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
背景技術:
新型墻體材料主要是指以砂石、頁巖、工業固體廢渣、建筑余土等非粘土資源為原材料機械化生產的建筑材料,具有保護土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利用廢物、增加強度和經濟適用等特性,頁巖砌塊和粘土實心磚相比,最大優勢在于其生產不毀壞耕地和能耗較低,符合國家技術發展政策。頁巖是由粘土在地殼運動中擠壓而形成的巖石,具有頁狀或薄片狀層理,用硬物擊打易裂成碎片,頁巖沒有粘性,可塑性和透水性都很差,需要將塊狀頁巖粉碎很細后才可加工成頁巖磚坯,否則,干燥后的頁巖砌塊裂紋多,并在燒結過程中會產生爆裂,次品率較高,增加了生產成本。我國礦產資源80%為共伴生礦,大量有價值資源存留于尾礦之中,尾礦堆存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很多尾礦庫超期或超負荷使用,甚至違規操作,使尾礦庫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對周邊地區的人民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凹凸棒石粘土除含凹凸棒石外,常含有蒙脫石、高嶺石、水云母、海泡石、石英、蛋白石及碳酸鹽等礦物。與凹凸棒石粘土礦共生的還有火山碎屑巖,火山碎屑巖大多在凹凸棒石粘土礦的上層,有的凹凸棒石粘土礦區上層的火山碎屑巖礦層的厚度高達數十米,凹凸棒石粘土在開采過程中,凹凸棒石粘土礦區上層的火山碎屑巖作為廢棄物拋棄,據實地考察,每開采I噸凹凸棒石粘土產生的火山碎屑巖有30噸以上,按年產15萬噸的產量計算,產生的火山碎屑巖高達450萬噸,多年來都沒有能得到利用,整個礦區到處是重新堆積的火山碎屑巖混合物,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我國為治理港口、航道、湖泊及河流水體的水質惡化,大多是采取疏浚工程,疏浚工程所產生的河底淤泥量日益增加,組成成分復雜,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處理不當將對環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而對疏浚河底淤泥的處理就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由凹凸棒石粘土尾礦粉、頁巖粉、河底淤泥、火山碎屑巖混合物、煤矸石、膨潤土尾礦粉、膨脹珍珠巖和秸桿粉組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生產方法將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攪拌均勻后輸送到全自動砌塊成型機中,壓制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半成品,自然晾干后輸送到隧道窯燒結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成品O·
凹凸棒石粘土是一種層鏈狀結構的含水富鎂鋁硅酸鹽粘土礦物,凹凸棒石粘土土質細膩,吸水性強,濕時具粘性和可塑性,有利于原料之間的粘結,并能提高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強度和孔隙率。凹凸棒石粘土在開采過程中會混雜有一定量的碎石和泥土,無法進行篩分,作為一種尾礦拋棄,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本發明選用粉碎后的凹凸棒石粘土尾礦粉,顆粒細度^ O. 15暈米。頁巖是一種沉積巖,成分復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巖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根據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為鈣質頁巖、鐵質頁巖、硅質頁巖、炭質頁巖、黑色頁巖、油母頁巖等。本發明選用粉碎后的頁巖粉,顆粒細度< O. 15毫米。河底淤泥是疏浚港口、航道、湖泊及河流等工程中已經拋棄或集中堆放的淤泥,本發明選用的河底淤泥含水率< 15%,顆粒細度< 5. O毫米。火山碎屑巖是介于巖漿熔巖和沉積巖之間的過渡類型的巖石,其中50%以上的成·分是由火山碎屑流噴出的物質組成,這些火山碎屑主要是火山上早期凝固的熔巖、通道周圍在火山噴發時被炸裂的巖石形成的。火山碎屑巖混合物包括巖屑、晶屑、玻璃質屑、衆屑、火山塊、火山礫和火山灰,火山碎屑巖能增加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強度,本發明選用粉碎后的火山碎屑巖混合物,顆粒細度< O. 25毫米。煤矸石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本發明使用煤矸石可以節省能源,增加氧化鋁的含量,提高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強度,本發明選用煤矸石的顆粒細度< O. 15毫米。膨潤土具有可塑性和黏結性,本發明選用的膨潤土尾礦大多分布在凹凸棒石粘土礦的下層,很難進行獨立開采,質量也較差,大部分被拋棄于尾礦區,本發明選用粉碎后的膨潤土尾礦粉,顆粒細度< O. 15毫米。膨脹珍珠巖是珍珠巖礦砂經預熱,瞬時高溫焙燒膨脹后制成的一種內部為蜂窩狀結構的白色顆粒狀的材料。膨脹珍珠巖具有表觀密度輕、導熱系數低、化學穩定性好、使用·溫度范圍廣、吸濕能力小、無毒、無味、防火和吸音等特點,本發明選用粉碎后膨脹珍珠巖粉,顆粒細度< O. 15毫米。秸桿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本發明采用秸桿粉是為了增加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孔隙率,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在焙燒過程中,保溫砌塊內的秸桿燃燒為灰燼,形成大量的微孔,本發明選用粉碎后的秸桿粉,顆粒細度(I. O毫米。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I、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組分組成凹凸棒石粘土尾礦粉2 25 %、頁巖粉10 35 %、河底淤泥5 25 %、火山碎屑巖混合物2 15 %、煤矸石2 15%、膨潤土尾礦粉2 15%、膨脹珍珠巖粉I 15%、秸桿粉I 10%和水5 35% ;
