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潤滑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手術器械,特別是涉及在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穿刺器。
背景技術:
腹腔鏡手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了避免醫源性感染,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一次性穿刺器(Trocar)的用量也越來越大,在保證使用性能的基礎上,簡化結構,降低成本,提高性能,這一趨勢已成為穿刺器改進的方向。為了方便手術的進行,要求穿刺器既能使用5mm的手術器械,也能使用10mm,或12_的手術器械。這樣,穿刺器的端密封圈的器械通孔的直徑通常小于4_。當直徑12_的手術器械通過4_的端密封圈的手術器械通孔時,密封圈產生了較大的環抱力,手術器械進出時產生了較大的運動阻力。為了降低這種阻力,其中的一種方法是向手術器械上涂抹醫用潤滑劑,如醫用生理鹽水或醫用硅油。這樣,手術時需要護士給器械涂抹醫用潤滑 齊U。另外一種辦法是,將端密封圈制造成照相機的快門式結構,但這種快門式結構中構成快門的運動瓣之間因為存在間隙,并不能形成徹底的密封;僅僅是將手術中二氧化碳的泄漏量控制在一定水平內,需要不停地采用二氧化碳氣腹機,向人體腹腔內補充二氧化碳氣體來維持腹腔的氣腹壓。此外,從腹腔中泄漏的氣體可能含有病菌或異味,對手術醫生產生不良影響。由于現有技術的穿刺器存在上述缺點,因而需要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具有自潤滑功能的穿刺器,可以使用5mm 12_之間的任何直徑的手術器械,不僅要求密封效果好,而且能對插入的手術器械進行潤滑,使得手術器械在其上進行進出運動時,阻力低、而密封好。本實用新型之一種自潤滑穿刺器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潤滑穿刺器,所述穿刺器由穿刺桿101和鞘管10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的鞘管102含有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潤滑裝置2。進一步,所述潤滑裝置2由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和醫用潤滑劑22構成;醫用潤滑劑22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中。所述潤滑裝置2是圓環形,所述圓環形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或梯形、或H字形等幾何形狀,可以根據穿刺器的具體形狀來設計。所述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是醫用海綿。進一步,所述醫用海綿選自聚氨酯發泡材料等醫用彈性多孔材料。所述醫用潤滑劑22選自醫用硅油或醫用生理鹽水等能在人體內使用的醫用潤滑劑。所述醫用硅油是醫用材料中的已知材料,具體指二甲硅油,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第1178頁,序號為2265的規定;醫用硅油是二甲硅油在臨床上的通用名。所述醫用生理鹽水是醫用材料中的已知材料,具體指生理氯化鈉溶液,為O. 9%的氯化鈉滅菌水溶液,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第1012頁,序號為1864的規定;醫用生理鹽水是生理氯化鈉溶液在臨床上的通用名。此外,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含有能均勻分散手術器械插入后對潤滑裝置2形成擠壓力的力分散墊片3,所述力分散墊片3是彈性薄壁環形墊片,通常采用醫用彈性高分子材料制造,如醫用PC,PE,PP等醫用塑料。增加與所述潤滑裝置2接觸的力分散墊片3的目的在于使手術器械103插入或退出時,潤滑裝置2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能獲得比較均勻的擠壓或松弛。手術器械103插入時,手術器械103帶來的擠壓通過力分散墊片3,均勻施加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上,儲存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內的醫用潤滑劑22溢出,均勻涂抹在手術器械103的外壁上。手術器械103退出時,手術器械103退出帶來的擠壓力的松弛,通過力分散墊片3均勻分布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上,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均勻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均勻吸收原來涂抹在手術器械103的外壁上的醫用潤滑劑22,并將醫用潤滑劑22儲存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內。所述潤滑裝置2安裝在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端蓋I和端密封圈5之間,鄰近端密·封圈5位置。進一步,所述含潤滑裝置2的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組裝次序是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端蓋I壓緊潤滑裝置2,在潤滑裝置2的下方安裝有力分散墊片3,力分散墊片3的下方有端密封圈5的定位塊4,定位塊4的下方為端密封圈5,端密封圈5安裝在單向閥定位塊6上,單向閥7套在單向閥定位塊6外,安裝在套筒8的端部的內腔中;端蓋I安裝固定在套筒8的端部,形成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之技術方案的核心在于當手術器械103插入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100時,作為潤滑裝置2的吸附了醫用潤滑劑22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如聚氨酯發泡材料制造的泡沫環,受到插入手術器械103的擠壓,潤滑裝置2儲存的醫用潤滑劑22溢出、釋放,并涂抹在手術器械103的外壁上;涂抹了醫用潤滑劑22的手術器械103通過穿刺器的端密封圈5時的阻力就降低了。當退出手術器械103時,潤滑裝置2受到的擠壓減少,所述潤滑裝置2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所述潤滑裝置2中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吸收粘附在手術器械103外壁上的醫用潤滑劑22,將其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中,并儲存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內,如聚氨酯發泡材料制造的泡沫環內。當再次插入手術器械103時,所述潤滑裝置2再次受到擠壓,醫用潤滑劑22再次溢出,涂抹在手術器械103的外壁上,降低手術器械103通過端密封圈5的阻力。當再次退出手術器械103時,所述潤滑裝置2再次將醫用潤滑劑22吸收、并儲存在所述潤滑裝置2內。如此反復,實現了穿刺器的自潤滑功能。由于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在穿刺器的鞘管的端蓋I與端密封圈5之間,鄰近端密封圈5的位置設置了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潤滑裝置2,實現穿刺器的自潤滑功能。當插入手術器械時,潤滑裝置2受到手術器械的擠壓,潤滑裝置2溢出和釋放醫用潤滑劑22來潤滑手術器械;當退出手術器械時,潤滑裝置2受到手術器械的擠壓減少,潤滑裝置2恢復原來的形狀,吸收和儲存醫用潤滑劑22。如此反復,潤滑裝置2隨手術器械的插入或退出,實現了自動釋放、涂抹,或吸收、儲存醫用潤滑劑22的功能;到達了穿刺器能自動潤滑進入的手術器械的目的,不僅密封效果好,而且運動阻力低。
