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物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胃、十二指腸潰瘍一般總稱為消化性潰瘍,有時簡稱潰瘍。其主要是由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鹽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種)消化了自身的胃壁,損傷黏膜組織而引發。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人們對慢性胃炎的認識有了明顯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化生,常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會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目前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有很多種,其中常用的藥物有奧美拉唑、蒙拖石散、莫沙比利片等藥品, 這些藥品具有療程短,見效快的優點,但也存在著毒副作用大等缺點,并且對患者的肝腎有一定程度的損害,而且停藥后復發率很高;而普通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成藥,雖然毒副作用小,但治標不治本,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見效慢、療程長或療效不明顯等缺陷,其有效率和治愈率都相對較低。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從祖國傳統醫藥學理論出發,經過多年不斷的臨床研究、篩選,精選出一些天然藥材,按中醫藥理論組方,并進行了藥理學,藥效學以及臨床應用等研究,研制出一種新的具有益氣健脾,溫中止痛功效,用于治療胃脘痛之脾胃虛寒證,其癥狀為胃脘隱隱作痛,喜溫喜按、脘脹納差、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緩, 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疾病的中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其針對性強,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非常適于實用。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是由白芍、黃芪、桂枝、延胡索、木香、砂仁、炮姜、大棗、甘草組成,且上述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白芍13 沈份,黃芪10 20份,桂枝10 20份,延胡索10 20份,木香10 20份,砂仁3 10份,炮姜3 10 份,大棗10 16份,甘草6 13份。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各組分的重量配比是白芍18份,黃芪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12 19份,木香11 18份,砂仁4 9份, 炮姜4 9份,大棗11 15份,甘草5 12份。前述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所述的中藥組合物是制備成散劑、水泛丸或膠囊使用。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組方合理,針對性強,對于治療胃脘痛之脾胃虛寒證,其癥狀為胃脘隱隱作痛,喜溫喜按、脘脹納差、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緩,如胃、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具體實施方式
、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本發明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是由白芍、黃芪、桂枝、延胡索、木香、砂仁、炮姜、大棗、甘草組成,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白芍13 洸份, 黃芪10 20份, 桂枝10 20份,延胡索10 20份,木香10 20份, 砂仁3 10份,炮姜3 10份, 大棗10 16份, 甘草6 13份。本發明的優選重量配比為白芍18份,黃芪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12 19份,木香11 18份,砂仁4 9份,炮姜4 9份,大棗11 15份,甘草5 12份。以上各組分的重量配比,在實際生產時可以按照相應的比例增大或者減小,例如 在規模生產時可以以公斤為單位,或以噸為單位;而在小規模生產時也可以以克為單位。雖然重量可以增大或者減小,但是各組份之間的藥材重量配比的比例卻保持不變。將上述配比的中藥原材料經過相應的加工工藝進行加工,得到本發明制劑的藥物活性成分,再根據需要加入適宜的賦形劑可以制成適合藥用的任何一種制劑形式,如散劑、 水泛丸、膠囊等。其生產工藝如下取以上九味藥材,分別揀去雜質,洗凈,置于烘箱中低溫烘干,分別粉碎成過100 目篩的細粉,再將各味藥材放入適宜的容器中加入75%乙醇,使其充分濕潤,加蓋密閉滅菌 4小時,待乙醇揮凈后,放入烘箱中烘干且過100目篩。按處方量稱取每味藥材細粉,先取砂仁、炮姜等量置于混合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加入等量的大棗攪拌均勻混合,最后加入黃芪、白芍等六味藥材細粉,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再過100目篩,再混勻。將上述混勻的藥材細粉用半自動定量分裝機,以每劑量5g/袋分裝于塑料袋中,熱合密封包裝即制得散劑。若將上述混勻的藥材細粉起母,按水泛丸制法疊制,包衣即制得水泛丸。若將上述混勻的藥材細粉制粒、干燥、膠囊填充即制得膠囊。一、本發明的療效比較試驗本發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是用于治療胃脘痛之脾胃虛寒證的主要處方,胃疾靈散劑是一種主要用于治療胃脘痛之寒邪客胃證的藥物。雖然從西醫的角度兩種藥都可用于治療慢性胃炎及胃、十二脂腸潰蕩,但從中醫立方本意來講是
4有區別的。為了進一步從中醫角度比較二者對不同病證所致的胃脘痛的療效,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特將本發明與胃疾靈散劑對治療脾胃虛寒證的療效進行比較實驗。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為使兩組具有可比性,我們對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進行了比較,詳見表1-4。表1 兩組年齡分布的比較(歲)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白芍、黃芪、 桂枝、延胡索、木香、砂仁、炮姜、大棗、甘草組成,且上述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白芍13 沈份,黃芪10 20份,桂枝10 20份,延胡索10 20份,木香10 20 份,砂仁3 10份,炮姜3 10份,大棗10 16份,甘草6 1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組分的重量配比是白芍18份,黃芪15份,桂枝15份,延胡索12 19份,木香11 18份,砂仁4 9份, 炮姜4 9份,大棗11 15份,甘草5 12份。
3.根據權利要求1至2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中藥組合物是制備成散劑、水泛丸或膠囊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用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白芍、黃芪、桂枝、延胡索、木香、砂仁、炮姜、大棗、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組成。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組方合理,針對性強,對于治療胃脘痛之脾胃虛寒證,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9/20GK102258756SQ20101018907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6日
發明者段洪光 申請人:昆明段洪光消化道疾病專科醫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