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腎炎、濕熱毒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藥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治療腎炎、濕熱毒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腎炎、濕熱毒是多發病,當人體遭受到外邪侵襲后,氣血運行不暢,內傷精氣所致。目前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只能達到局部減輕或暫時緩解的效果,而不能完全控制和根除。且部分西藥的毒副作用,在給患者治療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隱患和不適。由于病人身體發病的復雜機理多數是濕熱毒,現有藥物的單一性不能勝任,本發明具有全面徹底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腎炎、濕熱毒疾病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無毒副作用的藥物 ’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了中藥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藥物具體由如下成份組成,各組份以重量計算黃連I. 0_50g 黃芩I. 0-50g 桅子 L 0-50g 赤芍 L 0-50g 丹皮 L 0-30g 玄參 L 0-50g 生地 L 0-50g 知母 I. 0-50g 黃柏 I. 0-50g 大青葉 5. 0-200g 板蘭根:I. O-IOOg 連翹 I. 0_50g 銀花 I. 0_50g射干I. O-IOOg 荊芥I. 0-50g 防風O. 5-50g薄荷I. 0-50g 白茅根1.0_200g桔梗I. 0-50g 焦三仙各 I. 0-30g 甘草 I. 0-50g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燥濕、解毒、祛風主治凡屬溫熱性質的疾病,臨床表現有發熱、口渴、便干、色紅、苔厚膩、舌干等病癥。I.皮膚病癥濕疹、蕁麻疹、牛皮癬、痤瘡。2.內科病癥腎炎、結石、前列腺炎、泌尿系統感染、心內膜炎、肝炎、精神分裂和
感冒、流感等。3.耳鼻喉科扁桃體腫大,鼻炎。本發明的藥物優選組分的用量如下黃連IOg 黃岑IOg 桅子IOg赤茍IOg丹皮15g玄參IOg生地IOg知母IOg黃柏IOg大青葉50g板蘭根IOg連翅IOg銀花IOg射干IOg荊芥10g防風5g薄荷IOg白茅根50g桔梗IOg焦三仙各IOg甘草6g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I、取上述去除雜質的中藥,常溫加水500浸泡30分鐘;2、在高壓鍋內加熱2個小時左右;3、取出清液150-250溫熱內服。本發明具有療效明顯、無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的優點。
圖I是本發明治愈病例2治療前圖片圖2是本發明治愈病例2治療后圖片圖3是本發明治愈病例3治療前圖片圖4是本發明治愈病例3治療后圖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藥物具體由如下成份組成,各組份以重量計算黃連I. 0_50g 黃芩I. 0-50g 桅子 L 0-50g 赤芍 L 0-50g 丹皮 L 0-30g 玄參 L 0-50g 生地 L 0-50g 知 母 I. 0-50g 黃柏 I. 0-50g 大青葉 5. 0-300g 板蘭根 I. O-IOOg 連翹 I. 0_50g 銀花 I. 0_50g射干 I. O-IOOg 荊芥 1.0-50g 防風 O. 5-50g 薄荷 I. 0-50g 茅根 1.0_300g 桔梗
I.0-50g 焦三仙各 I. 0-30g 甘草 I. 0-50g本發明藥物組合的用量是經過發明人在經過大量臨床經驗基礎上總結得出,各組分量在上述重量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的療效。本發明的藥物優選組分的用量如下黃連IOg黃岑IOg桅子IOg赤茍IOg丹皮15g玄參IOg生地IOg知母IOg黃柏IOg大青葉50g板蘭根IOg連翅IOg銀花IOg射干IOg荊芥IOg防風5g薄荷IOg白茅根50g桔梗IOg焦三仙各IOg甘草6g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I、取上述去除雜質的中藥,常溫加水500-700浸泡30分鐘;2、在高壓鍋內加熱2個小時左右;3、取出清液150-250溫熱內服。實施例一動物毒性試驗取新西蘭家兔20只,雌雄兼用,體重2-2. 