所述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生產方法⑴將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加入已經運行的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中攪拌,攪拌均勻后輸送到全自動砌塊成型機中,壓制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半成品將半成品送入晾干房內進行自然晾干,在半成品的含水率< 15%后輸送到隧道窯焙燒;ω焙燒過程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30 300°C,焙燒時間控制在2 6小時;第二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300 800°C,焙燒時間控制在2 15小時;第三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800 1150°C,焙燒時間控制在2 8小時#)燒結后自然冷卻,包裝為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成品;
所述半成品的含水率百分比為重量比。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焙燒過程中分為三個階段,有利于緩慢提高焙燒溫度,防止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產生爆裂,確保產品的質量。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具有強度好、保溫節能、隔音隔熱和防火阻燃 的特點,質量符合“GB 26538-2011燒結保溫磚和保溫砌塊”的標準要求。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中大量采用各種廢棄物,不僅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變廢為寶,還能減少占用土地,保護和凈化環境,節省能源,降低生產成本,提聞經濟效益。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適用于墻體保溫施工。
具體實施例方式I、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組分組成凹凸棒石粘土尾礦粉15%、頁巖粉24%、河底淤泥12%、火山碎屑巖混合物8%、煤矸石6%、膨潤土尾礦粉5 %、膨脹珍珠巖粉3 %、秸桿粉2 %和水25 % ;
所述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生產方法⑴將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加入已經運行的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中攪拌,攪拌均勻后輸送到全自動砌塊成型機中,壓制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半成品;⑵將半成品送入晾干房內進行自然晾干,在半成品的含水率< 15%后輸送到隧道窯焙燒;⑶焙燒過程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30 300°C,焙燒時間控制在3小時;第二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300 800°C,焙燒時間控制在5小時;第三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800 1050°C,焙燒時間控制在3小時;⑷燒結后自然冷卻,包裝為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組分組成凹凸棒石粘土尾礦粉2 25%、頁巖粉10 35%,河底淤泥5 25%、火山碎屑巖混合物2 15%、煤矸石2 15%、膨潤土尾礦粉2 15%、膨脹珍珠巖粉I 15%、秸桿粉I 10%和水5 35% ; 所述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生產方法⑴將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加入已經運行的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中攪拌,攪拌均勻后輸送到全自動砌塊成型機中,壓制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半成品#)將半成品送入晾干房內進行自然晾干,在半成品的含水率< 15%后輸送到隧道窯焙燒;ω焙燒過程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30 300°C,焙燒時間控制在2 6小時;第二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300 800°C,焙燒時間控制在2 15小時;第三階段焙燒溫度控制在800 1150°C,焙燒時間控制在2 8小時;⑷燒結后自然冷卻,包裝為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成品; 所述半成品的含水率百分比為重量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配料由凹凸棒石粘土尾礦粉、頁巖粉、河底淤泥、火山碎屑巖混合物、煤矸石、膨潤土尾礦粉、膨脹珍珠巖和秸稈粉組成。將本發明的配料攪拌均勻后輸送到全自動砌塊成型機中,壓制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半成品,自然晾干后輸送到隧道窯燒結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成品;具有強度好、保溫節能、隔音隔熱和防火阻燃的特點,本發明的配料中大量采用各種廢棄物,不僅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變廢為寶,還能減少占用土地,保護和凈化環境,節省能源,凹凸棒頁巖河底淤泥燒結保溫砌塊適用于墻體保溫施工。
文檔編號C04B38/06GK102924051SQ20121047502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許慶華, 李學東, 李文娟, 周皓, 許盛英 申請人:盱眙縣東強新型建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