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枸橘晶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兼具藥用、保健功效的枸橘晶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2005年6月1日公開的、公開號為CN1620882A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鐵 籬寨茶,它采用枸橘鮮葉經現有綠茶加工技術加工而成。但是這種鐵籬寨茶成分單一、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枸橘晶茶及 其制作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枸橘晶茶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驟①、準備原料葉取無蛀蟲、完整、無雜質的嫩葉,洗去灰塵、雜質,涼干或吹干;②、噴液按照中藥提取液原料葉(鮮重)=(0. 5 1) 50的重量比,向原料 葉上均勻噴灑中藥提取液,涼干或吹干,其中,中藥提取液由喉嚨草汁和薄荷油按照(1 2) 1的重量比混合成,而喉嚨草汁為喉嚨草蒸餾液,經靜液分層后所得的上清液(喉嚨草 蒸餾液為由喉嚨草經蒸煮、冷凝所得的蒸汽冷凝液);③、干炒將步驟②所得葉片,放入滾動式的炒鍋里,精炒、烘焙,待其發軟后倒 出;④、揉搓將步驟③所得葉片倒入濾布袋里封扎袋口,用圓盤式的揉搓機或手進行 揉搓,待有水份滲出即可;⑤、發酵將步驟④所得葉片連同濾袋,放入發酵罐里壓平、疊放,自然發酵,每 24 48小時翻轉一次,以將發酵溫度控制在35 45°C范圍內為準,7 8天后,開罐時,有 芳香氣味溢,即可出罐,⑥、造型,將步驟⑤所得葉片,分散、疏松,放入滾圓機中滾圓或放入搓條機中搓成 條狀,并烘干、去除水份即可。作為優化,其還包括步驟⑦對步驟⑥所得成品進行篩選,呈墨綠色、珍珠狀球形 的或條狀眉毛形的為上品;無定型的為中品,殘沫狀的為下品,并分別用工藝竹筒、防潮紙 或木漿紙包裝。作為優化,其還包括下述步驟將步驟⑥或⑦所得晶茶送入紫外殺菌室進行消毒、 殺菌。作為優化,其還包括下述步驟將經消毒、殺菌的枸橘晶茶分別裝盒、裝箱。本發明還涉及按照前述方法制作的枸橘晶茶。本發明枸橘晶茶具有原料易得,兼具藥用、保健多種功效的優點,適合各種人群飲 用,對牙周炎、口腔炎和腮腺炎有奇效,其制作方法簡便易行,適合廣大農民朋友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配制中藥提取液一、準備喉嚨草汁和薄荷油新鮮或干枯的喉嚨草(又名佛頂珠),放入蒸餾設備 中蒸餾,所得蒸汽經冷凝后,得冷凝液,該得冷凝液經靜液分層后,取上清液即為喉嚨草汁; 以類似方法,從薄荷草中提取薄荷油,或外購薄荷油備用。二、分別取2kg喉嚨草汁和2kg薄荷油,均勻混合得4kg中藥提取液A ;分別取2kg喉嚨草汁和Ikg薄荷油,均勻混合得3kg中藥提取液B ;分別取3kg喉嚨草汁和2kg薄荷油,均勻混合得5kg中藥提取液C ;實施例1 按下述方法制作枸橘晶茶①、準備原料葉在五六月間摘取天然枸橘技上的嫩葉,取無蛀蟲、完整、無雜質的 嫩葉;清洗三次,除去灰塵、雜質,涼干或吹干后即為原料葉;②、噴液取50kg原料葉,向原料葉上均勻噴灑Ikg中藥提取液A后,涼干或吹干;③、干炒將步驟②所得葉片,放入滾動式的炒鍋里,精炒、烘焙,待其發軟后倒 出;④、揉搓將步驟③所得葉片倒入濾布袋里封扎袋口,用圓盤式的揉搓機或手進行 揉搓,待有水份滲出即可;⑤、發酵將步驟④所得葉片連同濾袋,放入發酵罐里壓平、疊放,自然發酵,每 24 48小時翻轉一次,溫度高,則加大翻轉頻率,溫度低則,減少翻轉頻率,以將發酵溫度 控制在35 45°C范圍內為準,7 8天后,開罐時,有芳香氣味溢,即可出罐,⑥、造型,將步驟⑤所得葉片,分散、疏松,放入滾圓機中滾圓或放入搓條機中搓成 條狀,并烘干、去除水份即可,⑦、對步驟⑥所得成品進行篩選,呈墨綠色、珍珠狀的球形的或條狀眉毛形的為上 品;無定型的為中品,殘沫狀的為下品,并分別用工藝竹筒、防潮紙或木漿紙或其他無公包 裝,;⑧、將步驟⑥所得晶茶送入紫外殺菌室進行消毒、殺菌,即得成品枸橘晶茶(一), (當然還可進一步裝盒、裝箱,略)。實施例2 將中藥提取液A用量改為0. 5kg,重復實施例1得枸橘晶茶(二)。實施例3 將中藥提取液A用量改為1.5kg,重復實施例1得枸橘晶茶(三)。用現有綠茶加工技術,將枸橘鮮葉加工成鐵籬寨茶。對比實驗(一)選取中度口腔炎患者4人次,停止服用其他消炎藥物,每天分別 供給5g鐵籬寨茶、5g實施例1所得上品枸橘晶茶、5g實施例2所得中品枸橘晶茶和5g實 施例3所得下品枸橘晶茶,令其沖茶飲用。一周后,飲用鐵籬寨茶的口腔炎患者,癥狀無明顯變化;而飲用枸橘晶茶的口腔炎 患者癥狀均明顯減輕。兩周后,飲用鐵籬寨茶的口腔炎患者,癥狀略有減輕;而飲用枸橘晶茶的口腔炎患 者均痊愈。對比實驗(二)選取中度牙周炎患者4人次,停止服用其他消炎藥物,每天分別 供給5g鐵籬寨茶、5g實施例1所得上品枸橘晶茶、5g實施例2所得中品枸橘晶茶和5g實 施例3所得下品枸橘晶茶,令其沖茶飲用。
