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
技術領域:
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技術背景山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S叩horatonkinensisGapn印.)的干燥根和根莖。其藥性寒,味苦,歸肺、胃經。中國藥典2005年版記載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的功效。山豆根中主要含有生物堿,黃酮,皂苷和多糖類化合物。藥理實驗表明,山豆根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肝損傷、抗心律失常等多方面藥理活性,且據研究報道其中所含的生物堿成分多為這些藥理活性的物質基礎。現代研究表明山豆根對肝炎治療效果顯著,如含山豆根總生物堿的制劑肝炎靈注射液經長期臨床應用顯示,能夠降低轉氨酶,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慢性活動性肝炎具有較好療效。比如中國專利CN85100392A公開了一種從植物山豆根中提取治療肝炎用藥的方法;中國專利CN1457778A公開了山豆根的口服制劑、制備方法及應用。這些專利中所涉及到的均為山豆根中的主要次生代謝產物-生物堿類成分。但目前臨床上也發現,以山豆根主要生物堿成份苦參堿或氧化苦參堿單體制成的苦參堿注射液或苦參素注射液,其效果并沒有用水直接提取制備而成的"肝炎靈注射液"明顯,這說明山豆根中可能還含有更高效的保肝降酶的非生物堿成分存在。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中國專利CN1306854A是一種山豆根的提取物,其提取方法及用途,該專利所指山豆根的提取物"是向山豆根水提液中加入乙醇所得的醇沉部分;或將山豆根醇提后的殘渣再用水提取所得的水提部分"。該山豆根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為"取山豆根,用水浸泡后加熱提取,再經0-3次熱水提取后,過濾,合并水提液,濃縮,加乙醇,去醇沉部分即得。"該山豆根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備護肝藥。該專利提示了山豆根中的水提醇沉物(也是非生物堿成分,以多糖等大分子物質為主)能夠顯著降低急性肝損傷大鼠死亡率以及血清轉氨酶水平,具較好的護肝作用。結合目前臨床應用肝炎靈注射液的實際效果來看,因為直接水提取液制備的肝炎靈事實上除了包含山豆根中的主要生物堿成分外,同時也涵蓋了很多非生物堿類的化學成分,其臨床效果要優于僅含有生物堿成分的制劑效果。也就說臨床效果提示非生物堿的活性成分很可能在整個功效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或至少對生物堿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為了進一步研究更高療效的保肝、降酶活性的藥物,對其非生物堿成分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具有簡單、快速、成本低廉的特點,為從山豆根中提取非生物堿部分提供了一種新方法,非生物堿部分可作為降酶保肝方面的應用,同時可供進一步研究高效低毒的非生物堿活性成分提供物質基礎。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在山豆根的水回流提液中加入乙醇,沉淀不溶性物質,過濾,濾液濃縮,經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陽離子樹脂進行柱色譜分離,用水洗脫,收集水洗脫部分,濃縮至浸膏狀,減壓干燥即得到非生物堿部分。本發明所述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取山豆根藥材粉末,加入615倍的水,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過濾,除去藥渣;所述山豆根藥材粉末是指40目~200目的山豆根藥材粉末。所述回流提取13次,每次1小時2小時。第二步,取濾液,減壓濃縮至原藥材體積的1/21/4;第三步,于4。C30。C溫度范圍內,在濃縮液中加入95%(v/v)乙醇溶液,攪拌,調節溶液醇濃度為50%90%(v/v),進行沉淀;靜置610h,離心或過濾,除去殘渣不溶物,濾液濃縮至原藥材的量的1/4,備用。第四步,將第三步中濃縮液通過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用去離子水洗脫,收集洗脫液,至洗脫液為中性無色。第五步,將第四步中水洗脫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狀,經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成干粉,即得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所述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陽離子樹脂,是指型號為001X1.1或001X4或001X7或001X14.5,或美國Rohm&Hass公司生產的AmberliteIR120,或Dow化學公司生產的Dowex50,或英國BDHChemicalLtd生產的Zerolit225。本發明所得的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含有糖類、有機酸、酚類和皂苷類等。采用試管試驗,碘化鉍鉀和碘化汞生物堿顯色試劑檢驗,均呈陰性;同時根據中國藥典2005版中山豆根薄層檢査生物堿項下,于硅膠G板上點樣,三氯甲烷甲醇濃氨水(4:1:0.1)(V:v:v)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碘化鉍鉀顯色劑,也無生物堿顯色斑點出現。對非生物堿部分進行定量測定,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其含量如下采用苯酚一硫酸法,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以葡萄糖計,含糖量在52%58%;酸堿滴定法測得總有機酸含量在8%10%;采用Folin法,分光光度法測定,以沒食子酸計總酚含量在4%6%;香草醛—濃硫酸法,分光光度法測定,以齊墩果酸計總皂苷含量在4%5%。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快捷、成本低廉,所得產品含有的各類物質含量穩定可控。所得非生物堿部分作為降酶保肝方面的應用,同時為進一步在山豆根中尋找具有高效低毒的非生物堿活性成分提供物質基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1取40目~200目山豆根藥材粉末1000g,第一次加入6倍藥材量的水,回流提取lh,過濾。藥渣再用4倍藥材量的水回流提取lh,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250mL。于4'C下,在濃縮液中加入95%乙醇,攪拌,調節溶液醇濃度為50%,靜置6h;過濾,除去不溶物。濾液濃縮至250mL,上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進行分離,其型號為001X7,用去離子水洗脫;收集水洗脫液至洗脫液中性無色,減壓濃縮洗脫液至浸膏狀,經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成干粉,即得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所得非生物堿部分用碘化鉍鉀和碘化汞試管反應和薄層展開檢査生物堿均為陰性,且該部分含糖量為52%,總有機酸含量為8%,總酚含量為5%,皂苷含量為4%。實施例2取40目~200目山豆根藥材粉末1000g,第一次加入10倍藥材量的水,回流提取2h,過濾。