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其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有有色絲檢測器和纏繞器,在纏繞器的上方設有導絲結構,所述導絲結構包括導絲器和導絲板,所述導絲器的前端形成導絲槽,在導絲槽的底端面形成導絲孔,所述導絲孔平行于導絲槽底端面設置,在導絲孔的上端面、導絲孔的內壁上形成多個油孔,所述油孔與形成在導絲器內部的油腔相通,所述導絲器的后端形成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連接油管;所述導絲槽的橫截面為三角形;所述導絲板設置在導絲器的正上方,所述導絲板的末端固定在機架上,在導絲板的前端,與導絲槽相對的區域形成槽孔;本實用新型提高纏繞過程中的導絲效果,提高整體的纏繞質量和效率。
【專利說明】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市場,通過螺桿擠壓機作業后形成的各種滌綸有色絲,還需要進行纏繞機進行纏繞作業,形成一個個便于運輸和銷售的大紗筒,故此纏繞機的纏繞作業就顯得很重要,尤其是纏繞的效率和質量顯得尤為關鍵,這會影響長期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提高纏繞過程中的導絲效果,提高整體的纏繞質量和效率。
[0004]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有有色絲檢測器和纏繞器,在纏繞器的上方設有導絲結構,所述導絲結構包括導絲器和導絲板,所述導絲器的前端形成導絲槽,在導絲槽的底端面形成導絲孔,所述導絲孔平行于導絲槽底端面設置,在導絲孔的上端面、導絲孔的內壁上形成多個油孔,所述油孔與形成在導絲器內部的油腔相通,所述導絲器的后端形成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連接油管;所述導絲槽的橫截面為三角形;
[0005]所述導絲板設置在導絲器的正上方,所述導絲板的末端固定在機架上,在導絲板的前端,與導絲槽相對的區域形成槽孔。
[0006]進一步,所述纏繞器包括纏繞桿,在所述纏繞桿上設有紗筒,所述纏繞桿的一端設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與控制板連接,所述控制板與機架上的有色絲檢測器連接。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08]1、本實用新型中在纏繞器的上方設有導絲結構,所述導絲結構包括導絲器和導絲板,本實用新型通過2個不同的導絲工件實現導絲,為了實現良好的導絲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導絲器的前端形成導絲槽,在導絲槽的底端面形成導絲孔,所述導絲孔平行于導絲槽底端面設置,在導絲孔的上端面、導絲孔的內壁上形成多個油孔,所述油孔與形成在導絲器內部的油腔相通,所述導絲器的后端形成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連接油管;所述導絲槽的橫截面為三角形;該結構的設置,將滌綸絲穿過導絲孔,并借助油孔處流出的潤滑油進行良好的導絲,提高整個導絲效果,對于后續纏繞器進行纏繞質量會大大提高。
[0009]2、本實用新型為了進一步導絲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導絲板設置在導絲器的正上方,所述導絲板的末端固定在機架上,在導絲板的前端,與導絲槽相對的區域形成槽孔;該結構,是為了導絲過程中,防止導絲擺幅過大,導致導絲不通暢,降低導絲質量。故此本實用新型改良了這一結構,提高導絲效果。
[0010]3、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纏繞器包括纏繞桿,在所述纏繞桿上設有紗筒,所述纏繞桿的一端設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與控制板連接,所述控制板與機架上的有色絲檢測器連接。通過步進電機獨立控制纏繞干,控制靈活,即使有色絲斷了需要重新接上時,其他纏繞器仍能繼續纏繞,不需要整機停下,纏繞效率大大提高。[0011]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提高纏繞過程中的導絲效果,提高整體的纏繞質量和效率。
[0012]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導絲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在機架I上設有有色絲檢測器2和纏繞器3,在纏繞器3的上方設有導絲結構,所述導絲結構包括導絲器4和導絲板5,所述導絲器4的前端形成導絲槽10,在導絲槽10的底端面形成導絲孔11,所述導絲孔11平行于導絲槽10底端面設置,在導絲孔11的上端面、導絲孔11的內壁上形成多個油孔12,所述油孔12與形成在導絲器4內部的油腔13相通,所述導絲器4的后端形成進油孔14,所述進油孔14連接油管15 ;所述導絲槽10的橫截面為三角形。
[0016]本實用新型所述導絲板5設置在導絲器4的正上方,所述導絲板5的末端固定在機架I上,在導絲板5的前端,與導絲槽10相對的區域形成槽孔12。
[0017]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纏繞器3包括纏繞桿20,在所述纏繞桿20上設有紗筒21,所述纏繞桿20的一端設有步進電機22,所述步進電機22與控制板23連接,所述控制板23與機架I上的有色絲檢測器2連接。
[0018]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所改變,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有有色絲檢測器和纏繞器,在纏繞器的上方設有導絲結構,所述導絲結構包括導絲器和導絲板,所述導絲器的前端形成導絲槽,在導絲槽的底端面形成導絲孔,所述導絲孔平行于導絲槽底端面設置,在導絲孔的上端面、導絲孔的內壁上形成多個油孔,所述油孔與形成在導絲器內部的油腔相通,所述導絲器的后端形成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連接油管;所述導絲槽的橫截面為三角形; 所述導絲板設置在導絲器的正上方,所述導絲板的末端固定在機架上,在導絲板的前端,與導絲槽相對的區域形成槽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式滌綸有色絲纏繞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纏繞器包括纏繞桿,在所述纏繞桿上設有紗筒,所述纏繞桿的一端設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與控制板連接,所述控制板與機架上的有色絲檢測器連接。
【文檔編號】D01D7/00GK203807608SQ201420253010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樓少瓊 申請人:浙江海訊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