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是常見多發的疑難病。現有的藥物品種繁多,但是,西藥存在副作用,愈后容易復發的缺陷;中藥存在不明顯、療效慢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療效確切,愈后不易復發,且無副作用的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5-10、川芎4-8、白芍藥6-10、熟地3-7、防風8-10、千年健5-12、防己10-15、牛膝6-12、羌活6-10、補骨脂10-12、續斷6-10、秦艽4-8,杜仲8-12、甘草2-6、青風滕8-12、川烏4-6、熊膽10-25、蘆薈10-15、黨參8-12、蜂王漿8-12、西洋參10-15、川軍8-10、紅花15-18。配方中的當歸用于補血和血、調清止痛、潤燥滑腸;川芎用于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治脅痛腹痛、寒痹筋攣;白芍藥用于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熟地用于養血滋陰、補精益髓;防風用于發表、祛風、勝濕、止痛;千年健用于祛風濕,壯筋骨,止痛,消腫;防己用于行水、瀉下焦濕熱;牛膝用于散瘀血、消癰腫;羌活用于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補骨脂用于補腎助陽;續斷用于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秦艽用于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杜仲用于補肝腎、強筋骨;甘草用于和中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青風滕用于祛風濕;川烏用于祛寒濕、散風邪、止痛;熊膽用于清熱,鎮痙;蘆薈用于瀉下清熱,通便、排毒;黨參用于補中,益氣,生津;蜂王漿用于滋補、強壯、益肝、健俾、增強免疫力,補中,潤燥和調和諸藥;人參用于養血,補胃氣,瀉心火和調中治氣,消食開胃;川軍也就是大黃,用于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紅花用于活血通經、去瘀止痛。如果說風濕關節腰腿疼病是頑敵,那么,本發明藥就是一支由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克敵部隊,其制勝優勢在于多兵種的協作。上述諸藥合用后,能較好地發揮各藥的藥理作用,并且能相互協調、補充、增益藥效,共同實現治標治本的目的,且無毒副作用,用藥時又沒有禁忌,適合患者人群廣,療效確切,療程短,愈后不易復發。
作為優化,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當歸8、川芎6、白芍藥8、熟地5、防風9、千年健9、防己13、牛膝9、羌活8、補骨脂11、續斷8、秦艽6、杜仲10、甘草4、青風滕10、川烏5、熊膽20、蘆薈13、黨參10、蜂王漿10、人參13、川軍9、紅花16。如此配比能更好地配伍、協調,充分發揮各原料藥的藥效。
作為優化,千年健是炒千年健。如此能提高藥效。
作為優化,蜂王漿由蜂蜜代替。如此則方便取材。
作為優化,所述人參是西洋參。如此能提高藥效。
作為優化,按常規中藥制藥方法制成口服中藥制劑。該劑型包括膠囊劑、丸劑、湯劑、口服液、散劑、酒劑等。
作為優化,共研為末制成膠囊。如此更方便制造和服用。
每粒膠囊裝藥末0.5克,每天服用兩次,飯前半小時服用,每次2-3粒。其它劑型參照服用。
本發明中藥到目前為止已經治愈眾多風濕關節炎、腰腿疼患者,現例舉其中的18例如下1、吳天實,男,51歲,青崗人診斷為風濕關節腰腿疼,病史9年用藥3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生活自理。
2、刁忠剛,男,65歲,召洲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病史13年,用藥5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
3、李剛,男,40歲,雙城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病史3年,用藥2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
4、劉永濤,男,67歲,肇東市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病史7年,用藥3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
5、范玉菠,男,59歲,哈爾濱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病史8年,用藥4個療程,用藥后痊愈。
6、任福國,男,70歲,大慶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病史17年,用藥6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7、張國軍,男,38歲,診斷風濕關節炎,病史5年,用藥3個療程,一個月為一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8、康林,男,50歲,肇洲興城人診斷風濕關節炎,病史8年,用藥4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自理。
