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屬于紡紗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多元化纖維紗線是近10年來,由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一種復合型纖維紗線。多元化纖維紡紗技術,是以棉紡的設備與技術為基礎,融合了毛紡的部分設備與技術。紗線所應用的纖維涵蓋了棉、毛、絲、麻、化纖及變型、變性等功能性纖維,適紡纖維長度在20mm以上、60mm以下,適紡纖維細度在3. ODtex以下。多元化纖維紗線織物融合了所用纖維的優點,提高了織物的服用性,改善了織物的感性外觀。環錠紡與轉杯紡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兩種紡紗方法,環錠紡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生產工藝如下散纖染色一和毛工序一梳理工序一并條工序一粗紗工序一細紗工序一自動絡筒工序一并紗工序一倍捻工序,但是目前多元化纖維環錠紡紗線存在著抗起毛、起球等級低;斷裂強力不勻;混色不勻;纖維間混合不勻;色粒、毛粒;條干cv%值偏高等技術問題還未徹底解決。而轉杯紡紗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僅僅適用于棉紡行業,主要生產低支紗線,還未能應用于多元化纖維紗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 它能夠使轉杯紡紗技術應用到多元化纖維紗線上,并且在紗線品質、產能、能耗、用工、效益等方面均優于環錠紡。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其特點是 所述紡紗杯的凝聚槽呈U型,所述U型凝聚槽與其兩側的紡紗杯內壁呈圓弧過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它通過對紡紗杯凝聚槽的改進使轉杯紡紗技術能夠應用于多元化纖維紗線上,并且在紗線品質、產能、能耗、用工、效益等方面均優于環錠紡。
圖1為轉杯紡紗工序中紡紗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改造前紡紗杯凝聚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中紡紗杯凝聚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圖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所述紡紗杯的凝聚槽呈U型,所述U型凝聚槽與其兩側的紡紗杯內壁呈圓弧過渡。現有紡紗杯的凝聚槽呈V型,其容積量較小,對纖維的束縛力(抱合力)較小,因此在生產除棉外的其他多元化纖維紗線時,由于其他纖維絲束較滑,纖維容易從凝聚槽中滑出,達不到紗線的性能指標,而將凝聚槽改進為U型后,不僅增加了凝聚槽的容積量,而且提高了對纖維的束縛力(抱合力),使轉杯紡紗能夠適用于除棉以外的其他多元化纖維(如麻、絲、毛、化纖等)。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紗杯的凝聚槽呈U型, 所述U型凝聚槽與其兩側的紡紗杯內壁呈圓弧過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屬于紡紗設備技術領域。所述紡紗杯的凝聚槽呈U型,所述U型凝聚槽與其兩側的紡紗杯內壁呈圓弧過渡。本發明一種用于生產多元化纖維紗線的紡紗杯,它通過對紡紗杯凝聚槽的改進使轉杯紡紗技術能夠應用于多元化纖維紗線上,并且在紗線品質、產能、能耗、用工、效益等方面均優于環錠紡。
文檔編號D01H4/10GK102534882SQ2012100351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7日
發明者張建民, 李 浩, 董杰 申請人:江陰市振新毛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