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丹皮酚體內代謝產物的醫藥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用途領域,確切的說是一種丹皮酚在人體內代謝產物的醫藥用途。
背景技術:
藥物的體內代謝過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謝、消除、效應、毒性,簡稱ADMEAT ;其中代謝轉化貫穿整個過程,是藥物和機體相互作用的研究重點,藥物在體內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可以產生4種結果①轉化為無活性的物質使原來無藥理活性的藥物轉變為有活性的代謝產物;③將活性藥物轉化為其他活性物質;④產生有毒的物質。傳統中藥主要以口服用藥為主,進入體內的成分既可能以原型,也可能以代謝物的形式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許多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經過體內代謝變成代謝產物后才具有生物活性。目前主要從中藥單體成分的代謝,中藥有效成分的代謝,單味中藥的代謝以及中藥復方的藥物代謝四個方面進行研究。中藥多以復方給藥,復方又由多種藥味組成,故復方中藥的代謝研究要以單味藥材代謝的研究為基礎。而每味中藥由多種化學成分或有效部位組成,故單一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的代謝研究尤為重要。單一活性成分的研究作為中藥代謝研究的基礎,最為廣泛和深入。研究方法多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分離、純化得到單一活性成分,結構鑒定后進行代謝研究。目前對具有一定藥理作用的中藥單體化合物研究很多,部分已開發成藥品供臨床使用。對這些單體成分的藥物代謝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在體內的代謝轉化過程,確定其在體內代謝產物的化學結構、藥理活性及進入體內后的藥物作用機制,從而為闡明中藥乃至復方在體內的代謝規律及作用機制提供依據;通過對活性代謝產物的研究還可發現先導化合物,是研制開發新藥的重要途徑之一。炎癥是機體對各種致炎因子引起的損傷所發生的一系列保護性應答,通常會引起全身反應,常見以發熱、血液中白細胞數目增多以及嚴重時出現心、肝、腎等器官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功能障礙等特征。急性炎癥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是機體對于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但是,慢性炎癥則表現為致炎因子持續存在并且損傷機體,可導致慢性膽囊炎、糖尿病、慢性腎盂腎炎、肺部疾病、癌癥、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疾病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對機體產生嚴重危害,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任何能夠引起機體組織損傷的因素都可成為炎癥的原因,即致炎因子。在炎癥發生時,有些致炎因子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的通透性升高,但許多致炎因子并不直接作用于局部組織,而主要是通過內源性化學因子的作用而導致炎癥,這些化學因子在炎癥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介導作用,又稱為炎癥介質。炎癥介質的釋放及調控機制是炎癥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抗炎藥物設計的主要靶點。炎癥介質主要由巨噬細胞分泌,包括NO、TNF- a、IL-I a、IL-1 β、IL-2、IL-6、IL-8 等。在機體內一氧化氮是由精氨酸上的胍基氮經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催化而形成的。廣泛分布于機體各個組織中,它既有第二信使和神經遞質的功能,又是效應分子,介導和調節包括炎癥在內的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國藥理學通報,1992,8 :409-415)。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可分為兩類,即結構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 cNOS)和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cNOS根據產生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神經型NOS ( nNOS )和內皮型NOS ( eNOS )。cNOS在正常情況下可持續表達,但是,iNOS只有在特定生理環境下才會表達,如在某些細胞因子,如脂多糖(LPS)、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誘導下才表達其活性。一般認為由iNOS所產生的NO可能參與多種疾病發生的病理過程。NO不但直接參與了機體的炎癥反應,而且還可以促進其他炎癥介質(如前列腺素E2等)的釋放,此外,NO的 代謝異常還能導致中風、支氣管哮喘、老年癡呆癥、癌癥等嚴重疾病(國外醫學免疫學分冊,1995,4 :204-206)。炎癥介質己經成為抗炎藥物研發中最重要的藥物靶點之一,尋找活性強、毒性小的炎癥介質抑制劑也日益成為新型抗炎藥物研究熱點。