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白癜風病的外用搽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病的外用搽劑。
背景技術:
白癜風是一種色素代謝失調的皮膚病。中醫稱為白駁風。《諸病源侯論》記載“白癜者,面及頸項身體皮肉色變白,與肉色不同,亦不癢痛,謂之白癜。”《圣濟總錄》云“其狀斑駁如癬,過于癘瘍,但不成瘡耳……輕者白點,重者數日內,單側斑白,毛發亦變,終年不瘥。”“《醫宗金鑒》記載此證自面及頸項,肉色忽然變白,狀類斑點,并不癢痛。由風邪相駁于皮膚,致令氣血失和。”西醫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可口服或局部應用光感藥物,補骨脂素 及其衍生物,此類藥物屬光毒物質,內服或外搽紫外線或日光照射可刺激黑色素生成。常用甲氧沙林(8-甲氧補骨脂素)或三甲沙林(三甲補骨脂素)。此療法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及經濟負擔,且治療效果不佳。本發明是經多年研究繼承祖國醫學之精華,根據白癜風發病機理,從病源上治療白癜風病毒,且治療效果滿意,治療費低,易于廣大患者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試驗證明具有滿意療效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病的外用搽劑。本發明具有祛風止癢、舒筋活絡祛濕、活血化瘀,補血養血,改善皮膚微循環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光敏性,激活酪氨酸酶,促進黑色素合成,促進皮膚著色之功效。有效率85 %,治愈率75%,一般治愈平均需2-5個療程,病情嚴重者需6-8個療程。(一月為一療程)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用量為重量份)丹參35g 烏梅25g 蛇床子35g 英絲子35g補骨脂50g 密陀僧25g 硫磺15g 輕粉5g當歸35g 紅花30g 雄黃5g 樟腦5g防風15g 苦參35g 黑芝麻35g 金銀花12g麝香lg,其制備方法將上藥粉碎研細,置容器中,加入95%酒精3500ml浸泡7天,過濾去渣即可。藥理藥性分析丹參,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治惡瘡腫毒;烏梅,具有消炎、收斂、止瀉、抗真菌之功效;蛇床子,具有溫腎助陽、燥濕殺蟲、抗真菌之功效;菟絲子具有溫腎助陽之功效;密陀僧具有殺蟲、斂汗、祛痰、鎮驚作用,廣泛用于治療花斑癬、白癜風等病;硫磺具有殺蟲抗真菌之功效;輕粉具有抗菌生機之功效;補骨脂,補腎助陽,增強色素;當歸、紅花補血活血之功效;雄黃,具有止痛止癢之功效;樟腦具有抗菌、消炎、開竅止痛之作用;防風,祛風止癢之功效;苦參清熱燥濕;黑芝麻,補肝腎潤五臟;金銀花清熱解毒之功效;麝香,開竅劈穢、通絡散瘀之功效。本發明能消風祛濕殺蟲、消磨斑跡,促使黑色素形成,促進皮膚層的營養,從而達到黑色素上升及黑色素顆粒形成,使皮膚恢復正常。本發明藥物的用法、用量每天涂抹患處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注意事項1、切忌入眼、入鼻。2、放置兒童不宜拿到之處3、皮膚發紅、發癢屬正常現象,勿用手瘙癢,防止劃破皮膚,引起感染。4、三周后皮膚出現皺紋,說明白癜風正在恢復期,請繼續涂抹,即可康復。5、重癥患者可能時間長一些,且不要間斷,一定要堅持按療程使用。6、個別患者可能因用量過大,會出現水泡,患者不必驚慌,可繼續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配伍嚴謹、治療方便、療效好、不易復發、且藥價便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用量為重量份)丹參35g 烏梅25g 蛇床子35g 英絲子35g補骨脂50g 密陀僧25g 硫磺15g 輕粉5g
當歸35g 紅花30g 雄黃5g 樟腦5g防風15g 苦參35g 黑芝麻35g 金銀花12g麝香lg,其制備方法將上藥粉碎研細,置容器中,加入95%酒精3500ml浸泡7天,過濾去渣即可。本發明藥物的用法、用量每天涂抹患處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注意事項1、切忌入眼、入鼻。2、放置兒童不宜拿到之處3、皮膚發紅、發癢屬正常現象,勿用手瘙癢,防止劃破皮膚,引起感染。4、三周后皮膚出現皺紋,說明白癜風正在恢復期,請繼續涂抹,即可康復。5、重癥患者可能時間長一些,且無間斷,一定要堅持按療程使用。6、個別患者可能因用量過大,會出現水泡,患者不必驚慌,可繼續使用。臨床療效判斷標準與治療結果I、臨床資料與治療方法I. I白癜風患者400例,男性280例,女性120例,病程0. 5-10年。治療方法每天涂抹患處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I. 2診斷標準白斑常呈乳白色,色素脫失,白斑大小形態不一,其上毛發可正常或變白;根據白斑分布特點分為尋常型(局限性、泛發型、散發型、肢端型)和節段型。