4
兩周后,飲用鐵籬寨茶的牙周炎患者,癥狀無明顯變化;而飲用枸橘晶茶的牙周炎 患者癥狀均明顯減輕。三周后,飲用鐵籬寨茶的牙周炎患者,癥狀略有減輕;而飲用枸橘晶茶的牙周炎患 者均痊愈。對比實驗(三)選取中度腮腺炎患者4人次,停止服用其他消炎藥物,每天分別 供給5g鐵籬寨茶、5g實施例1所得上品枸橘晶茶、5g實施例2所得中品枸橘晶茶和5g實 施例3所得下品枸橘晶茶,令其沖茶飲用。三周后,飲用鐵籬寨茶的腮腺炎患者,癥狀仍無明顯變化;而飲用枸橘晶茶的牙周 炎患者癥狀均明顯減輕。四周后,飲用鐵籬寨茶的腮腺炎患者,癥狀略有減輕;而飲用枸橘晶茶的牙周炎患 者均痊愈。分別用中藥提取液B、C代替中藥提取液A,重復上述實施例1-3和對比實驗,所得 結果無實質差別,略。
權利要求
一種枸橘晶茶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驟①、準備原料葉取無蛀蟲、完整、無雜質的嫩葉,洗去灰塵、雜質,涼干或吹干后即為原料葉;②、噴液按照中藥提取液∶原料葉=(0.5~1)∶50的重量比,向原料葉上均勻噴灑中藥提取液,涼干或吹干,其中,中藥提取液由喉嚨草汁和薄荷油按照(1~2)∶1的重量比混合成,而喉嚨草汁為喉嚨草蒸餾液,經靜液分層后所得的上清液;③、干炒將步驟②所得葉片,放入炒鍋里,精炒、烘焙,待其發軟后倒出;④、揉搓將步驟③所得葉片倒入濾布袋里封扎袋口,用圓盤式的揉搓機或手進行揉搓,待有水份滲出即可;⑤、發酵將步驟④所得葉片連同濾袋,放入發酵罐里壓平、疊放,自然發酵,每24~48小時翻轉一次,以將發酵溫度控制在35~45℃范圍內為準,7~8天后,開罐時,有芳香氣味溢,即可出罐,⑥、造型,將步驟⑤所得葉片,分散、疏松,放入滾圓機中滾圓或放入搓條機中搓成條狀,并烘干、去除水份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枸橘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步驟⑦對步驟⑥ 所得成品進行篩選,呈墨綠色、珍珠狀球形的或條狀眉毛形的為上品;無定型的為中品,殘 沫狀的為下品,并分別用工藝竹筒、防潮紙或木漿紙包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枸橘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下述步驟將 步驟⑥或⑦所得枸橘晶茶送入紫外殺菌室進行消毒、殺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枸橘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下述步驟將經消 毒、殺菌的枸橘晶茶分別裝盒、裝箱。
5.一種枸橘晶茶,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為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枸橘晶茶制 作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兼具藥用、保健功效的枸橘晶茶及其制作方法。現有采用枸橘鮮葉制成的茶成分單一,效果差。為此,本發明枸橘晶茶制作方法,包括包括下述步驟①原料準備;②噴液;③干炒;④揉搓;⑤發酵;⑥造型。本發明還涉及按照前述方法制作的枸橘晶茶。本發明枸橘晶茶具有原料易得,兼具藥用、保健多種功效的優點,適合各種人群飲用,其制作方法簡便易行,適合廣大農民朋友推廣實施。
文檔編號A61P31/14GK101919479SQ20101029162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6日
發明者趙達旦 申請人:趙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