藥渣再用6倍藥材量的水回流提取1.5h,過濾。重復操作一次,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300mL。于20'C下,在濃縮液中加入95%乙醇,攪拌,調節溶液醇濃度為70%,靜置8h;過濾,除去不溶物。濾液濃縮至250mL,上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進行分離,其型號為001X7,用去離子水洗脫;收集水洗脫液至洗脫液中性無色,減壓濃縮洗脫液至浸膏狀,經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成干粉,即得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所得非生物堿部分用碘化鉍鉀和碘化汞試管反應和薄層展開檢查生物堿均為陰性,且該部分含糖量為54%,總有機酸含量為9%,總酚含量為6%,皂苷含量為5%。實施例3取40目~200目山豆根藥材粉末1000g,第一次加入15倍藥材量的水,回流提取3h,過濾。藥渣再用8倍藥材量的水回流提取1.5h,過濾。重復操作2次,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500mL。于30'C下,在濃縮液中加入95%乙醇,攪拌,調節溶液醇濃度為90%,靜置10h;過濾,除去不溶物。濾液濃縮至250mL,上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進行分離,其型號為001X7,用去離子水洗脫;收集水洗脫液至洗脫液中性無色,減壓濃縮洗脫液至浸膏狀,經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成干粉,即得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所得非生物堿部分用碘化鉍鉀和碘化汞試管反應和薄層展開檢查生物堿均為陰性,且該部分含糖量為55%,總有機酸含量為10%,總酚含量為6%,皂苷含量為4%。實施例4實施步驟同實施例3,其中的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柱為AmberliteIR120。所得非生物堿部分用碘化鉍鉀和碘化汞試管反應和薄層展開檢査生物堿均為陰性,且該部分含糖量為57%,總有機酸含量為9%,總酚含量為5%,皂苷含量為4%。實施例5實施步驟同實施例3,其中的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柱為Dowex50。所得非生物堿部分用碘化鉍鉀和碘化汞試管反應和薄層展開檢査生物堿均為陰性,且該部分含糖量為58%,總有機酸含量為10%,總酚含量為4%,皂苷含量為5%。實施例6實施步驟同實施例3,其中的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柱為Zerolit225。所得非生物堿部分用碘化鉍鉀和碘化汞試管反應和薄層展開檢查生物堿均為陰性,且該部分含糖量為58%,總有機酸含量為10%,總酚含量為4%,皂苷含量為5%。實施例7所得非生物堿部分,在實驗動物大鼠上,分別灌胃給予50、25mg*kg—'高低兩個劑量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連續14天,每日一次;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動物分別給予同等劑量純水。除正常對照組外,第13天給藥2小時后給予CCL1.5mLkg—'進行腹腔注射染毒,造成急性肝損傷模型。于染毒24h后,眼眶取血,分離血清,測定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生化指標水平;結果如表1所示。從實驗結果可看出非生物堿部分的高低兩個劑量組與模型對照組相比ALT和AST均有顯著性降低,表現出較好的降酶保肝作用。表l.非生物堿部分對CCl4急性肝損傷大鼠血清ALT、AST的影響(n=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573.20±64.53'注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造模組比較'P<0.05,''P<0.0權利要求1、一種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山豆根的水回流提液中加入乙醇,沉淀不溶性物質,過濾,濾液濃縮,經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陽離子樹脂進行柱色譜分離,用水洗脫,收集水洗脫部分,濃縮至浸膏狀,減壓干燥即得到非生物堿部分。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取山豆根藥材粉末,加入615倍的水,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過濾,除去藥渣;第二步,取濾液,減壓濃縮至原藥材體積的1/21/4;第三步,于4'C30'C溫度范圍內,在濃縮液中加入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溶液,攪拌,調節溶液醇體積濃度為50%90%,進行沉淀,靜置6h10h,離心或過濾,除去殘渣不溶物,濾液濃縮至原藥材的量的1/4,備用;第四步,將第三步中濃縮液通過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樹脂,用去離子水洗脫,收集洗脫液,至洗脫液為中性無色;第五步,將第四步中水洗脫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狀,經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成干粉,即得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山豆根藥材粉末是指40目~200目的山豆根藥材粉末。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回流提取13次,每次1小時2小時。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生物堿部分,其糖重量百分比含量在52%58%。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生物堿部分,其總有機酸重量百分比含量在8%10%。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生物堿部分,其總酚重量百分比含量在4%~6%。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生物堿部分,其總皂苷重量百分比含量在4%5%。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
技術領域:
的山豆根非生物堿部分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在山豆根的水回流提液中加入乙醇,沉淀不溶性物質,過濾,濾液濃縮,經交聯聚苯乙烯系的強酸型陽離子樹脂進行柱色譜分離,用水洗脫,收集水洗脫部分,濃縮至浸膏狀,減壓干燥即得到非生物堿部分。該生物堿部分主要含有糖類、有機酸、酚類和皂苷類等。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快捷、成本低廉,所得產品含有的各類物質含量穩定可控。所得非生物堿部分可做為降酶保肝方面的應用,并為從中尋找更高效的非生物堿活性成分提供物質基礎。文檔編號A61P1/00GK101278969SQ20081003741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15日優先權日2008年5月15日發明者張媛媛,偉賈,趙愛華,高月求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