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以聚乳酸包覆蛋白多肽疫苗、魚精蛋白包覆聚乳酸的納米囊用作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以及該載藥系統的制備方法。本發明以雞卵清白蛋白(OVA)為模型蛋白多肽疫苗,通過探頭超聲方法將OVA溶液分散于含聚乳酸(PLA)的二氯甲烷有機相中,形成初乳。初乳加入含有聚乙烯醇外水相中,探頭超聲形成復乳。攪拌至二氯甲烷有機相完全揮發得到固化的OVA/PLA納米囊。在OVA/PLA納米囊混懸液中加入魚精蛋白(PS)攪拌得到OVA/PLA/PS納米囊。本發明的OVA/PLA/PS納米囊具有穩定的納米級粒徑與分散系數,和適合轉染細胞的表面電位;可以有效提高小鼠源性樹突狀細胞(BMDC)對OVA/PLA/PS納米囊的攝取水平;顯著提高BMDC表面分子MHCI、MHCII、CD83、CD86的表達,增加BMDC極化因子IL-12p70的分泌量。
【專利說明】一種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生物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 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 微生物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 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特異性抗體、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等;當動物再次接觸 到這種病原微生物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 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傷害。疫苗是人類預防和治療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0003] 從研制技術上疫苗分為傳統疫苗和新型疫苗。傳統疫苗包括滅活疫苗、減毒活疫 苗和用天然微生物的某些成分制成的亞單位疫苗等。新型疫苗包括蛋白質多肽(亞單位) 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等。蛋白質蛋白多肽疫苗的安全性較好,但免疫效果略 差。增強其免疫原性的方法主要有:調整基因組合使之表達成顆粒性結構;在體外加以聚 團化,包入脂質體或膠囊微球;加入有免疫增強作用的化合物作為佐劑。
[0004] 聚乳酸(PLA)通常由乳酸的二聚物--丙交酯通過開環聚合而成。PLA結構式如 下所示:
[0005]
【權利要求】
1. 一種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為聚乳酸包覆蛋白多肽疫苗、魚精蛋白包覆聚乳酸的 水包油包水結構的陽離子納米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多肽疫苗 為卵清蛋白或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多肽疫苗 載藥系統粒徑為20(Γ300納米,表面電位為1(Γ20毫伏,分散系數不大于0. 1。
4. 權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多肽疫苗載藥系統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適量蛋白多肽疫苗溶于pH7.0、0.01mol/L的磷酸緩沖水溶液中,濃度為 12~100mg/ml,作為內水相;稱取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中,濃度為8~40mg/ml,作為有機相; 步驟二:向有機相中逐滴加入內水相,內水相與有機相體積之比為1:3~1:10,攪拌成 懸浮液,并用超聲波細胞破碎儀制得初乳,超聲功率200W、超聲時間3秒、間隔時間5秒,共 超聲7次; 步驟三:稱取聚乙烯醇溶于PH7. 0,0. Olmol/L的PBS中,質量體積濃度為廣3%,作為外 水相; 步驟四:向外水相中逐滴加入步驟二中制備的初乳,控制有機相與外水相體積之比為 1:2~1:6,攪拌成懸浮液,并用超聲波細胞破碎儀制得復乳,超聲功率200W、超聲時間3秒、 間隔時間5秒,共超聲7次; 步驟五:稱取魚精蛋白溶于pH7.0,0.01mol/L的PBS中,濃度為2?15mg/ml ; 步驟六:取步驟五制備的PS溶液,加入步驟四制備的復乳中,采用磁力攪拌器,室溫下 lOOrpm攪拌2小時,制備得到含有PLA包覆0VA、PS包覆PLA的0VA/PLA/PS納米囊懸浮液, 4°C下將懸浮液離心去上清,得到0VA/PLA/PS的W/0/W結構的陽離子納米囊即為蛋白多肽 疫苗載藥系統。
【文檔編號】A61K38/16GK104189900SQ20141047026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5日
【發明者】朱俊銘, 楊萍, 韓淑賢 申請人: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 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