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0-48份,金錢草22-37份,川芎13-26份,當歸9-18份,山慈菇5-12份,甘草3-11份,延胡索5-16份,梔子3-9份,黃芩1-7份,柴胡2-8份,白花甜蜜蜜3-8份,趕風柴1-7份,百合3-6份。本發明配方合理,服用方便安全,未發現毒副作用,臨床驗證療效確切、顯著。多年臨床觀察表明,本藥具有養陰柔肝,滋陰降火,消炎利膽排石功能,治療肝陰不足,濕熱內蘊之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的有效率高達90%以上。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制劑,屬于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肝、膽結石屬于中醫“肋瘤” “腹痛” “胃痛”等病之范疇。病因病機多為肝氣郁結、肝失調達,膽附于肝,膽失疏泄、氣滯血瘀、濕熱阻滯、蘊結石化、煎熬成結石,停滯膽道,肝膽氣機不化,故而為患。
[0003]膽石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膽石癥患者更是逐年遞增。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肝膽結石的方案包括西醫手術、碎石治療以及中成藥口服治療等。手術治療肝膽結石的一大弊端就是術后結石的殘余及復發。碎石治療只適用于膽囊小結石,治愈不徹底,易復發;膽管切除術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大,并且費用高,不適合工薪階層患者。目前市面上治療肝膽結石的中成藥又良莠不齊,溶石排石效果差,對于減少術后殘石率,預防結石復發更是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肝膽結石行之有效的、價格低,治療效果好且不復發的的中藥制劑,同時還提供一種其制備方法。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0-48份,金錢草22-37份,川芎13-26份,當歸9_18份,山慈菇5_12份,甘草3_11份,延胡索5_16份,桅子3-9份,黃芩1-7份,柴胡2-8份,白花甜蜜蜜3-8份,趕風柴1_7份,百合3_6份。
[0006]作為優選配方方案,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6份,金錢草29份,川芎21份,當歸13份,山慈菇8份,甘草7份,延胡索11份,桅子6份,黃芩4份,柴胡5份,白花甜蜜蜜6份,趕風柴3份,百合4份。
[0007]作為優選配方方案,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41份,金錢草32份,川彎18份,當歸16份,山慈菇10份,甘草9份,延胡索10份,桅子4份,黃芩6份,柴胡3份,白花甜蜜蜜4份,趕風柴6份,百合5份。
[0008]本發明還提供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重量配比取茵、金錢草、川芎、當歸、山慈菇、甘草、延胡索,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0-14倍的水,65-70攝氏度浸泡18-25個小時;
(2)將步驟(I)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20-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
(3)將藥渣重復步驟(I)和步驟(2)2-5次,合并所得的藥液,將藥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5?1.25的稠膏;
(4)將桅子、黃芩、柴胡、白花甜蜜蜜、趕風柴、百合研磨成500-800目的細粉末;
(5)將步驟(3)的稠膏、步驟(4)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著均勻,烘干制成顆粒劑。
[0009]優選的,將步驟(I)中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在300-500目之間。
[0010]優選的,步驟(2)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的方式是:水溫每3-5分鐘升高10攝氏度,并且每升高10攝氏度保持10分鐘。梯度升溫煎煮法可以更好的將藥材中的成分提取出來。
[0011]本發明的中藥顆粒劑的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6-10克,飯后溫開水送服。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配方合理,服用方便安全,未發現毒副作用,臨床驗證療效確切、顯著。多年臨床觀察表明,本藥具有養陰柔肝,滋陰降火,消炎利膽排石功能,治療肝陰不足,濕熱內蘊之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的有效率高達90%以上,同時本藥還可以用于減少術后殘石率,預防結石復發,針對術前調理及術后鞏固,效果顯著。而且本發明的中藥制備成本低,治愈后不復發,解除了廣大患者的痛苦,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0013]I)與當前治療的化學治療藥物相比,本發明中藥制劑為天然純中藥制劑,不良反應和副作用顯著降低,且本發明中藥制劑作用全面,藥物治療效果更佳,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0014]2)本發明中藥制劑中含有多種藥物組分,作用靶點眾多,藥理實驗顯示其與現有的膽結石治療藥物在溶石方面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并且可以大幅度減少藥物治療引發的便秘癥狀,提高病人對于化療的接受度和用藥依從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克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6克,金錢草29克,川芎21克,當歸13克,山慈菇8克,甘草7克,延胡索11克,桅子6克,黃芩4克,柴胡5克,白花甜蜜蜜6克,趕風柴3克,百合4克。