自由基指外層軌道含有未配對電子的基團。自由基具有高度的化學活性,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多種生化反應的中間代謝產物。其中羥基自由基(· 0H)是最活躍、進攻性最強的活性分子,幾乎可以與所有的生物分子、有機物或無機物發生不同類型的化學反應,具有非常高的反應速率常數和負電荷親電性。· OH是目前所知活性氧自由基中對生物體毒性最強的,可通過電子轉移、加成及脫氫等方式與生物體內多種生物分子作用,造成糖類、氨基酸、蛋白質、核酸和脂類等物質氧化損傷,使細胞壞死或突變。·0Η還與細胞衰老、腫瘤、輻射損傷和細胞吞噬等有關(食品與藥品,2010,12 :69-71)。生物體的一些生理、病理過程均與自由基反應有關,如體內某些正常的物質代謝過程中就有自由基中間產物的形成,在白細胞吞噬和殺滅微生物時也有自由基形成.自由基是機體有效的防御系統,但是,人體內過量的自由基也會引起細胞損傷和死亡,如皮膚衰老和色斑、帕金森氏病、肝臟疾病等均與此有關,可見,自由基對人類生命健康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6,22:84-87)。在食品中廣泛應用的合成抗氧化劑如丁基羥基甲苯(ΒΗΤ)、叔丁對甲氧酚制劑(ΒΗΑ)、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等由于具有潛在毒性和致癌作用而使其應用受到限制。而天然抗氧化劑安全低毒,符合新世紀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自從植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對預防癌癥、心血管疾病及抗衰老等方面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被發現后,研究植物抗氧化活性已成為熱門話題(食品科學,2009,30 :45-47)。牡丹皮系毛莨科茍藥屬植物牡丹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是我國傳統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記載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跌撲傷痛,癰腫瘡毒。丹皮酚為牡丹皮的主要含量成分之一,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定其含量不得低于I. 2%,藥理研究表明丹皮酚具有抗炎、抗氧化、鎮靜、催眠、抗菌、降血壓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丹皮酚片在臨床上用于治療治療發熱、頭痛、神經痛、肌肉痛、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國內外學者對丹皮酚在大鼠體內的代謝進行了大量報道,未見本發明所涉及的丹皮酚在人體內代謝后產生的代謝產物2,5- 二羥基-4-甲氧基苯乙酮抑制NO等炎癥介質釋放的抗炎作用和羥基自由基(·0Η)方面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首次提供較丹皮酚活性更好,具有較好水溶性,更適合藥物制劑的一種丹皮酚在人體內代謝產生的代謝產物作為抗炎、抗氧化藥物的用途。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代謝產物(Ml)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丹皮酚體內代謝產物在制備預防或治療炎癥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謝產物為如Ml所示的2,5-二羥基-4-甲氧基苯乙酮化合物X m HO。
O、 Μ1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皮酚代謝產物為在人體內代謝后產生的代謝產物。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癥疾病為與一氧化氮信號通路有關的炎癥及其他疾病。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癥疾病為自由基過量產生的疾病。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癥疾病為由羥基自由基過量產生的疾病。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醫藥用途領域,涉及一種丹皮酚的體內代謝產物及其醫藥用途。通過HPLC/PDA跟蹤檢測,利用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中低壓ODS柱色譜、SephadexLH-20柱色譜以及PHPLC等手段從受試者口服丹皮酚片后收集的尿液中分離得到1種代謝產物。結合ESI-MS、1H-NMR、13C-NMR和NOESY等方法鑒定了其化學結構為2,5-二羥基-4-甲氧基苯乙酮。體外抑制脂多糖誘導的小鼠單核巨噬細胞合成一氧化氮(NO)和羥基自由基( OH)清除實驗顯示出較丹皮酚更強的生物活性,可用于作為預防和/或治療人類和動物炎癥及與羥基自由基( OH)過量產生相關方面的疾病。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614156SQ201210060470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丁麗琴, 劉召喜, 姚新生, 趙烽, 邱峰, 陳麗霞 申請人:沈陽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