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家禽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
【背景技術】
[0002]雞肉不僅僅是日常家庭主菜,還是中國喜慶節日的傳統菜式的主料,市場需求量巨大。為了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量,養殖戶會在雞飼料當中加入激素添加劑,以使肉仔雞快速生長,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提高經濟效益。
[0003]但是激素飼料添加劑雖然能促進肉仔雞快速生長,但是大量使用激素飼料會使雞的肉質下降,同時不利于人體健康。
【發明內容】
[0004]基于現有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由馬齒莧、大蒜、桂皮、辣椒、生姜、茴香、黨參和麥芽組成,其中馬齒莧、大蒜、辣椒和生姜這四種中草藥混合使用,刺激肉仔雞的嗅覺和味覺,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及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肉仔雞生長,本發明提供的飼料添加劑具有提高肉仔雞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的優點。
[0005]—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由馬齒莧、大蒜、桂皮、辣椒、生姜、茴香、黨參和麥芽組成。
[0006]各組成成分的質量分數為馬齒莧10-25、大蒜2-8、桂皮6-20、辣椒6-18、生姜10-20、茴香 10-20、黨參 4-8、麥芽 15-20。
[0007]各組成成分的質量分數為馬齒莧18-22、大蒜4-6、桂皮12_14、辣椒10_16、生姜14-16、茴香 14-16、黨參 5-7、麥芽 16-18。
[0008]飼料添加劑的添加量為飼料質量的1%_5%,與飼料混合均勻,一同對肉仔雞進行喂飼。
[0009]飼料添加劑的添加量為飼料質量的2%_4%,與飼料混合均勻,一同對肉仔雞進行喂飼。
[0010]馬齒莧、大蒜、辣椒和生姜這四種中草藥混合使用,刺激肉仔雞的嗅覺和味覺,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及腸胃蠕動。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使用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添加劑所有成分都是天然生產、環保健康;馬齒莧、大蒜、辣椒和生姜這四種中草藥混合使用,刺激肉仔雞的嗅覺和味覺,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及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肉仔雞生長,可以增加肉仔雞日增重和提高飼料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3]按如下質量稱取相應的中草藥成分:馬齒莧18g、大蒜4g、桂皮12g、辣椒10g、生姜14g、茴香14g、黨參5g、麥芽16g0
[0014]將上述稱好的中草藥放入烘干機中使用78°C烘干2小時,取出中草藥,自然冷卻,并將中草藥放于粉碎機中粉碎至可通過200目篩網,將所有中草藥成分混勻,即配制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完成。
[0015]將上述配制好的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與4kg常規雞飼料混合,攪拌至混勻,即可對肉仔雞進行喂食。
[0016]使用上述加入添加劑的飼料喂養的肉仔雞與對照組的肉仔雞相比日增重提高
18.49%,同時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每千克增重成本降低20.45%,不僅降低熱養殖成本,還縮短了養殖時間。
【主權項】
1.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其由馬齒莧、大蒜、桂皮、辣椒、生姜、茴香、黨參和麥芽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各組成成分的質量分數為馬齒莧10-25、大蒜2-8、桂皮6-20、辣椒6_18、生姜10-20、茴香10-20、黨參 4-8、麥芽 15-2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各組成成分的質量分數為馬齒莧18-22、大蒜4-6、桂皮12-14、辣椒10-16、生姜14-16、茴香14-16、黨參 5-7、麥芽 16-18。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飼料添加劑的添加量為飼料質量的1%_5%,與飼料混合均勻,一同對肉仔雞進行喂飼。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飼料添加劑的添加量為飼料質量的2%-4%,與飼料混合均勻,一同對肉仔雞進行喂飼。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馬齒莧、大蒜、辣椒和生姜這四種中草藥混合使用,刺激肉仔雞的嗅覺和味覺,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及腸胃蠕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促進肉仔雞生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屬于家禽養殖技術領域,其由馬齒莧、大蒜、桂皮、辣椒、生姜、茴香、黨參和麥芽組成,其中馬齒莧、大蒜、辣椒和生姜這四種中草藥混合使用,刺激肉仔雞的嗅覺和味覺,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及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肉仔雞生長,本發明提供的飼料添加劑具有提高肉仔雞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的優點。
【IPC分類】A23K50/75, A23K10/30
【公開號】CN105410449
【申請號】CN201610010768
【發明人】何志鏗
【申請人】黃慶梅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