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保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外科疾患一般可分為瘡瘍興雜癥兩大類:瘡瘍包括所有的腫瘍和潰瘍,如癰疽,疔瘡,癤腫,流痰,流注,瘰疬等。創傷出現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瘡瘍。一般“傷”在皮膚,出現感染后,傷口比較淺,感染也就比較薄,故稱為“瘍”。“創”在肌肉深處,感染以后膿血郁積較深,同時伴有紅腫熱痛,故稱為“瘡”。因為瘡瘍一般都由外來創傷所致,所以在古代“瘍醫”也被用來泛指從事外科、皮科的中醫。瘡瘍生長體質差、氣血不足的人身上,往往纏綿不愈。出現低燒不煺、四肢厥逆、瘡瘍塌陷晦暗、膿汁清淡稀冷、神智萎靡、昏昏欲睡的癥狀,這種情況,需要鼓舞陽氣,補益氣血。外用藥一般都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使用全蝎、蜈蚣、毒蛇、朱砂、雄黃等有毒藥物。著名的紅升丹和白降丹就是外科常用的去腐生肌,拔毒排膿的良藥 ,瘡瘍也有由內而發的,比如好發于青壯年的青春痘,中醫稱為痤瘡。寒濕外裹為外因,而內因則是心胃郁火,大多是由于飲食過于醇厚、肥膩、辛辣,加上酒色的催化而成。小兒飲食不節,食積化熱,上攻于心,常常會出現反復的扁桃體感染化膿,并發高熱、驚厥,有的會內傳于心腎,導致心肌炎、腎炎。起初皮膚局部起一紅色腫塊或硬結,根腳很淺,范圍局限,有紅腫熱痛,有時可有發熱、口干、便秘等。可分為石癤、軟癤、暑癤、癤病、螻蛄癤等.
目前,市場上散瘀消腫的藥物或是保健品有很多,但是大多數藥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且大多數藥物的副作用較多,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保健品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價格高昂,因此,市場上急需一種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瘀消腫、扶正固本、祛風止痛的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35-45份、衛矛15-25份、丹參15-25份、赤芍10-15份、郁金10-15份、喬木五加10-15份、延胡索10-15份、七角白薇5-10份、七葉蓮5-10份、伏牛花5-10份、廣香藤5-10份、白芷5-10份、冰糖4-8份、紅糖4-8份、抗性糊精4-8份、山梨糖醇4-8份。
所述的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45份、衛矛25份、丹參25份、赤芍13份、郁金13份、喬木五加13份、延胡索13份、七角白薇5份、七葉蓮5份、伏牛花5份、廣香藤5份、白芷5份、冰糖8份、紅糖6份、抗性糊精4份、山梨糖醇4份。
所述的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40份、衛矛20份、丹參20份、赤芍10份、郁金10份、喬木五加10份、延胡索10份、七角白薇8份、七葉蓮8份、伏牛花8份、廣香藤8份、白芷8份、冰糖6份、紅糖4份、抗性糊精4份、山梨糖醇4份。
所述的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35份、衛矛15份、丹參15份、赤芍15份、郁金15份、喬木五加15份、延胡索15份、七角白薇10份、七葉蓮10份、伏牛花10份、廣香藤10份、白芷10份、冰糖7份、紅糖5份、抗性糊精5份、山梨糖醇4份。
所述的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其制備方法的主要步驟為:
步驟1、原料預處理:按重量份數,選取優質的五指茄、衛矛、丹參、赤芍、郁金、喬木五加、延胡索、七角白薇、七葉蓮、伏牛花、廣香藤、白芷,洗凈并除雜,備用;
步驟2、粉碎、混合:按重量份數,分別取洗凈并除雜后的五指茄、衛矛、丹參、赤芍、郁金、喬木五加、延胡索、七角白薇、七葉蓮、伏牛花、廣香藤、白芷,分別放入粉碎機中粉碎成顆粒,過50-60目篩,混合顆粒,備用;
步驟3、煎煮、冷卻:在混合顆粒中加入總量10-12倍的蒸餾水,先用武火加熱煮沸30-4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3小時,然后加入冰糖、紅糖、抗性糊精、山梨糖醇,再加入6-8倍的蒸餾水,繼續用文火煎煮1.5-2小時,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溶液,備用;
步驟4、過濾、提取、濃縮:將混合溶液進行精細過濾,加入95%的乙醇并攪拌均勻進行提取,靜置后進行分液,再向分液后的上層液體加入2~3倍蒸餾水,然后進行加熱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的膏狀,并回收乙醇;
步驟5、干燥、粉碎:將濃縮后的膏狀溶液于75-85℃的溫度下干燥,冷卻至室溫后粉碎,過70-80目篩,得固體顆粒;
步驟6、滅菌、裝袋:取固體顆粒,采用紫外線滅菌的方式滅菌,滅菌后裝袋,制得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
