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錐型混凝土電桿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混凝土拔稍電桿的稍端補料筒。
背景技術:
混凝土電桿為中空結構,其生產過程是:1、定尺螺紋鋼及盤螺調直定不同需求長度;2、根據電桿的長度,將盤直的鋼筋截成需要的長度;3、將冷拔絲多根鋼筋送進打圈機制成不同直徑的箍對焊機,及采用電桿骨架滾焊機,組成電桿的骨架;4、將骨架放入模具內,裝滿所需混凝土后合攏模具,封堵模具兩端的圓孔;5、吊起模具到離心機進行離心,離心機高速旋轉一定時間,使得混凝土貼在四周,混凝土電桿即形成中空結構,6、蒸汽養護,加速混凝土固化后脫模。
如圖1所述,由于電桿稍端的直徑小于底端的直徑,因此骨架稍端的鋼筋密度要大于底端,鋼筋之間的小間距導致混凝土難以加入,為預防混凝土加得不夠多,很容易造成鋼筋內壁外露筋等質量問題,壁厚達不到厚度導致產品報廢,浪費人力物力,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混凝土電桿的稍端補料筒,在工藝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為電桿的稍端進行補料,使得有足夠的混凝土進入電桿稍端的標準壁厚度,而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技術特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凝土拔稍電桿的稍端補料筒,其特征在于:該補料筒具有一個混凝土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并且直徑從入口端到出口端逐漸減小,出口端的直徑與混凝土電桿的稍端的內圓孔直徑相匹配。
作為優選,所述補料筒的入口端制成斜口。
作為優選,所述補料筒的外壁制有提手。
作為優選,所述補料筒采用薄鋼板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出口端與電桿稍端內圓孔直徑匹配,可以將補料筒內的混凝土加入到模具內部的電桿稍端,使得有足夠的混凝土進入電桿稍端的鋼筋內,有效避免鋼筋內外露或者混凝土不夠而造成的空洞,保證產品的質量,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電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模具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模具的端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到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凝土拔稍電桿的稍端補料筒,該補料筒為中空結構,具有一個混凝土的入口端6和出口端7,并且補料筒的筒壁4直徑從入口端到出口端逐漸減小,出口端的直徑與混凝土電桿1的稍端的內圓孔直徑相匹配,該圓孔位于混凝土電桿骨架稍端所在的一側。
所述補料筒采用薄鋼板制作(推薦0.5mm厚度)。所述補料筒的入口端制成斜口,從而方便直接用補料筒鏟入混凝土。所述補料筒的外壁制有提手5。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模具在裝滿料后擰緊鋼模后,人工提著裝有混凝土的補料筒,將補料筒的出口端從模具2端部的圓孔3插入到電桿骨架稍端的內圓孔內,然后用棒子將補料筒內的混凝土推入模具內,為電桿稍端補料,補入的混凝土在離心力作用下分布到四周,填充鋼筋之間的間隙,保證產品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