲的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備用;
(2)清洗:將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分別用清水清洗,在10g/ml的鹽水中浸泡30min后用清水沖洗2-3次;
(3)將冬棗晾干后,去除棗核,將果肉打碎,冬棗汁與冬棗渣分離,冬棗汁加入檸檬酸、維生素c冷藏備用;冬棗渣加入其質量5-8倍的水,加熱濃縮15-20min,將煮好的冬棗渣冷卻至室溫,加入離心機離心,以3500r/min離心10min,然后得到冬棗渣濾液,備用;其中,檸檬酸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5%,維生素c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2%;
(4)將步驟(2)清洗后的大豆打漿,過濾后取豆漿,加熱濃縮使豆漿體積減少1/2,冷卻至室溫后得到濃縮豆漿,冷藏備用;
(5)將步驟(2)清洗后的玉米須加入10-20倍質量的清水,煮沸10min,過濾得濾液和玉米須渣,濾液為玉米須水煮液;冬棗渣濾液:濃縮豆漿:玉米須水煮液的體積比為5:2:2;
(6)以冬棗渣濾液為底液,加入濃縮豆漿和玉米須水煮液,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總質量0.1%果膠酶,攪拌2-4h,溫度為34-37℃,得到初級產品;
(7)將初級產品中加入冬棗汁,輔助加入大豆低聚糖調節甜度,加入檸檬酸調劑酸度,最后加入羥甲基纖維素鈉和海藻酸鈉攪拌均勻,得到最終產品。冬棗汁:初級產品的體積比為2:11。
其中,所述大豆低聚糖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3%,檸檬酸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羥甲基纖維素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海藻酸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
實施例3:
(1)選材:挑選新鮮的,無外傷,無病蟲的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備用;
(2)清洗:將冬棗、大豆和玉米須分別用清水清洗,在10g/ml的鹽水中浸泡30min后用清水沖洗2-3次;
(3)將冬棗晾干后,去除棗核,將果肉打碎,冬棗汁與冬棗渣分離,冬棗汁加入檸檬酸、維生素c冷藏備用;冬棗渣加入其質量5-8倍的水,加熱濃縮15-20min,將煮好的冬棗渣冷卻至室溫,加入離心機離心,以3500r/min離心10min,然后得到冬棗渣濾液,備用;其中,檸檬酸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3%,維生素c加入的量為冬棗汁質量的0.16%;
(4)將步驟(2)清洗后的大豆打漿,過濾后取豆漿,加熱濃縮使豆漿體積減少1/2,冷卻至室溫后得到濃縮豆漿,冷藏備用;
(5)將步驟(2)清洗后的玉米須加入10-20倍質量的清水,煮沸10min,過濾得濾液和玉米須渣,濾液為玉米須水煮液;冬棗渣濾液:濃縮豆漿:玉米須水煮液的體積比為3:1:1;
(6)以冬棗渣濾液為底液,加入濃縮豆漿和玉米須水煮液,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總質量0.1%果膠酶,攪拌2-4h,溫度為34-37℃,得到初級產品;
(7)將初級產品中加入冬棗汁,輔助加入大豆低聚糖調節甜度,加入檸檬酸調劑酸度,最后加入羥甲基纖維素鈉和海藻酸鈉攪拌均勻,得到最終產品。冬棗汁:初級產品的體積比為2:9。
其中,所述大豆低聚糖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3%,檸檬酸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羥甲基纖維素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海藻酸鈉的質量為冬棗汁質量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