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魷魚黃豆醬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魷魚黃豆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魷魚10~16份;陳皮6~8份;黃豆20~36份;胡蘿卜醬12~16份;生抽3~6份;食鹽3~6份;上述原料的制備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驟:a、將魷魚切成0.6~0.8cm2,洗凈,放入料酒、生姜、大蔥、五香粉和胡椒粉,進行腌制入味后蒸熟;b、挑選優質的黃豆,洗凈后浸泡8~10小時,至黃豆發脹,再隔水蒸熟,曬干后待用;c、將色拉油放入到容器中,加熱至6~7成熱,倒入胡蘿卜醬進行攪拌至起泡后關火攤涼,然后加入陳皮、生抽、食鹽、蒸熟的黃豆和魷魚,放入到發酵罐中進行發酵,10~16天后發酵完成,最后進行殺菌、罐裝。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黃豆醬添加了魷魚,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專利說明】
一種魷魚黃豆醬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醬,尤其涉及一種魷魚黃豆醬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魷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其富含蛋白質、鈣、牛磺酸、磷、維生素BI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且含量極高。此外,脂肪含量極低。膽固醇含量較高。每100克槍烏賊鮮肉含蛋白質約15克,維生素A的含量為230國際單位,約為烏賊的2倍。
[0003]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黃豆不含膽固醇,并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預防心臟病,黃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黃豆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黃豆中所含的軟磷脂是大腦細胞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黃豆對增加和改善大腦技能有重要的效能。目前市場上沒有以魷魚、黃豆為主要原料,制成調味醬,形成風味獨特,好吃又營養、開味又健康的綠色食品O
[0004]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滿足需求。
【發明內容】
[0005]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調整風味的魷魚黃豆醬。
[0006]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魷魚黃豆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
[0008]魷魚10?16份;陳皮6?8份;黃豆20?36份;胡蘿卜醬12?16份;生抽3?6份;食鹽3?6份。
[0009]上述原料的制備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驟:
[0010]a、將魷魚切成0.6?0.8cm2,洗凈,放入料酒、生姜、大蔥、五香粉和胡椒粉,進行腌制入味后蒸熟;
[0011]b、挑選優質的黃豆,洗凈后浸泡8?10小時,至黃豆發脹,再隔水蒸熟,曬干后待用;
[0012]C、將色拉油放入到容器中,加熱至6?7成熱,倒入胡蘿卜醬進行攪拌至起泡后關火攤涼,然后加入陳皮、生抽、食鹽、蒸熟的黃豆和魷魚,放入到發酵罐中進行發酵,10?16天后發酵完成,最后進彳丁殺菌、觸裝。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黃豆醬添加了魷魚,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同時制備工藝簡單,原料易得,食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5]實施例1
[0016]—種魷魚黃豆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
[0017]魷魚10份;陳皮6份;黃豆20份;胡蘿卜醬12份;生抽3份;食鹽3份。
[0018]實施例2
[0019]—種魷魚黃豆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
[0020]魷魚16份;陳皮8份;黃豆36份;胡蘿卜醬16份;生抽6份;食鹽6份。
[0021]實施例3
[0022]—種魷魚黃豆醬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a、將魷魚切成0.6?0.Scm2,洗凈,放入料酒、生姜、大蔥、五香粉和胡椒粉,進行腌制入味后蒸熟;
[0024]b、挑選優質的黃豆,洗凈后浸泡8?10小時,至黃豆發脹,再隔水蒸熟,曬干后待用;
[0025]c、將色拉油放入到容器中,加熱至6?7成熱,倒入胡蘿卜醬進行攪拌至起泡后關火攤涼,然后加入陳皮、生抽、食鹽、蒸熟的黃豆和魷魚,放入到發酵罐中進行發酵,10?16天后發酵完成,最后進彳丁殺菌、觸裝。
[00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黃豆醬添加了魷魚,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同時制備工藝簡單,原料易得,食用方便。
【主權項】
1.一種魷魚黃豆醬,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 魷魚10?16份;陳皮6?8份;黃顯20?36份;胡蘿卜醬12?16份;生抽3?6份;食鹽3?6份。2.一種魷魚黃豆醬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魷魚切成0.6?0.Scm2,洗凈,放入料酒、生姜、大蔥、五香粉和胡椒粉,進行腌制入味后蒸熟; b、挑選優質的黃豆,洗凈后浸泡8?10小時,至黃豆發脹,再隔水蒸熟,曬干后待用; C、將色拉油放入到容器中,加熱至6?7成熱,倒入胡蘿卜醬進行攪拌至起泡后關火攤涼,然后加入陳皮、生抽、食鹽、蒸熟的黃豆和魷魚,放入到發酵罐中進行發酵,10?16天后發酵完成。
【文檔編號】A23L17/50GK105918874SQ201610278537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發明人】陳永福
【申請人】陳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