[0018]圖I是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圖2的分解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潤滑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B-B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橫截面為H字形的潤滑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圖8是圖7的C-C剖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橫截面為梯形的潤滑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的D-D剖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之與潤滑裝置接觸的墊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的E-E剖視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插入手術器械后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100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101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穿刺桿,102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103為手術器械。I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端蓋,2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潤滑裝置,3為與所述潤滑裝置接觸的力分散墊片,4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端密封圈的定位塊,5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端密封圈,6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單向閥的定位塊,7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單向閥,8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套筒,9為所述外套筒上的通氣閥。21為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潤滑裝置上的彈性多孔材料,211為所述彈性多孔材料的孔隙,22為醫用潤滑劑。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4,按照醫用塑料和醫用硅膠的標準加工工藝,分別制造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端蓋1,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潤滑裝置2,與所述潤滑裝置接觸的力分散墊片3,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端密封圈的定位塊4,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端密封圈5,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單向閥的定位塊6,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的單向閥7,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上套筒8,所述外套筒上的通氣閥9。按照圖4的分解圖的安裝次序,進行組裝,即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端蓋I壓緊潤滑裝置2,緊潤滑裝置2下方安裝有力分散墊片3、力分散墊片3的下方與端密封圈5的定位塊4連接,所述定位塊4的下方為端密封圈5 ;所述端密封圈5安裝在單向閥定位塊6上,單向閥7套在單向閥定位塊6外,安裝在套筒8的端部的內腔中;端蓋I安裝固定在套筒8的端部,形成密封結構;即得到了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鞘管102。將穿刺桿101插入在所述鞘管102內,即得到了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100,參考圖I至圖4。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100含有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潤滑裝置2,所述潤滑裝置2安裝在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端蓋I和端密封圈5之間,鄰近端密封圈5位置,參考圖2至圖4。所述潤滑裝置2由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和醫用潤滑劑22構成;醫用潤滑劑22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中。當插入手術器械103時,潤滑裝置2受到手術器械103的擠壓,潤滑裝置2溢出和釋放醫用潤滑劑22來潤滑手術器械103 ;當退出手術器械103時,潤滑裝置2受到手術器械103的擠壓減少,潤 滑裝置2恢復原來的形狀,所述潤滑裝置2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吸收和儲存醫用潤滑劑22。如此反復,潤滑裝置2隨手術器械103的插入或退出,實現了自動釋放、涂抹,或吸收、儲存醫用潤滑劑22的功能,從而實現了穿刺器的自潤滑功能,不僅密封效果好,而且運動阻力低,參考圖5至圖6,圖13。