尋常型白斑一般對稱分布,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或散發、泛發全身;節段型一般為單側,白斑沿某一皮神經節支配區分布。根據病情活動與否分為兩期進展期和穩定期。I. 3療效判斷標準臨床治愈白斑全部消退,色素完全恢復正常膚色;顯效2/3恢復色素;好轉部分恢復色素;無效色素無改變或加重。I. 4治療結果400例患者,治愈300例,顯效22例,好轉18例,無效60例,300例治愈的患者,其中220例治愈時間為2-4個月,另外80例患者治愈時間為6-8個月。典型病例I、張XX,男,36歲,河南省安陽市瓦店鄉人。患白癜風I年。患病部位面部,白斑面積1X1. 5cm2。初診日期2009年8月22日,主訴一年前面部不明誘因出現一塊白色斑塊,無痛癢、無紅腫、無潰爛。診斷白癜風屬肢端型。治療采用本發明藥物外擦一日二次、每次20分鐘,早晚各一次,加強日光照射,同時囑咐患者加強體育鍛煉,多食含酪氨酸的食物。治療一療程(一月)后來院復查。二診2009年9月25日就診,患者患處生出色素島,療效不錯,按原治療方法繼續治療30天后再觀察療效;三診2009年10月28日就診,經過兩個療程治療(60天)患者患處的白斑已基本消失,患處皮膚顏色基本恢復正常。囑咐患者再鞏固治療一療程。四診2009年11月29日就診,患處白斑完全消失,皮膚顏色恢復正常,矚附患者在攜帶15天藥量以鞏固療效。I年后隨訪無復發。典型病例2、張XX,男,7歲,河南省周口市人,患白癜風已有2年。患病部位頸部、面部。出診日期2010年5月6日,主訴(患者父親代訴)皮膚脫色二年,二年前頸部、面部出現不明誘因的白色斑塊,面部有黃豆大小、頸部有蛋黃大小、無痛癢、無紅腫、無潰爛、無脫屑。診斷白癜風屬肢端型。治療采用本發明藥物外擦一日二次、每次20分鐘,早晚各一次,加強日光照射,同時囑咐患者加強體育鍛煉,多食含酪氨酸的食物。治療二個療程(60天)后來院復查。二診2010年7月10日就診患處白斑邊緣逐漸縮小、色素加深、內部少量色素島生成,再繼續治療2個療程后,面部患處皮膚顏色完全恢復,頸部患處白斑面積治愈80%,剩余部分呈暗紅色,再鞏固治療2個療程后白斑全部消失。I年后隨訪病情無復發。典型病例3、李XX,女,29歲,河南省開封市人,患白癜風6年。2007年3月2日初診,部位;頸部、前胸、腹部。診斷白癜風屬節段型。治療治療采用本發明藥物外擦一日二次、每次20分鐘,早晚各一次,加強日光照射,同時囑咐患者加強體育鍛煉,多食含酪氨酸的食物。用藥2個月后來院復查。二診2007年5月5日,患處白斑面積縮小,白斑內有色素島出現。再逐步治療2個月后復查。三診2007年7月9日,頸部患處基本恢復,前胸治愈恢復85%,腹部治療恢復70%,遂再鞏固療程治療2個月。四診2007年9月15日。頸部患處完全恢復,前胸亦治愈,腹部恢復面積已達95%,矚其再攜帶2個療程藥物回家治 療。2007年10月20日,患者打來電話講腹部、完全治愈。病例4 :趙XX,男,17歲,河南省民權縣程莊鎮人,2年病史,患病部位;額頭、口唇周圍,不規則形白斑多處治療效果不理想。2005年10月5日就診在使用本發明藥物治療60天后,患處生出色素島,再繼續治療60天后,患處白斑已消失,皮膚顏色基本恢復正常。再繼續鞏固I個療程。半年后隨訪無復發。病例5、孫XX,女,25歲,河南省通許縣城關鎮人。軀干、四肢患白斑8年,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明顯,于2008年2月28日就診。診斷白癜風。治療采用本發明藥物外擦一日二次、每次20分鐘,早晚各一次,加強日光照射,同時囑咐患者加強體育鍛煉,多食含酪氨酸的食物。2個月后來院復查。二診2008年5月I日就診患者患處有部分黑點出現,個別小的皮損已經消失。囑咐繼續治療2個月。三診2008年7月5日就診,白斑70%已經基本痊愈,再繼續治療3個月后基本痊愈,又讓患者攜帶I療程鞏固療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白癜風病的外用搽劑,由17味中藥組成 丹參35g 烏梅25g 蛇床子35g 英絲子35g 補骨脂50g 密陀僧25g 硫磺15g 輕粉5g 當歸35g 紅花30g 雄黃5g 樟腦5g 防風15g 苦參35g 黑芝麻35g 金銀花12g 麝香lg,其制備方法將上藥粉碎研細,置容器中,加入95%酒精3500ml浸泡7天,過濾去渣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病的外用搽劑,本發明藥物由丹參、烏梅、蛇床子、菟絲子、補骨脂、密陀僧、硫磺、輕粉、當歸、紅花、雄黃、樟腦、防風、苦參、黑芝麻、金銀花、麝香組成,本發明藥物具有祛風止癢、舒筋活絡去濕、活血化瘀、補血養血、改善皮膚微循環,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光敏性,激活酪氨酸酶,促進黑色素著色之功效,有效率85%,治愈率75%,一般患者治愈需2-5個療程,病情嚴重者需6-8個患者。
文檔編號A61K36/736GK102755408SQ20121025616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王華柱 申請人:王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