[0016]上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重量配比取茵、金錢草、川芎、當歸、山慈菇、甘草、延胡索,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2倍的水,68攝氏度浸泡21個小時;
(2)將步驟(I)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25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
(3)將藥渣重復步驟(I)和步驟(2)4次,合并所得的藥液,將藥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2的稠膏;
(4)將桅子、黃芩、柴胡、白花甜蜜蜜、趕風柴、百合研磨成600目的細粉末;
(5)將步驟(3)的稠膏、步驟(4)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著均勻,烘干制成顆粒劑。
[0017]將步驟(I)中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是400目。
[0018]步驟(2)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的方式是:水溫每4分鐘升高10攝氏度,并且每升高10攝氏度保持10分鐘。
[0019]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克數的藥材制成:茵陳41克,金錢草32克,川芎18克,當歸16克,山慈菇10克,甘草9克,延胡索10克,桅子4克,黃芩6克,柴胡3克,白花甜蜜蜜4克,趕風柴6克,百合5克。
[0020]本實施例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重量配比取茵、金錢草、川芎、當歸、山慈菇、甘草、延胡索,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2倍的水,67攝氏度浸泡22個小時;
(2)將步驟(I)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27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
(3)將藥渣重復步驟(I)和步驟(2)4次,合并所得的藥液,將藥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8的稠膏;
(4)將桅子、黃芩、柴胡、白花甜蜜蜜、趕風柴、百合研磨成600目的細粉末;
(5)將步驟(3)的稠膏、步驟(4)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著均勻,烘干制成顆粒劑。
[0021]將步驟(I)中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是400目。
[0022]步驟(2)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的方式是:水溫每4分鐘升高10攝氏度,并且每升高10攝氏度保持10分鐘。
[0023]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克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0克,金錢草22克,川芎13克,當歸9克,山慈菇5克,甘草3克,延胡索5克,桅子3克,黃芩I克,柴胡2克,白花甜蜜蜜3克,趕風柴I克,百合3克。
[0024]本發明還提供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重量配比取茵、金錢草、川芎、當歸、山慈菇、甘草、延胡索,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0倍的水,65攝氏度浸泡18個小時;
(2)將步驟(I)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2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
(3)將藥渣重復步驟(I)和步驟(2)2次,合并所得的藥液,將藥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5的稠膏;
(4)將桅子、黃芩、柴胡、白花甜蜜蜜、趕風柴、百合研磨成500目的細粉末;
(5)將步驟(3)的稠膏、步驟(4)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著均勻,烘干制成顆粒劑。
[0025]將步驟(I)中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是300目。
[0026]步驟(2)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的方式是:水溫每3分鐘升高10攝氏度,并且每升高10攝氏度保持10分鐘。
[0027]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克數的藥材制成:茵陳48克,金錢草37克,川芎26克,當歸18克,山慈菇12克,甘草11克,延胡索16克,桅子9克,黃芩7克,柴胡8克,白花甜蜜蜜8克,趕風柴7克,百合6克。
[0028]本發明還提供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重量配比取茵、金錢草、川芎、當歸、山慈菇、甘草、延胡索,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4倍的水,70攝氏度浸泡25個小時;
(2)將步驟(I)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
(3)將藥渣重復步驟(I)和步驟(2)5次,合并所得的藥液,將藥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25的稠膏;
(4)將桅子、黃芩、柴胡、白花甜蜜蜜、趕風柴、百合研磨成800目的細粉末;