在藥物中:五指茄,散瘀消腫,主治淋巴結炎,瘡癤腫痛,衛矛,行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月經不調,產后淤血腹痛,跌打損傷腫痛,丹參,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之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用于熱人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癮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郁金,具有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之用,喬木五加,祛風濕,強筋骨,逐瘀活血,主風濕痹痛,小兒筋骨痿軟,跌打損傷,陽痿,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崩中,產后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七角白薇,祛風濕,散瘀腫,解毒,主風濕痹痛,跌打瘀腫,癰疽腫痛,七葉蓮,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治風濕痹痛,胃痛,跌打骨折,外傷出血,伏牛花,祛風除濕,舒筋止痛,治風濕痹痛,頭痛,四肢拘攣,廣香藤,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腰痛,胃痛,跌打損傷,白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于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對風濕痹痛,四肢拘攣等主病證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散瘀消腫、扶正固本、祛風止痛的作用,具有保健、見效快、純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等優點。
本發明經兩組臨床驗證,其中一組為治療組飲用本發明,每天飲用本發明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另一組對照組服用散瘀消腫膠囊,每天使用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每組選擇門診病人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35歲,臨床表現為淤血腹痛,跌打損傷、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表一為服用一個療程后的對照數據:
表1服用前后兩組療程比較(單位:人)
治療組和對照組有顯著差異,從而可以看出本發明在臨床上的應用有顯著的療效。
本發明的工藝優點在于:1、選擇原料科學,生產工藝先進;2、產品中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劑,保持原料本身的風味和營養成份,易被人體吸收;3、原料來源廣泛,加工藝線路短,產品易加工制造。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35-45份、衛矛15-25份、丹參15-25份、赤芍10-15份、郁金10-15份、喬木五加10-15份、延胡索10-15份、七角白薇5-10份、七葉蓮5-10份、伏牛花5-10份、廣香藤5-10份、白芷5-10份、冰糖4-8份、紅糖4-8份、抗性糊精4-8份、山梨糖醇4-8份。
其制備方法的主要步驟為:
步驟1、原料預處理:按重量份數,選取優質的五指茄、衛矛、丹參、赤芍、郁金、喬木五加、延胡索、七角白薇、七葉蓮、伏牛花、廣香藤、白芷,洗凈并除雜,備用;
步驟2、粉碎、混合:按重量份數,分別取洗凈并除雜后的五指茄、衛矛、丹參、赤芍、郁金、喬木五加、延胡索、七角白薇、七葉蓮、伏牛花、廣香藤、白芷,分別放入粉碎機中粉碎成顆粒,過50-60目篩,混合顆粒,備用;
步驟3、煎煮、冷卻:在混合顆粒中加入總量10-12倍的蒸餾水,先用武火加熱煮沸30-4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3小時,然后加入冰糖、紅糖、抗性糊精、山梨糖醇,再加入6-8倍的蒸餾水,繼續用文火煎煮1.5-2小時,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溶液,備用;
步驟4、過濾、提取、濃縮:將混合溶液進行精細過濾,加入95%的乙醇并攪拌均勻進行提取,靜置后進行分液,再向分液后的上層液體加入2~3倍蒸餾水,然后進行加熱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的膏狀,并回收乙醇;
步驟5、干燥、粉碎:將濃縮后的膏狀溶液于75-85℃的溫度下干燥,冷卻至室溫后粉碎,過70-80目篩,得固體顆粒;
步驟6、滅菌、裝袋:取固體顆粒,采用紫外線滅菌的方式滅菌,滅菌后裝袋,制得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
實施例2
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45份、衛矛25份、丹參25份、赤芍13份、郁金13份、喬木五加13份、延胡索13份、七角白薇5份、七葉蓮5份、伏牛花5份、廣香藤5份、白芷5份、冰糖8份、紅糖6份、抗性糊精4份、山梨糖醇4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40份、衛矛20份、丹參20份、赤芍10份、郁金10份、喬木五加10份、延胡索10份、七角白薇8份、七葉蓮8份、伏牛花8份、廣香藤8份、白芷8份、冰糖6份、紅糖4份、抗性糊精4份、山梨糖醇4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一種五指茄散瘀消腫沖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備而成,五指茄35份、衛矛15份、丹參15份、赤芍15份、郁金15份、喬木五加15份、延胡索15份、七角白薇10份、七葉蓮10份、伏牛花10份、廣香藤10份、白芷10份、冰糖7份、紅糖5份、抗性糊精5份、山梨糖醇4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