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編織物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單層多色富有三維效果經編緹花織物的織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鞋子的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輕便鞋和運動鞋作為步行和運動的主要鞋類,受到人們的青睞。在行走和運動中,經常會出汗、悶腳,因而對這類鞋子的透氣性要求較高,目前市場上大多采用布料或者合成革,這些鞋子透氣都不好并且鞋面較硬,緩沖性和舒適性差,新鞋都有可能會傷腳。因此,市面上出現了針織鞋面,針織鞋面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然而,目前市場上針織鞋面色彩單調或暗沉,針織鞋面多色但沒有紋路花樣變化只有混色效果,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單層多色富有三維效果經編緹花織物的織造方法,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針織鞋面沒有鮮艷多色并富有圖案紋路花樣以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單層多色富有三維效果經編緹花織物的織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
(1)將不同的紗線通過緹花編織裝置按照設計路徑引導到設定的針床上成圈,這樣紗線經過引導在編織的過程中依照設定而緹花編織成紋路坯布;
(2)使用預定型裝置將經向和緯向定型在設定的尺寸和紋路形狀內;
(3)采用染色裝置染色,染色時不同紗線搭配變化,使不同特性的紗種染色后呈現雙色或三色的鞋面。
優選的,所述不同的紗線包括有紗線LB1、紗線LB2、紗線LB3、紗線LB4和紗線LB5,該紗線LB1穿設于梳櫛GB1,紗線LB2為兩根,兩紗線LB2分別穿設于梳櫛JB2和梳櫛JB3,該紗線LB3穿設于GB4,該紗線LB4穿設于GB5,該紗線LB5穿設于GB6,紗線LB1和紗線LB2經過設定排列后的引導來到織針成圈并形成布面,根據設計將圖形上特定紗線隱藏在其它紗線之下或顯現于布面,從而形成鞋型和紋路花樣。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經過預定型裝置將經向和緯向在經緯向同時拉撐并加熱后固定尺寸和紋路形狀于設定的范圍內。
優選的,編織時不同特性的紗線經過設計而組成紋路,經過預定型和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和陽離子染料染色后將同時呈現雙色/多色的紋路。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采用本發明方法制作得到的經編緹花織物鮮艷多色且富有圖案紋路花樣,豐富了鞋面產品的立體感和顏色變化,不僅提供了市場更豐富的產品選項,增加了鞋面織物品種,也得到國內外各品牌積極參與共同開發,并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編織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布面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一種單層多色富有三維效果經編緹花織物的織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
(1)將不同的紗線通過緹花編織裝置按照設計路徑引導到設定的針床上成圈,這樣紗線經過引導在編織的過程中依照設定而緹花編織成紋路坯布。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所述不同的紗線包括有紗線LB1、紗線LB2、紗線LB3、紗線LB4和紗線LB5,該紗線LB1穿設于梳櫛GB1,紗線LB2為兩根,兩紗線LB2分別穿設于梳櫛JB2和梳櫛JB3,該紗線LB3穿設于GB4,該紗線LB4穿設于GB5,該紗線LB5穿設于GB6,紗線LB1和紗線LB2經過設定排列后的引導來到織針成圈并形成布面10,根據設計將圖形上特定紗線隱藏在其它紗線之下或顯現于布面10,從而形成鞋型和紋路花樣。
(2)使用預定型裝置將經向和緯向定型在設定的尺寸和紋路形狀內。在本實施例中,經過預定型裝置將經向和緯向在經緯向同時拉撐并加熱后固定尺寸和紋路形狀于設定的范圍內。
(3)采用染色裝置染色,染色時不同紗線搭配變化,使不同特性的紗種染色后呈現雙色或三色的鞋面。在本實施例中,編織時不同特性的紗線經過設計而組成紋路,經過預定型和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和陽離子染料染色(鹽基染料)后將同時呈現雙色/多色的紋路。
本發明的設計重點是:通過采用本發明方法制作得到的經編緹花織物鮮艷多色且富有圖案紋路花樣,豐富了鞋面產品的立體感和顏色變化,不僅提供了市場更豐富的產品選項,增加了鞋面織物品種,也得到國內外各品牌積極參與共同開發,并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