(5)將步驟(3)的稠膏、步驟(4)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著均勻,烘干制成顆粒劑。
[0029]將步驟(I)中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是500目。
[0030]步驟(2)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的方式是:水溫每5分鐘升高10攝氏度,并且每升高10攝氏度保持10分鐘。梯度升溫煎煮法可以更好的將藥材中的成分提取出來。
[0031]實施例5臨床試驗
選取380例門診和住院患者進行臨床試驗,這些患者依據臨床癥狀體征,輔以超聲、腹平片、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肝膽結石。年齡最大69歲,最小者15歲,病程最長者13年,最短I周,膽囊結石420例,單純肝內膽管結石83例,肝內外膽管結石57例,結石最大5.2*2.6cm,最小 0.4*0.3cm。
[0032]服用實施例1制得的藥對上述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每次服用Sg,日三次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三個療程后檢查患者病狀。
[0033]判斷標準為: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結石消失。
[0034]有效:癥狀、體征減輕,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結石較前減少或變小。
[0035]無效:癥狀、體征減輕不明顯,影像學檢查結石體積數量無變化。
[0036]實驗結果顯示:治愈患者320例,占總人數84.2% ;有效患者44例,占總人數11.5% ;無效患者16例,占總人數4.2%,實施例1的總有效率95.7%,證明本發明對肝膽結石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0037]實施例6典型病例
1.宋某,女,63歲,慢性膽囊炎,常服用消炎利膽片,維持病情。服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每天3次,每次8克,5天后癥狀好轉,能少量飲食,不再嘔吐,疼痛緩解,嘔吐物無血,無黑便,繼服用本藥,鞏固治療I個月后,飲食基本正常,行B超示結石縮小病為0.8X0.7cm大小,又鞏固2個月后病癥消失,I個月后復診B超未見膽囊內有結石探及,隨后又加服I個療程,隨診2年未見異常,身體健康。2、張某,女,56歲,有冠心病史,平時飲食不佳,時有右上腹陣發性疼痛,胸悶滿脹,有時有嘔吐,口苦,單位查體行B超示有膽結石合并膽道感染,診見肩部酸疼,冷酸感,全身無力,因有心臟病無法手術或碎石治療,最大結石約0.6X1.0cm大小,用本藥物治療每天3次,每次8克,15天后癥狀緩解,飲食增加,2個月右肩背酸沉疼消失,復查B超示結石為0.3X0.8cm大小;繼服2個月鞏固治療后,復診B超顯示未見結石出現,隨診I年半未見復發,恢復健康。
[0038]3、張某,男,56歲,服用本發明前因急性胰腺炎住院,經醫院B超檢查出膽囊有2粒不明物體,大小1.8厘米/1.6厘米,經服用本發明后排出黑色膽固醇結晶體,再做B超檢查,黑色不明物體消失。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0-48份,金錢草22-37份,川芎13-26份,當歸9-18份,山慈菇5-12份,甘草3-11份,延胡索5-16份,桅子3-9份,黃芩1-7份,柴胡2_8份,白花甜蜜蜜3_8份,趕風柴1-7份,百合3-6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36份,金錢草29份,川芎21份,當歸13份,山慈菇8份,甘草7份,延胡索11份,桅子6份,黃芩4份,柴胡5份,白花甜蜜蜜6份,趕風柴3份,百合4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茵陳41份,金錢草32份,川芎18份,當歸16份,山慈菇10份,甘草9份,延胡索10份,桅子4份,黃芩6份,柴胡3份,白花甜蜜蜜4份,趕風柴6份,百合5份。
4.制備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中藥制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重量配比取茵、金錢草、川芎、當歸、山慈菇、甘草、延胡索,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0-14倍的水,65-70攝氏度浸泡18-25個小時; (2)將步驟(I)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20-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 (3)將藥渣重復步驟(I)和步驟(2)2-5次,合并所得的藥液,將藥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5?1.25的稠膏; (4)將桅子、黃芩、柴胡、白花甜蜜蜜、趕風柴、百合研磨成500-800目的細粉末; (5)將步驟(3)的稠膏、步驟(4)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著均勻,烘干制成顆粒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I)中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在300-500目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水溫梯度升高到沸騰的方式是:水溫每3-5分鐘升高10攝氏度,并且每升高10攝氏度保持10分鐘。
【文檔編號】A61K9/16GK104435739SQ20141081382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4日
【發明者】張冬, 郝秀仙, 薛莉 申請人:張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