5kg,分為二組,每組10只,其中一組為急性毒性試驗,另一組為長期毒性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將上述藥物溶液,給藥方式為灌胃給藥,每日二次,每次用量150ml,相當于6倍于成人,連續3天,每天觀察的結果是10只家兔中有I只雄兔和2只雌兔在服藥后半小時內不覓食,I. 5小時候恢復正常,其余家兔無異常反應。長期毒性試驗將煎煮好的藥物,每次用量為50ml,每日三次,連續給藥60天,未見異常反應。實施例二典型病例病例I邱XX,女,45歲,福建人,隨家屬來鄭州打工。2012年5月5日以發熱、尿頻、尿急、尿痛,間斷發作三年,曾住院治療確認為腎炎。經中西藥各種方法,療效不佳。來診所用中藥結合西藥,二個月癥狀消失,各化驗指標好轉。腎炎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改善的化驗數據表
~^蛋白微量蛋 rfnRTn 白細胞計紅細胞計數細菌計數I μ由^ I義分 日期 PRO白ALB _.BLD 數狐RBCBACT 上皮EC備汪
2012.5.δ +1 >0. 15 +328.30 269.80 970.70 41.80 初診時2012.5.30 +1 >0.15 +1 59.8074. 70 1590.50 123.90 25 天后
2012.6.14 — —+1 35.40 個 22.80 634. 10 36. 10 39 天后
O019 λ _ 一+3U214.3Qf). 55 天后
____(經期)(經期)行經期
正常值一 一— 0-28/ul 0-28/ul 0-400/ul 2-10/ul 病例2 :王某,女,24歲,河南鶴壁市教師,面部濕疹瘙癢三年,加重三個月。查體脈滑數,舌紅苔厚膩,飲食無特殊,大便正常,治療原則,以清熱涼血祛風為主,半年后隨訪無復發(如圖I、圖2)。病例3 :李某,女,45歲,河南省報業集團,干部。因面部潮紅,斑疹十年,多方尋醫診治,中西醫療法均無效,曾住院治療半月(住院中曾發生藥物反應致休克,終搶救脫險),出院后來我處診治。查體體胖,表情痛苦,情緒低落,面色赤紅,夏日用絲巾遮面,羞于見人。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大便干結。平日喜食辛辣油膩肥甘,郁郁寡歡。經用本人自擬方齊U,給予清熱、涼血、解毒、祛風等治療,三月后治愈,面部恢復如初(如圖3、圖4)。
權利要求
1.治療腎炎、濕熱毒疾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成份組成,各組份以重量計算 黃連L 0-50g黃芩L 0-50g 桅子L 0-50g 赤芍L 0_50g 丹皮 L 0-30g 玄參 L 0-50g 生地 L 0-50g 知母 I. 0_50g 黃柏I. 0-50g大青葉5. 0-200g板蘭根I. O-IOOg連翹I. 0_50g 銀花 1.0-50g 射干 I. O-IOOg 荊芥 1.0-50g 防風 O. 5_50g 薄荷I. 0-50g白茅根I. 0-200g桔梗I. 0-50g焦三仙各I. 0_30g 甘草 I. 0_50g。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腎炎、濕熱毒疾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藥物優選組分的用量如下 黃連IOg黃芩IOg桅子IOg 赤芍IOg 丹皮15g 玄參IOg 生地IOg知母IOg黃柏IOg大青葉50g板蘭根50g 連翅 IOg 銀花IOg射干IOg荊芥IOg防風5g薄荷IOg白茅 根50g桔梗IOg焦三仙各IOg甘草6g。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腎炎、濕毒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1)取上述去除雜質的中藥,常溫加水500ml浸泡30分鐘; (2)在高壓鍋內加熱2個小時左右; (3)取出清液150-250毫升溫熱內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腎炎、濕熱毒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由黃連、黃芩、梔子、赤芍、丹皮、玄參、生地、知母、黃柏、大青葉、板蘭根、連翹等十幾種中藥,按照一定的配伍煎煮而成,具有清熱涼血、燥濕、祛風,主治屬溫熱性質的疾病;本發明藥物具有療效明顯、無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6/8998GK102908557SQ20121038455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王建平 申請人: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