增加與所述潤滑裝置2接觸的力分散墊片3的目的在于使手術器械103插入或退出時,潤滑裝置2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能獲得比較均勻的擠壓或松弛。手術器械103插入時,手術器械103帶來的擠壓通過力分散墊片3,均勻施加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上,儲存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內的醫用潤滑劑22溢出,均勻涂抹在手術器械103的外壁上。手術器械103退出時,手術器械103退出帶來的擠壓力的松弛,通過力分散墊片3均勻分布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上,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均勻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均勻吸收原來涂抹在手術器械103的外壁上的醫用潤滑劑22,并將醫用潤滑劑22儲存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內,參考圖2、圖4、圖11至圖13。所述潤滑裝置2是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制造的圓環形,其橫截面通常采用為長方形,也可以設計成為梯形或H字形等不同的幾何形狀,可以根據穿刺器的具體設計來確定。所述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是醫用海綿,所述醫用海綿選自聚氨酯發泡材料等醫用彈性多孔材料,參考圖7至圖10。將醫用潤滑劑22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內,即得到了本實用新型所述潤滑裝置2,參考圖5、圖6。進一步,所述醫用潤滑劑22選自醫用硅油、醫用生理鹽水等能在人體內使用的醫用潤滑劑。當選擇醫用硅油為醫用潤滑劑22,可以先將作為醫用潤滑劑22的醫用硅油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內,然后組裝,滅菌,待用。如果選擇生理鹽水為醫用潤滑劑22,可以先作為對潤滑裝置2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組裝,滅菌;使用前再將作為醫用潤滑劑22的生理鹽水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實現本實用新型之自潤滑穿刺器的自潤滑功能,參考圖5、圖6。應該注意,本文中公開和說明的結構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結構代替,同時本實用新型所介紹的實施例并非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唯一結構。雖然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紹和說明,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都清楚知道這些實施例不過是舉例說明而已,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以做出無數的變化、改進和代替,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因此,應按照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范圍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自潤滑穿刺器,所述穿刺器由穿刺桿(101)和鞘管(10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的鞘管(102)含有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潤滑裝置(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2)由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和醫用潤滑劑(22)構成;醫用潤滑劑(22)吸附在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的孔隙(211)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2)是圓環形,所述圓環形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或梯形、或H字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彈性多孔材料(21)是醫用海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海綿選自聚氨酯發泡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潤滑劑(22)選自醫用硅油或醫用生理鹽水。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含有能均勻分散手術器械插入后對潤滑裝置(2)形成擠壓力的力分散墊片(3),所述力分散墊片(3)是彈性薄壁環形墊片。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2)安裝在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端蓋⑴和端密封圈(5)之間,鄰近端密封圈(5)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自潤滑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2)安裝位置是穿刺器的鞘管(102)的端蓋(I)壓緊潤滑裝置(2),在潤滑裝置(2)的下方安裝有力分散墊片(3),力分散墊片(3)的下方有端密封圈(5)的定位塊(4),定位塊(4)的下方為端密封圈(5),端密封圈(5)安裝在單向閥定位塊(6)上,單向閥(7)套在單向閥定位塊(6)外,安裝在套筒(8)的端部的內腔中;端蓋(I)安裝固定在套筒(8)的端部,形成密封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自潤滑穿刺器,由于在穿刺器的鞘管的端蓋與端密封圈之間,鄰近端密封圈的位置設置了能吸收、儲存和釋放醫用潤滑劑的潤滑裝置,實現穿刺器的自潤滑功能。當插入手術器械時,潤滑裝置受到手術器械的擠壓,潤滑裝置溢出和釋放醫用潤滑劑來潤滑手術器械;當退出手術器械時,潤滑裝置受到手術器械的擠壓減少,潤滑裝置恢復原來的形狀,吸收和儲存醫用潤滑劑。如此反復,潤滑裝置隨手術器械的插入或退出,實現了釋放、涂抹,或吸收、儲存醫用潤滑劑的功能;到達了穿刺器能自動潤滑進入的手術器械的目的,不僅密封效果好,而且運動阻力低。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2665587SQ20122012025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章西平, 劉磷海, 羅麗飛, 周星 申請人: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