9、李志玲,女,45歲,肇洲杏山鄉人,診斷為風寒濕腰腿疼,病史6年,用藥4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10、劉華,女,55歲,診斷風溫關節炎腰腿病,病史6年,用藥3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11、楊俊艷,女,58歲,哈爾濱人,診斷風濕關節炎,病史9年,用藥5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12、李慶輝,男,67歲,齊齊哈爾人診斷風濕關節炎,病史15年,用藥5個療程,一個月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13、李春陽,男,57歲,肇東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病史8年,用藥4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14、王寶河,男,64歲,大慶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病史11年,用藥4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自理。
15、王玉玲,女,63歲,哈爾濱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病史10年用藥5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自理。
16、李廣林,男,51歲,大慶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病史5年,用藥3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自理。
17、陸廣平,男,69歲,安達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病史17年,用藥6個療程,一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后痊愈,生活自理。
18、董福才,男,72歲,吉林人診斷為風濕關節炎,腰腿病,病史21年,用藥10個療程,一個療程為—個月,用藥后痊愈,生活能自理。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具有治標又治本,療效確切、明顯,療程短,愈后不易復發,且無副作用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5克、川芎4克、白芍藥6克、熟地3克、防風8克、千年健5克、防己10克、牛膝6克、羌活6克、補骨脂10克、續斷6克、秦艽4克、杜仲8克、甘草2克、青風滕8克、川烏4克、熊膽10克、蘆薈10克、黨參8克、蜂王漿8克、西洋參10克、川軍8克、紅花15克。
當歸10克、川芎8克、白芍藥10克、熟地7克、防風10克、千年健12克、防己15克、牛膝12克、羌活10克、補骨脂12克、續斷10克、秦艽8克、杜仲12克、甘草6克、青風滕12克、川烏6克、熊膽25克、蘆薈15克、黨參12克、蜂王漿12克、西洋參15克、川軍10克、紅花18克。
當歸10克、川芎4克、白芍藥10克、熟地3克、防風10克、炒千年健5克、防己15克、牛膝6克、羌活10克、補骨脂10克、續斷10克、秦艽4克、杜仲12克、甘草2克、青風滕12克、川烏4克、熊膽25克、蘆薈10克、黨參12克、蜂王漿8克、人參15克、川軍8克、紅花18克。
當歸8克、川芎6克、白芍藥8克、熟地5克、防風9克、千年健9克、防己13克、牛膝9克、羌活8克、補骨脂11克、續斷8克、秦艽6克、杜仲10克、甘草4克、青風滕10克、川烏5克、熊膽20克、蘆薈13克、黨參10克、蜂王漿10克、西洋參13克、川軍9克、紅花16克。
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共研為末裝入膠囊,每粒裝0.5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5-10、川芎4-8、白芍藥6-10、熟地3-7、防風8-10、千年健5-12、防已10-15、牛膝6-12、羌活6-10、補骨脂10-12、續斷6-10、秦艽4-8、杜仲8-12、甘草2-6、青風滕8-12、川烏4-6、熊膽10-25、蘆薈10-15、黨參8-12、蜂王漿8-12、人參10-15、川軍8-10、紅花15-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當歸8、川芎6、白芍藥8、熟地5、防風9、千年健9、防已13、牛膝9、羌活8、補骨脂11、續斷8、秦艽6、杜仲10、甘草4、青風滕10、川烏5、熊膽20、蘆薈13、黨參10、蜂王漿10、人參13、川軍9、紅花1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其特征在于千年健是炒千年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中藥,其特征在于蜂王漿由蜂蜜代替。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參是西洋參。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中藥,其特征在于按常規中藥制藥方法制成口服中藥制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中藥,其特征在于共研為末制成膠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的中藥。為解決現有藥物有副作用,藥效不明顯、療效慢,愈后容易復發的問題。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5-10、川芎4-8、白芍藥6-10、熟地3-7、防風8-10、千年健5-12、防己10-15、牛膝6-12、羌活6-10、補骨脂10-12、續斷6-10、秦艽4-8、杜仲8-12、甘草2-6、青風滕8-12、川烏4-6、熊膽10-25、蘆薈10-15、黨參8-12、蜂王漿8-12、人參10-15、川軍8-10、紅花15-18。按常規中藥制藥方法制成口服中藥制劑。其具有治標又治本,療效確切、明顯,療程短,愈后不易復發,且無副作用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19/02GK1891273SQ20061006626
公開日2007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31日
發明者王大同, 陳忠仁 申請人:王大同, 陳忠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