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材加工設備,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板材打孔系統。
背景技術:
人類對于木材的使用已經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不斷創新出各式各樣的木制品。直至今天,木制品的生產量已然非常龐大,生產木材的廠商也數不勝數。
木材加工廠對木板加工時,往往需要對木板進行打孔處理,現有技術通常采用打孔機對木板進行打孔,現有打孔機的進料口和出料口一般在人的腰部的高度位置,在將木板送入打孔機內打孔時需要一個工人或者兩個工人將木板抬起,然后立著放入打孔機,這種上料方式大大加重了工人的勞動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上料的板材打孔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板材打孔系統,包括打孔機構和穿設于打孔機構的傳入軌道和傳出軌道,所述傳入軌道包括遠離打孔機構一端的傳送輪一、靠近打孔機構一端的傳送輪二以及連接于所述傳送輪一和傳送輪二的傳送帶,所述傳送輪二大于所述傳送輪一,所述傳送帶由遠離打孔機構一端向靠近打孔機構一端斜向上延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上料時,將板材放在傳入軌道的傳送帶上,在傳送帶的帶動下能夠向打孔機構內移動,并且由于傳送帶是由遠離打孔機構一端向靠近打孔機構一端斜向上延伸的,所以工人只需要將木材板由地面搭到傳送帶上去,然后扶著木材板使其向打孔機構傳送即可,這樣大大節省了工人上料的勞動量。
較佳的,所述傳入軌道上設置有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供木材穿過的打磨架,所述打磨架的內側設置有打磨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對經過傳入軌道的木材板進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較佳的,所述打磨架包括固定板和滑移板,所述固定板與滑移板相對于傳送帶的寬度方向上滑移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使不同厚度的木材板都能夠穿過打磨架進行打磨,其適用范圍更廣。
較佳的,所述固定板上設有空心桿,空心桿上設有彈簧鋼珠,滑移板上設有與所述空心桿滑移連接的插接桿,所述插接桿上設有與所述彈簧鋼珠配合的凹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使得固定板相對于滑移板固定以及滑動。
較佳的,所述打磨架內側還轉動設置有供所述傳送帶繞過的轉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將打磨架放置到傳送帶的不同位置,從而使得傳送帶的傾斜角度不一樣,適用于不同的需求。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便于板材上料,節省人力;2.本實用新型能夠對板材表面進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3.本實用新型的適用性更廣。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打磨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打磨機構的剖視圖;
圖4為運輸車與斜滑架的爆炸圖。
圖中:1、傳入軌道;11、傳送輪一;12、傳送輪二;13、傳送帶;14、擋板;2、打磨機構;21、固定板;211、連接桿;212、空心桿;213、彈簧鋼珠;22、滑移板;221、通孔;222、插接桿;223、凹槽;23、打磨板;24、輪軸;241、轉輪;3、打孔機構;4、傳出軌道;41、滾輪;42、斜滑架;421、斜擋板;422、連接環一;43、運輸車;431、車框;432、車輪;433、連接環二;5、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種板材打孔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置于地面上的傳入軌道1和傳出軌道4,設于傳入軌道1上的打磨機構2,以及位于傳入軌道1與傳出軌道4之間的打孔機構3。需要進行打孔的木材板從傳入軌道1放入,經由打磨機構2磨平表面,再通過打孔機構3打孔,從傳出軌道4傳出運走。
因為現有技術中,木材板打孔機構3的放入口是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所以,人們通常需要抬起木材板,然后對準放入口將木材板送入打孔機構3打孔。本實施例中設置了傳入軌道1,使其一端水平設在地面上,一端穿入打孔機構3。傳入軌道1由傳送輪一11、傳送輪二12和傳送帶13組成,傳送輪一11、傳送輪二12任意一個由電機帶動作為主動輪。傳送帶13纏在傳送輪一11與傳送輪二12上,且傳送輪二12比傳送輪一11大。傳送輪一11置于遠離打孔機構3的一端,使傳送帶13能沿著水平方向傳送,傳送輪二12處在臨近打孔機構3的位置,使傳送帶13斜向上升至打孔機構3的高度。傳入軌道1的一側設有擋板14,防止木材板掉落,工人站在另一側把著木材板,使木材板平穩的在傳送帶13上前行。
由于木材板的表面若不夠平滑,會對打孔產生誤差,所以,我們設置了打磨機構2,如圖2、圖3所示,打磨機構2設于傳入軌道1上,包括固定板21和滑移板22,且固定板21和滑移板22的內側均設有打磨板23,用來打磨木材板表面。固定板21焊接在擋板14上,固定板21上設有連接桿211,滑移板22上設有通孔221,連接桿211穿過通孔221,使固定板21與滑移板22連接,并能使滑移板22在連接桿211上移動。因為木材板的厚度可能會不同,所以,通過滑移板22的移動來調節滑移板22上的打磨板23與固定板21上的打磨板23之間的距離,從而適應厚度不同的木材板。考慮到需將調節后的滑移板22固定,在固定板21上設有空心桿212,空心桿212上設有彈簧鋼珠213,在滑移板22上設有插接桿222,插接桿222上設有凹槽223,通過使空心桿212上的彈簧鋼珠213卡在插接桿222上的凹槽223內實現滑移板22位置的固定。另外,不同工廠的環境可能會需要傳送帶13的坡度不同,那么,我們在固定板21上設置了輪軸24,輪軸24上設有轉輪241,轉輪241緊貼傳送帶13上,將傳送帶13分為水平部分與斜向部分。拼接時,根據工廠的環境選擇打磨機構2在傳入軌道1上的位置,從而找到合適的傳送坡度。
經過打孔機構3打孔的木材板,通過傳出軌道4傳出,傳出軌道4由若干個滾輪41和傳送帶13組成,傳送帶13纏在滾輪41上,且在傳入軌道1無人工作一側也設有擋板14。由于打完孔的木材板需要平放在架子上,現有技術通常是人為搬運木材板。本實施例中,在傳出軌道4端部設置斜滑架42,并在斜滑架42一側設置斜擋板421,在斜滑架42底部設置一個運輸車43。當木材板傳送到傳出軌道4端部時,將立著的木材板放倒,通過斜滑架42將木材板滑入運輸車43上,運輸車43包括車框431和車輪432,工人可以直接推著運輸車43將木材板運走。如圖4所示,為了防止運輸車在放置木材板的時候滑動,在斜滑架42的側邊底部設置了連接環一422,在車框431的側面設置了連接環二433,運輸車43通過插銷5與接環一422以及連接環二433連接于斜滑架42的側面。當需要分開運輸車43時,拔出插銷5即可。
使用時,將木材板放在傳入軌道1的傳送帶13上,調整滑移板22的位置,并用彈簧鋼珠213將其固定,然后啟動打孔機構3,運送木材板,打完孔后,通過斜滑架42將木材板平放在運輸車43上,最后拔掉插銷5,用運輸車43運走木材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